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杨道麟先生曾说过:“经典诗歌是形象思维开出的花朵,意境是其主要特征。要准确地体会经典诗歌的诗美、诗情、诗意,我们必须带领欣赏者进入意境。为了使欣赏者能顺利地进入意境,我们要在诗作和欣赏者之间建立一种审美联系,并开辟一条审美通道。”在经典诗歌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把意境作为切入点,并围绕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把握意象 进入意境
经典诗歌的意象是其核心,是其灵魂,其诗意也必须在意象的联结中得到表现。古代经典诗歌有“贵含蓄,忌直露”的特点,诗人选取与描绘的意象流露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因此,欣赏经典诗歌时,要把握意象并反复体味揣摩,从而顺利进入作品意境。
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描绘了很多极富主观色彩的意象,创设了朦胧而又美妙的意境。在引导学生赏析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其中极富感染力的意象,如凄鸣的寒蝉、孤寂的长亭、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然后把这一系列的意象穿联,便自然显现出了一幅情人话别时的凄哀悱恻的送别图,渲染出了有情人“帐饮无绪”,无奈“兰舟催发”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无限惆怅而又难舍难分的心情。通过对“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个诗人想象别后伤离的意象的分析使他们更加体会到了淋漓尽致、凄楚哀婉的离情别绪,进入到一种凄美冷落的怀人意境。
经典诗歌的意象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思的载体。透过融合了诗人情感的意象可以使欣赏者触摸诗人的内心世界。比如马致远在他的《天净沙·秋思》中,并没有着力抒写游子思乡的悲苦情怀,而是叠用了九个名词,选取了富有意蕴又互有关联的意象,如暮色中栖息着的归巢乌鸦、流水旁幽静安逸的几户人家、秋风中旅途劳顿的瘦弱老马。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上述几个意象反复揣摩,在揣摩中学生感受到了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漂泊天涯的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体味到了曲中弥漫着的阴冷气氛和萧瑟苍凉的意境。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产生了如此之深的艺术感染力,强烈震撼了读者的心灵,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之:“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塑造意象在深化诗歌意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诗人精心选择、用心描绘的意象,去体味它们,从而体会诗歌深远而和谐的意境。
二、展开想象 进入意境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所以,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在赏析经典诗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诗句内蕴的空白画卷,通过有限的诗行跨越时空的界限而展开想象,还原诗歌的场景,从而体会诗作的丰富的内容,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妙境界,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在教授《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支曲子时,我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再现这些画面:天空覆盖着浓重的白云,满地堆积着凋落的黄花,四周刮起凄紧的秋风,因恋旧而南归的大雁,遍染离人泪泣血如丹的枫叶。在想象中,他们自然感受到了一种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氛围。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正是在这极易触动人们思绪的情景下,崔莺莺与张生要经历一场前途未卜的生离死别,可能天涯永隔,再无相见之日。这样,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曲子所营造的萧瑟凄凉的秋景中,感受到崔莺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痛苦压抑的心境。
想象力能给诗歌添加更多的可能性和张力,使抽象的诗歌变得可触可感。卞之琳曾说:“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人抒情,借事抒情……我总喜欢表达我国旧说的‘意境。”但他的诗作中往往有大量留白,非想象不能感受其意境美。如脍炙人口的《断章》,赏析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先让他们找出这首诗的意象,如那人、那桥、那楼、那月、那窗、那梦。然后引导他们进行想象:白天当“你”看到流水、游船、岸柳,正流连忘归、心醉神迷时不经意间却成了“楼上看你”的人眼中独特的风景;夜晚在一片淡雅、轻柔、迷朦、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你又进入了“楼上看你”的人的梦中。一切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这一切构成了一幕“流水无情,落花有意”的戏剧性场景。学生便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种充溢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的意境,同时又体会到了世间万物的关联和变化。
赏析诗歌的意境,就要对诗中典型的画面,炽热的激情运用丰富的想象进行描绘和渲染,再现艺术形象,剖析感情,获得美的具体感受。
三、紧扣关键词 进入意境
关键词往往是诗人反复炼字的结果,往往是一首诗的精髓所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所以在赏析经典诗歌时不能肢解分析,应该抓住关键性词语,然后由这些词语入手,感受作品描绘的画面、创设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有这样两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若简单对译则破坏了诗句的意境美。在赏析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垂”“涌”两个字,仔细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蕴。“垂”写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显得更为空旷辽阔;“涌”写出了在银色月光的映照下,浩荡的长江汹涌奔流的气势。这一切让人感到宇宙是如此苍茫无穷,置身其间正孤舟飘零的诗人,又该是何等的渺小啊。这两句构成了一种阔大雄浑又寂寞孤独的境界,反衬出了诗人浪游漂泊的孤清心境。这样,抓住整首诗的几个关键性词语,加以分析、发挥,脑中自会出现一幅月夜孤舟图,读者自然与诗人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又如在欣赏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时也应找准关键性词语进行赏析。上阕写湘江深秋之景,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一个“看”字穿起了所有生气勃勃之景:晕染得一片嫣红的枫林、清澈晶莹的湘江、竞相争渡的百舸、奋振健羽的雄鹰、任意遨游的鱼群,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图画;那么这么一片雄奇伟丽的“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呢?一个“问”字便自然地引起了下阕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并通过对“同学少年”“峥嵘岁月”的回忆,含蓄地表明了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主宰沉浮。 就这样,引导着学生抓住几个关键性词语,理解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有壮志豪情青年的歌颂,也就理解了这首词的意境。
关键词往往具有概括性、准确性,表现力很强,能笼罩全句全篇,最终指向诗歌的意境。找准并分析关键词语在领悟诗歌意境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结合体验 进入意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好的诗词曲,都是言近而意远。
在经典诗歌教学中要完全进入并领会其中的意境,就要尊重学生的感性经验,融注他们的思想感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与作者达到“人我合一”。
在教授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我便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这首词虽用词简练,但却把溪亭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她年少时难得的好心情。当赏析到“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词中创设的意境的。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曾有过的郊游体验,似乎词中的主体就是自己,耳边甚至还能回响着迷路时惊慌失措的尖叫声、虚惊过后的欢笑声,激起她们对往事的怀念,然后让她们带着这种体验想象在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悠然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从而就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和伙伴们一起郊游时的天真烂漫的乐趣,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充分挖掘学生的体验,寻求他们与作者人感性契合,能促使他们亲近经典诗歌,为进一步领悟经典诗歌的意境,体味经典诗歌蕴涵做好铺垫。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这首词表达了他客居他乡的羁旅愁思。在欣赏这首词时,我要求学生与作者换位思考。秋日黄昏之景,人所共见,倍感萧索;远离故土,夜色渐浓,却不知自己今夜是否能入眠。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独自一人倚栏眺望。别人有家,自己也有;别人能团聚,自己不能;别人在家,自己却在他乡,在天涯。此时,将自己化作作品的主体,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学生们便会进入到一种“想家”“孤独”的境界中,体会到作者郁积的乡思旅愁,从而深刻体会到他想家而不能归的无奈与惆怅。
欣赏一首诗作时,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将自己与作者换位思考,是充分进入作品、感受其中意境美、领悟作者情感的有效途径。
朱相娟,女,山东寿光一中教师,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