美术欣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2009-04-08 08:45常歆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美术情感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术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只有提高审美修养,才能辨别美丑;才能塑造美的心灵,奉献美的产品,才能抵制各种低劣消极、庸俗的风气,那么,怎样才能让美术欣赏课真正起到作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来完善自己,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

一、美术欣赏教学要能打动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朗琪罗的“大卫”,安格尔的“古典主义”,毕加索的“立体”,以及非洲的木雕,中国的农民画等等,于创造者而言,真实的。因为每位艺术家都以自己内心中的“真实”的尺描绘对象。但它们之间在观念上、风格上的差异却非常同样,作为欣赏者来讲,每个人也会因修养、知识、性格的而对“真实”的体系标准作出不同的判断。那么我们应该带给学生一些什么呢?

罗丹说:“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作为一种表现形态,客观地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美”、“审美”这两个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穿衣、打扮、日常的言行都需要有它们的配合。不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陶冶性情、形成品德、美化人生。赏一副美术作品,学生会情不自禁称奇叫好,发出“真美啊”的赞叹,这是欣赏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对观赏对象的美的一种主动的肯定性判断。美术欣赏教学,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参与美术活动,去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艺术欣赏的目标并不在于分析绘画或学习了解一件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在使个人能辨别其价值,而使自己能与它发生有意义的关系。”(《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美国,罗恩菲德)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个人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美术学科越来越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因而美术欣赏也相应地要求欣赏者的个性化创造,在生动的直觉形象中体验、感悟、共鸣,进而把握人生哲理、历史真理和宇宙奥秘。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自我发掘作品的美,然后引导他们更深刻地体会美术作品的魅力。美术这门艺术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足、形象与逼真之分。在整个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接受了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自信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敢于对不同层次的作品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认识到艺术作品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学无止境的。

在教学过程的前期,教师应尽量调动学生的直观感觉,对作品进行感性阶段的评价。例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学生大概不难看出来,这幅画上的动物和人在痛苦的喊叫。如果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体会到了某种情感,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情绪也会非常激动。反之,则无精打采、漠然视之。在这一欣赏过程中,教师再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解,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既强化了情感体验,又取得了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比如,把徐悲鸿的作品出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但当我们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会显得茫然不解甚至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了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哪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因素是欣赏美术作品的关键,因此,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参与,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欣赏。

二、美术欣赏教学要因材施教

尼采曾说:大自然似乎仅仅完成了人的一半就让其上路了,而将人的另一半留给了人类自己,这另一半的完成就需要靠教育。教育实践能培养和挖掘人的潜能。作为教育学科之一,美术具有开启心智的作用。任何一件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美术欣赏的魅力之所在。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得到不同的审美理解和审美感受,丰富了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如果在艺术教育中违反了这种规律,要求学生对审美对象只有一种统一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教师的观点,这就扼杀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使学生离审美理解越来越远。同样是欣赏《蒙娜丽莎》,同学们可能会说,她向你睇视,守候着,她在观察;或者,神秘的笑,她似关切,而又淡然;或者,圣母的温慈,圣母之母的安详;或者,就像一张今天的女性艺术照,没什么特殊。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各个学生的看法、观点应持以宽待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

因材施教还要达到与以点带面的统一,即以因材施教为根本,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达到以点带面的全局性教育效应。学生性格爱好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在欣赏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已经上过多次美术班的学生被太多的成人模式化的东西束缚了手脚而失去自我个性,没有自己的观察思考的方式,只会用学过的凤毛麟角的公式生搬硬套,将临摹来的重复表现。而那些不曾专门学过美术的学生则不是这样。所以,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避免给其他学生的思维造成定势,而应该留出充裕的时间,尽量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有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其实,学生美术欣赏力都有极大的潜力,要因材施教。对于艺术修养好的学生是可以对他们多讲一些专业术语,而对那些艺术修养差的学生则要少讲专业术语,多讲实例。

“因材施教”中的“材”既指学生的特长,也指教师的专长。因材施教,即教师通过自己的优势,运用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教师的任何专长或爱好,如果运用得当,都可以成为对学生成功实施教育的法宝。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有个性地发展。

三、美术欣赏教学要培养班集体的审美氛围

学生是一个社会中的大群体,这个群体的特点因其社会环境比较单一,原本学生的本质应是单纯的,而由于现在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发展,现今学生的知识面有些片面的过剩。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个人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以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和理解能力的增强而呈现上升趋势,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很难长久保持。学生的兴趣点往往在于猎奇,这是青年人的正常心理注意的需要,而真正的知识内容本身并不具有猎奇的价值,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学过程中培养好的知识氛围,美术教学也要班集体的审美氛围。要有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专用教室,适合放幻灯片或放音乐,方便张贴中外名画或师生作品。要有大大多于课本内容的幻灯片及挂图资料。欣赏的手段就是要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讲述的现象,还可以可以采用故事、问题、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现代教学手法,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在教学上面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具体方法就是可以列出问题,尽量多的问题,让班里所有学生参与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讨论,这些讨论的内容可以是与课程无关的,但必须是本科目涉及的范围内的,这个范围好象很空泛却充满了创造力的摇篮。在教学中还可以将不同的作品,对比着看,在学生内心建构起判断的框架。反之,我们亦可在不同的作品中,找到共同点,联系起来看,对启发学生的思维极有帮助。

欣赏课不应是一味的欣赏,有时可以让学生动手临摹作品,在临摹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如在讲民间美术时可让学生回忆一下街头捏泥人的细节,民间剪纸时,可以让学生动手练习一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品与优秀作品对比的不足之处,使之有集体性的进一步探索美的欲望。

我们知道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而且它们之间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共同审美的能力。例如,在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时,教师可以根据五段式的画面内容,用音乐分别播放琵琶演奏、舞曲、轻音乐、笛箫合奏,引导学生随音乐感受夜宴图的具体情节。又如,我们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可同时放上一曲《黄河号子》,让学生们在那种特有的音乐氛围中,仔细观察纤夫们在艰苦劳动下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这时的欣赏主体(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扩展欣赏内容时,也可以突出艺术家对社会的热爱。安徽省旅法著名女画家潘玉良遗作油画和彩墨画等千余件,由巴黎运抵安微合肥。她在一封家信中说:“我多么想回祖国享受晚年的幸福,但医嘱我年老多病不能乘飞机长途旅。”逝世前她嘱托友人:“我人虽不能回到祖国,但在我死后,我的画一定要运回祖国贡献国人”。

总之,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共同的兴趣激情。

四、美术欣赏教学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审美观,认同主流审美观

美术欣赏教学要启发学生解放思想,建立良好审美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本身并没有什么“美”与“不美”的界限,就像色彩本身无所谓“美”与“不美”一样。事物和色彩之所以有“美”与“不美”的区别,都是在和人的“社会生活”发生关联之后才显现出来的,所以,“美”与“不美”是“人”自己的生活观念及价值取向的一种标准,特别是作为“社会人”的一种意识反映。人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对对象的“形象”联想,创作者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因而艺术作品已经不再是对象的简单模仿和复制,总是带着作者强烈的审美情趣,也唯因此,才能在欣赏者中引起共鸣。所以,黑格尔说“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的品质”。

美术欣赏课程毕竟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多了解国内外美术发生和发展的艺术规律,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艺术鉴赏和美学修养。同一时代的人们有一种普遍的审美情感,美术家们在创作中遵循了它,也才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

美术欣赏课程要向学生说明主流审美观的功能。举例来说。在古希腊的建筑中,不仅柱式以及以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单体神庙建筑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古希腊建筑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以神庙为主体的建筑群体,也常常以更为宏伟的构图,表现了古希腊建筑和谐、完美而又崇高的风格特点。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群体,恐怕非雅典卫城莫属了。卫城的整体布局考虑了祭典序列和人们对建筑空间及型体的艺术感受特点,建筑因山就势,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为完整的艺术形象。当人身处其中,从四度空间的角度(即运动的角度)来审视整个建筑群时,一种和谐、完美的观感就会油然而生,此时,崇高,就不仅仅是这座建筑群本身固有的艺术意境了,而是成为了接受者、审美主体的一种鲜明、强烈的艺术感受。这座建筑群永恒的魅力,也就通过一代又一代审美者的艺术感受流传下来,成为了一种审美的范本,一种于和谐中见完美,于完美中显崇高,于崇高中见永恒的“高不可及的范本”。要让学生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当凡高画了一双旧皮鞋的作品时,我们从中仅仅看到的是一双鞋子吗?认同主流,也是敦促学生热爱生活的需要。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总之,启发学生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使之在集体氛围中巩固,也保证学生认同主流审美观,拥有良好审美观。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教材中的美、教法中的美化作春风,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常歆可,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美术情感教师
美术篇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台上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