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评价初探

2009-04-08 08:45白沁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综合性语文课程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开设以来,其评价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我们看到的资料包括各种杂志上刊载的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大多数缺少评价部分,这就影响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整体育人功能的发挥。综合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学生学习的成果如何评价,没有现成的标准,也没有已有的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笔者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平时教学中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与研究,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获得了一点思考与心得,这里提出来与同仁们探讨商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学习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评价,本文要阐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

一、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研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首先是其形态的特殊性,与阅读课、写作课的比较,综合性学习具有四个特征,即学习形式内容的开放性、实施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的探究性。其次是目前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成套经验的借鉴,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笔者试图从前人的教育理论和其它学科课程的评价方式中找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渗透进新课标的理论和目标,制定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案。

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立论基点大致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学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什么是语文素养?它是一个内涵无限丰富外延无比深广的概念,不仅包含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还指向学生的情意态度、审美观念、个性品质和价值取向。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重在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非掌握知识的多少;重在亲身参与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非少数学生的出类拔萃,这正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目标呈现出丰富、立体、多维的态势,那么就应相应产生与之配套的评价模式,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是评价的发展功能,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其二,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知行统一的学说。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学记》就明确提出“藏焉、息焉、游焉”;孔子知、行统一;王允认为“信闻见,明效验”;王夫之指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与行相资以互用。”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做中学”以及蔡元培先生“五育并举”等主张,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层面对“综合学习”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知行统一一直是我国哲学史上认识的根本问题,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现代教育教学课程评价的哲学基础。

其三,国外教育家的有关学说。美国教育家杜威“活动——经验论”学说在对象上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在内容上提倡服务社会,在方法上主张“做中学”的思想,为现代综合学习活动课程内容的评价提供了经验。布鲁姆关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分类学应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知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这三大标准的确立,为现代综合学习活动课教学评价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同时,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科课型之一,它与其它课型也存在着千万缕的联系,教学评价也应有不少共同点,其它课型乃至其它学科课程的有些评价方式是可以借鉴到综合性学习课评价之中的。综合性学习自身也包含有知识、技能、水平等可测因素,如果对这些可测因素恰当地确定一个标准,综合性学习素质也就可能较为准确的测定。

二、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以此作为出发点,经过大量实验,笔者认为综合性学习评价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保护与激励原则。评价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反思及心得,巧妙地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防止学生被沮丧气馁的阴影所笼罩,也就是说,应关注学习的“弱者”,使他们保持参与、探究的勇气和信心,品尝到综合性学习的乐趣。

主体自由化原则。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应提倡学生的自评、互评、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他们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评价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将评价变成学生自省自悟的过程,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发展与成长。当然若在以学生评价主体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多元化,使家长和学校的其他教师也参与到评价中来,则更有利于形成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客观、全面、科学、人性化的评价。

过程和结果并重原则。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良好的学习过程有时并不一定取得理想的成果,要全面客观的评价综合性学习必须是过程和结果并重。同时,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三、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依据及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目标强调了五点内容:获得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科知识与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课程制定目标及要求的指导下,笔者又结合运用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试着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评价定为情感,能力和知识三大方面。

1、情感。包括参与意识(即主动参与的态度,积极承担责任并实践);合作意识(即与人合作的品质,共同解决问题,奉献服务的精神);社会意识(即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感)。

2、能力。主要是指: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搜集、筛选,利用信息的处理能力。③创新能力,即根据占有信息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或自主探究新课题、子课题。此外还包括语言表达的能力、组织能力和动手制作简单物品的操作能力。

3、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增加积累知识,新、旧知识的衔接整合,跨越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综前所述,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评价从总体评价(学期评价)和专题学习评价两个层次进行。

1、总体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总体评价,是指阶段性(一般一个学期以上)地评价学生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情况。这种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从学生的现状与他们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去比较、判断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要衡量学生自己的潜能是否被挖掘出来,是否有了积极的变化,要反映学生已形成的较稳定的素质状况

2、专题学习评价

专题学习评价是对实施某一个综合性学习课题,学生的表现及收获所进行的总结,是综合性学习评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综合性学习“过程性”原则。通过专题学习评价总结,学生可以获得概括性的体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所获经验的认识并激发兴趣,也可以分享其他同学的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找到方向。

对专题学习评价,还可以从集体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A、集体评价。集体评价是以综合性学习实施活动的基本单元(小组)为整体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以小组集体的学习组织情况为主,从中反映学生集体的学习状况,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学习增强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可以采用自我和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按过程环节的展开评价。(见附表2)

B、个人评价。学生个人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表现及收获所进行的评价。评价采用自评和组评组合的方式,由学生本人和小组集体共同进行,这种评价也可成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档案资料,记录下学生综合性学习之旅的足迹。

四、综合性学习评价研究的意义

实验表明,综合性学习评价研究对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影响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

1、对学生的影响。每一次综合性学习的专题评价,学生通过总结,激发了继续学习的热情和愿望,增强了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自觉性。评价项目的指导性,等于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指南,使之有了更明确的方向。通过互评、自评,学生获得了自我肯定和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将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变成了大家的共同财富,将个性的发展作为典型推广,去带动群体发展,实现经验共享,丰富、扩大和交流成果,提升了综合性学习的质量与价值,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一个新水平。

2、对教师的影响。综合性学习评价具有形式的开放性,范围的广博性,内容的非智能性,要求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在评价实验中,除了要较好地设计评价指标外,评价内容的科学严密性至关重要。例如,评价中的问卷设计通常采用“李克特量表”计分法,即在一系列有关答案中选择一个打“√”,根据指派的1至5或0到4的数值总计答案选项的得分。如果不精心设计问卷,学生或许随便选答,或许看到哪项分高就选哪一项。这就要求设计的问卷选项对学生的真实选择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白沁文,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综合性语文课程评价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