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

2009-04-08 08:45熊佐琴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异化本质马克思

一、异化劳动的本质

“异化劳动”与“劳动创造美”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命题。关于这两个命题,学界存在一些争论。

关于“异化劳动”的命题,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但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表现为:(1)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2)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和需要,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和生活的乐趣,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变成了苦差使,是一种“外在的劳动……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3)劳动者同其类本质相异化。所谓类本质,即所有人作为一个族类的特征。马克思认为,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类本质,但由于劳动及劳动产品的异化,使得人的类本质也发生了异化,使人类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即将劳动变成了“维持他个人生存的手段”。(4)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学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按照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他还说“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都变成了畸形。”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美的现象,都是异化劳动创造出来的。例如公元前850年建成的亚述国王纳丘瑞伯的皇宫是奴隶们“异化劳动”的产物,这些奴隶大都不到三十岁就死了。“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拂郁筑长城”“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住”。从这些古人的诗句中我们也能看出长城也是人类异化劳动的结果。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是一种强迫的、非自觉的劳动,是不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劳动,但马克思同时也承认,即使在这种异化劳动中人也能生成自我,人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增强和发展,也就是说,异化劳动是以一种非正向的即曲折的形式在确证着人的本质和意义。

二、美的本质

从马克思的观点看来,异化劳动也是人的一种本质,那么美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正是这种为我之物的形象使人感到情感愉悦,从而产生了美;也正是在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审美的感觉器官随着主体发展起来。从美的发生史来说,美的客体根据和主体根据是劳动过程同时创造的。马克思又说道: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实际上对美作了规定: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美的内容,但本身不是美;具体事物的感性形象如形状、声音、色彩等是美的形式,但本身也不是美;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成为在主体意识中的客体的“感性显现”,在主体中形成同构反应,从而使主体感受到主客体之间和谐的愉悦,才成其为美。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5]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不是审美客体。由此就能感受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产生美感。黄宗羲说,在景中贯注了意,这样“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在认识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通过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发展相对应的感觉器官,呈现在主体意识中,从而使人“感到个人的乐趣”。乐趣就是美感。

三、异化劳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异化劳动也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虽然很多学者对异化劳动能否创造美存在争议,但是笔者认为异化劳动也是可以创造美的。美与丑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于异化劳动创造美这个命题有不同的看法。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得畸形。”那么根据马克思的这段话,有的人认为劳动创造了美,有的认为劳动创造了丑。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异化劳动作为劳动的现实化的过程,同时又是劳动者非现实化的过程。异化劳动导致劳动者与产品敌对,与劳动过程敌对,异化劳动以一种非正常曲折的形式在验证人的本质和意义美是一种感觉,不同人对不同事,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对于美,也产生不同的定义。断树残桩是一种美,枯枝萎叶也是一种美。万里长城给人一种壮丽的美,圆明园那让人揪心的美,正是在于它的断壁残垣,它的破碎,它的亘古不变的真实,伴随着那痛心的历史,这比雍容华贵的颐和园更能感触人心。林黛玉破碎的美,在于她与贾宝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破碎的美,在于她在写作中真挚地宣泄情感而后对生命的解脱和潇洒;梵高的破碎的美,在于他把绘画的灵感和生命的灵魂二合为一,而又超脱两者。这一切一切不同的破碎,就像破裂后的镜子,在每一块碎片中可以映射出一个太阳。既然美的形态是多样的,那么异化劳动反映才出来的人的本质,也是可以创造美的。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实现利己型劳动向利他型劳动的转变,就是劳动的一种提升形式。作为劳动的一种形式,异化劳动对美的创造也有消极方面的作用,异化劳动对美的创造的消极影响还往往在极端的阶级对立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劳动者用破坏属于资产阶级的美的产品的方法,来表示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抗议。在旧时代,被压迫群众破坏为统治阶级所霸占的劳动果实———美的产品,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火烧阿房宫,那么宏伟壮丽的宫殿被农民起义在大火中焚烧了几天几夜,美被毁灭了。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在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时,这种情况甚至十分严重。我们应当看到人民群众的这种行动完全是正义的,这是对剥削制度的抗议。破坏美制造丑的根源只能从旧制度本身去寻找。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忽略了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常常采取简单的和绝对否定的观点来看待异化劳动,认为在现有的社会中,只要劳动的异化性质不彻底消除,人们就将无法在劳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到了遥远的共产主义,彻底摆脱劳动的异化性质,人们才能在劳动中找寻到自身的生存意义。实际上,人类克服异化劳动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即现在的人们已经从完全异化的“奴役性”劳动阶段,发展到带有一定异化性质的“谋生性”劳动阶段,然后再向更具有“创造性”和“自由自觉”劳动性质的共产主义阶段发展。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异化劳动是一个必经和奠基的过渡阶段。目前人类所处的时代,正处于由异化劳动向克服异化劳动的转变过程中,而且在这个劳动过渡阶段中,人们始终处在不断争取实现自身意义的过程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采取全盘否定和全盘接受的态度来看待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也是人的一种本质的活动,而且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劳动形式。就像社会形态一样,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起来的。异化劳动是劳动形态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人类的劳动从奴隶型到自主型的发展,也是人们逐渐认识和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的过程。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有正确的劳动观念,自觉的去创造条件来克服劳动的异化性质,最大限度的改变生存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劳动逐渐由生活的手段转变成生活的目的,让每个人都觉得劳动是快乐和有意义的。

由此可见,异化劳动对美的创造有明显的消极影响。我们可以看出异化劳动对于美的创造有两重意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并且这两方面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忽视了任何一方面都会产生片面性。

熊佐琴,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07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异化本质马克思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最有思想的句子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放缩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