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丹
一、从冯飚看情节的开放
故事中有三个告状户,各有冤情,不屈不挠地告着。本是三人的座谈会,却只有两个故事的诉说,似乎漏了冯飚的故事,读者的心中不免会生些遗憾和疑惑来。我认为这正是作者在文学形式上的一种创新体现——情节的开放。情节的不完整看似残缺,实则作者在故事剪裁上之匠心。
1、激发想象,增补情节的长度
年轻力壮的冯飚,应是一个洋溢着勃勃生机的生命个体,应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干劲,应有一个温暖的家,应有一颗对事业的进取心。可是他的“屋里一股浊气,猫正舔着桌上隔夜的剩菜……”,他是一个常常喝高酒的,趿拉着鞋子的,蓬头垢面的,进了监狱就不用为三顿饭操心了的,如此颓废又满肚子怒火的醉汉。
可是,是什么让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子蜕变成一个“醉汉”呢?这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思索。读者在阅读期待里留下了一块空白,不由得去想象第三个故事又是怎样的荒诞、辛酸,竟让这个健壮男子看破了红尘,唯酒精的麻痹,才使他忘掉生活的疼痛。让他与其活在痛苦的清醒中,不如活在睡梦里。因清醒时苦不堪言!麻木中可忘却自己的存在!爱酒,并不是他的本性,是糟糕的生活逼得嗜酒如命。这是一个清醒的酒徒啊!读者在想象中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小人物的酸楚,激起对他们的深切关注:深受委屈的他们,谁来安抚?作者不需要再写第三个故事了,因为发生在底层的故事太多了,谁能说得清,在边远乡村里又有多少个让人愤怒的故事在诉说着,在发生着……
读者在作者巧妙设计的一块空白中去想象,无形中加强了人物厚度,增补了情节长度,使情节更丰富,更曲折,更复杂,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挖掘了主题的深度。
2、象征底层的失语状态
“座谈会”本应该是象征权力的领导听取民情民意的一个渠道,是底层民众发声以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平台。可文中座谈会却被黑眉导演成一场野外的 “野炊宴”,其目的仅为在省领导视察时间内,掌控三个滋事“钉子户”,乃精心策划“调虎离山”计!所以黑眉“反正只要做出写字的样子就是了”。因为他无意于做什么记录,对权力者而言,底层声音是可有可无的。看破世事的冯飚,心中明白其中巧妙的。所以冯飚的“不说话”状态暗示了底层的真相,与饶舌的苏建和、包大牙相比,他的沉默恰恰象征了底层的失语状态!
二、从“节外生枝”看情节的多元
野炊活动接近尾声,文本似乎走向结束,可故事又发生了:风光迷人的野外,醉意盎然,有了女朋友的小伙子黑眉却和可以做他母亲的包大牙睡到了一起,“那里只有他们狂欢后留下的一片倒伏的青草……”,这个情节的出现可谓“节外生枝”,却又营造了一个多元的开放空间,给读者无限的惊讶和思考,在文末再次掀起阅读的高潮。
1、以幽默方式安抚小人物
包大牙是可爱的,率真的,却深受双重压力近乎变态:一方面女儿被辱致死的元凶方锉子在她多次告状中却仍然官运畅通;一方面她是一个健壮妇女,因女儿出事后一直遭丈夫冷落着。这使得她看似暴烈是则哀怨和无奈。“座谈会”上,黑眉极其认真的记录,冯飚无意中一句“美女”的出现,让她有了一种平衡和满足。有了醉意的她更加迷人可爱,最终黑眉在她的“诱惑”中巧妙地安慰了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这次别有用心的“座谈会”上得到了暂时的安扶。虽有点不合情理(母亲和儿子的年龄与底层和上层的角色的两种对立),可从人性上看,也未尝不可,从美学角度看,这种安慰方式笼罩着幽默色彩。
2、以温情的方式反讽权力
座谈会中,黑眉若是上层权力的象征,三个钉子户则是底层代表。而黑眉在不经意中沦为包大牙的俘虏,这正是底层民众以自己的智慧对权力的嘲讽。但作者的嘲讽并不尖酸刻薄,文中写黑眉百感交集的哭,归途的迷蒙及包大牙的若无其事,让人在冰冷的世态中感到一丝人性的温情。
严肃的座谈会在有酒有肉的序幕中拉开,人们登台演绎自己的故事,酒足饭饱后“他们各个心满意足”。多滑稽可笑的座谈会!酒后的包大牙和黑眉在酒精刺激下发生的一幕是不是也隐喻着:“吃饭喝酒也是工作的”当今社会中,酒精的麻痹,让多少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以滑稽可笑的姿态正在登台演绎呢?
姜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