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虽早已启动,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就阅读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探讨和实践,但是当前的阅读教学很难达到新课改的目标,仍然存在以下诸方面问题,走进阅读教学的种种误区:
问题一:偏重理解,忽视感受。感受和理解是密切相关的,感受是理解的基础,只有感受到的东西才能理解,但理解不能取代感受。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主张:“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从语感生成角度看,语感培养方法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泳、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可惜不少的语文教师却滔滔讲授,细细分析,剥夺了学生阅读、感知、体味、消化课文的主动权。比如一位教师教《社戏》,只让学生读十余分钟的书。有的学生目光还来不及把几千字扫遍,教师就发下一大张事先印好的练习题、思考题,让学生做,还要比谁做得快,接着就一个个提问。事实上,这种没有阅读任务和重点提示,更没有学法指导的“高速度”“快节奏”的阅读,除了几个尖子生勉强跟上趟,其余的绝大多数学生只能是望文兴叹,张口结舌。这样教,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定然不会有好效果。其实,阅读训练,应该有具体的目标、阶段,进行一系列从感性到理性的多层次、多途经的训练,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方法。求速而不务实,缺乏感受,只能是欲速则不达。阅读教学要重视体验,重视熏陶,强化感受,强化体味,先感后知,由感而知,感中求知。
问题二:忽视了形式和思想的相互联系。教学一篇文章,首先要指导学生通过接触语言文字(形式),来领会它的深层含义。这里有一个从形式到思想的过程。可许多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一种意境情感,从而领会语言在特定的环境里有什么特定的意义、情味、色彩,获得审美的愉悦,而是有时借助简单的是非问,有时将课文的注释“改造”成问题,机械地抓住文章的词句要学生分析“为什么”,有时就文章的某些词句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或就文章的某些词句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讨论表现了什么思想、给人们怎样的启发与教育……乍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思维容量极小,这样就切断了由形式到思想的渐进过程。另一方面,还有一个从思想再到形式(语言文字)阶段,即领会这样的思想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的阶段。基于此,假如给语文阅读教学列个公式,那就是形式(语言文字)——思想(隐含的深层含义)——形式(语言文字。)它是个有效的密不可分的循环,不能进入循环或者中断了循环,都是陷入了忽视形式和思想的相互联系的误区的表现,都会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问题三:功利主义思想浓重。当前考试考什么,阅读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就针对什么,师生被考试的指挥棒弄得晕头转向。中学语文阅读训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阅读,它是有明确的具体的目的制约的思维和语言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先整体地阅读文章,整体地感知和领悟文章,整体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形成整体的印象,然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揣摩布局、遣词造句等阅读要求。为什么许多学生虽然在题海中浸泡,可真正考起来照样是得分低?这是因为尽管学生做过大量阅读题,但依靠的仅仅是某些技巧、某些零碎的知识,而未能从整体上把握,从容应付。另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急功近利的阅读教学一开始就恶狠狠地斩掉学生对文章的兴趣,逼迫他们直接进入思维的“目的”。比如有哪几种释词方法,段与段之间有哪些结构类型,记叙文有哪几种安排组织材料的顺序,诗歌有哪些特征等等,使学生在知识点、在解题方法上打转转。虽然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说没有效果,有的还能“立竿见影”,似乎挺方便,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美在于整体,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单独拿出来都不会是美的。同样道理,文章被割裂,文章的段落被孤立,学生怎么能循着从感性到理性的路子自己感知、体味、揣摩、领会?怎能形成较强的能力?除了得到一些可怜巴巴的零碎知识之外,还能企求得到什么!
可见,阅读教学的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效果甚至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走出误区!
董在领,教师,现居安徽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