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心动

2009-04-08 09:35华方田
竞争力 2009年3期
关键词:随缘仁者禅宗

华方田

“风幡之议”是禅宗著名公案,生动地体现了南宗顿悟禅法发明妙明真心,本性如如,不住万法,不离万法的无上菩提智慧。

传说五祖弘忍当年传衣钵于六祖时曾告诫他说:“你此去南方,佛法难起,可暂作隐居,待机缘成熟时再说法行化。”慧能回广东曹溪后,隐遁于四会、怀集之间,终日与樵夫猎户为伍,直到十余年后,方始弘法教化。而“仁者心动”则是六祖接法之后传佛心印的第一句震撼心灵的微妙法音。

仪凤元年(676年)的一天傍晚,慧能来到广州法性寺(现光孝寺)。

大雄宝殿外几面幡旗迎风招展,殿内印宗和尚正在讲《涅经》,周围数百名僧俗鸦雀无声地听着。慧能蹑手蹑脚地进了殿,坐在殿内不起眼的角落里。

忽然一个僧人站起来指着殿外的幡旗问印宗和尚:“师父,外面飘动着的幡旗,你说是风吹着幡动呢,还是幡自己动呢?”

另一个僧人站起来回答道:“这还用问,当然是风吹幡动,假若没有风,幡不就一动不动了吗?”

第一个僧人反驳说:“不对吧,应该是幡自己动吧!因为动性在幡而不在风。”

另一个僧人说:“既然动性在幡不在风,那么没有风时幡为什么不动?幡旗既然有风才动,还说什么动性在幡不在风。”

第一个僧人说:“照你的说法动性能在风啦,那我问你为什么风吹大殿,大殿却不动呢?所以贫僧以为动性在幡不在风。”

这时殿里的僧俗也各执一词地辩论起来,有人认为是幡动,有人认为是风动。正当大家争论不已时,慧能站起来说:“弟子认为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二位师父的心在动。首先,宇宙万物是因我人自心而显现,若一个不能听、不能看、不能想、无知无觉的人能感觉到风幡及山河大地的存在吗?这个心就是人人本具的觉心、佛性,能生万物,能造万物。风也好,幡也好,乃至山河大地都是我人觉心、佛性的显露,都含摄在我人觉心、佛性当中,因此,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二位师父的觉心、佛性在动。”

此语一出,惊倒四众。印宗大师站起来,向慧能深滦地行了一礼,便问:“行者一定不是寻常之人,听说五祖大师的衣钵已经南传,行者莫非就是得衣钵的人?”

慧能点头说:“不敢”。印宗于是起身行礼,并请慧能出示传法衣钵以便众人参拜。礼拜之后,印宗向慧能请教:“黄梅付瞩,如何指授?”慧能说:“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并向印宗等简单讲述不二之佛法。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慧能剃发,愿事为师。慧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禅宗认为:万法不离一心,心生法生,心灭法灭。真如自性人人本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佛性如如不动,对境不起妄念,自心不动就无所谓风动幡动,此即所谓不变随缘。同时如如不动之真如佛性,又随缘显现,心虽不动却了了分明,此即所谓随缘不变。“仁者心动”的公案即是这种禅宗智慧的典型反映。

猜你喜欢
随缘仁者禅宗
不刻意自随缘
画与理
随缘
仁者甘死如饴
推己及人
灵 山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落叶禅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