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云
摘要办报纸,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特色是活力所在。记者要注重在大局中抓选题,在特色上找角度,以精品意识采写稿件。一个品牌栏目最显著的特征也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即用独家的特色、独家的角度、独家的风格和独家的思考,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性。
关键词深度报道价值维度
在新媒体时代。平面媒体特别是党报,面对行业内外部的竞争压力,必须顺时应势、革故鼎新,重新思索自身的发展路径。于是,不少报纸便把深度报道作为提升本报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手段。本文以曾获得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光明日报深度报道栏目《观察》为模本,分析深度报道的价值维度。
深度透视新闻事件,理性引导社会热点
深度报道重在“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它与其他报道形式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具有“深度”这一特质。深度报道要注重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深度透视,善于“溯其源、求其真相、判其出路”,上承以往的历史事实或背景,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动态,竭力从新闻的表层向深层拓展,从事件描述向理性认知拓展。在这方面。有的表现为对某种社会现象存在背景的深层挖掘,有的表现为对某种社会问题形成原因的深刻剖析,有的则表现为对某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影响进行展示,凡此种种,都是通过各种直指本质的深度报道形式,引导人们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我们做新闻,本质上也是在生产思想,生产影响力。深度报道的灵魂就是其观点和思想的深刻性。惟其深刻,方能深度透视社会热点问题,才能深入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如果只是对新闻事实的感性报道。那就没有什么深度可言,充其量只是拉长了的消息。换言之,深度报道的观点应当犀利与鲜明、警示与启迪、独到与震撼。发人所未发之语。
做深度报道还要求对社会热点、焦点乃至难点问题,保持超然冷静,不回避不盲从,有思想有锋芒。当受众和一些媒体的报道停留在认识不清楚、观点不透彻、态度不明晰时,平面媒体要力争做到运用更翔实的材料,提炼出更精辟的论点,推动大家对某一新闻事实更清晰、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使媒体观点在社会上达成广泛共识。这正是深度报道所应追求的更高境界。深度报道需要注意运用推证的、分析的、逻辑的方式,由纷繁的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起到理性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体现传媒深切的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精神。如近期《观察》刊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有何影响》、《应对危机的最佳手段》、《毕业后,自己创业行吗》、《中国曲艺路在何方》等。
选题圈定“教科文”,着力解答“热难疑”
办报纸,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特色是活力所在。记者要注重在大局中抓选题,在特色上找角度,以精品意识采写稿件。一个品牌栏目最显著的特征也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即用独家的特色、独家的角度、独家的风格和独家的思考,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性。光明日报《观察》版经过探索,已做出了特色,形成了风格,其选题主要围绕教育、科技、文化等本报传统优势领域,着力解答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这些具有光明日报特色的内容与形式,其他媒体很难效仿。
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新闻,其中不乏可做深度报道的题材。但如果认为凡深度报道都是读者喜欢看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读者最希望看到的是关系切身利益、能满足新闻欲的深度报道。因此,做深度报道,首先取决于对新闻题材的判断,做到精心选题。对于《观察》来说,判断和选择是否可以作为本版深度报道题材的主要标准是。在新闻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广大知识界会不会关注,是否符合光明日报特色,有没有文化价值和知识含量。在确定题材之前,策划者和版面编辑都会置身于读者的角度,来一次换位思考。因此,《观察》所关注的,无论是社会问题,抑或是新闻事件,往往都是现实生活中反应较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纵观《观察》两年多来的选题,可以发现其报道对象多为富有强烈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的,与知识界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科技类事件或问题,多为社会热点透视或尖端话题评说,同时也从广大知识界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一些他们关心的民生问题。《观察》正是透过现实生活中这些最集中、最真实、最典型的新闻事实,深刻探究到了新闻所涵纳的真善美,了解到一些人们熟而未察的社会文化问题。《观察》通过对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加工,对某些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例如,《教育部:新增的44亿元如何花》、《广东:为古村落造“家谱”》、《我国申遗,别让别人抢了先才着急》、《传承: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珍贵化石遭荼毒人类愧对古生物》、《民族传统资源保护需突破僵局》等一系列报道,对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和揭示了新闻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有正反两方面意见彼此坚持己见不可融合、而又不能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的题材,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观察》对这类题材也格外关注。比如,针对星巴克该不该搬出故宫的话题,人们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观察》发表了一组文章予以探讨,既有专家的观点交锋,又有网友的热烈讨论,通过正反观点的激烈碰撞,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整个报道显得灵动活泼、富有生气。为受众解疑释惑也是《观察》非常注重的一个层面。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不断撞击,各种复杂的社会现实使人们感到困惑。读者已不满足于仅停留在新闻信息的表层意义上,而是迫切需要知道一些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这就需要剖璞现玉,作出权威解释和理性引导。《观察》的版面定位让其承担起释疑解惑、引导舆论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恩辨功能,帮助受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评判、选择、分析,建构新的价值理念。如《3亿多未成年人如何健康成长——聚焦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执法检查》、《医患双方都需要理性和秩序》、《食品安全问题还需理性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钱袋子”问题依旧触目“民生”热点审计成新看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传承》等,都属于这方面的深度报道。它们都是通过层层挖掘,将问题症结暴露在读者面前,从纷繁复杂的新闻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将之放到社会、历史的坐标中深刻分析,解释人们对现实问题的迷惑,使读者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
三级策划有效联动,版面策划积极主动
做好深度报道,取决于组织运作,前提在于精心策划。从确定题材、谋划报道细案到分工协作、组织实施,都
是一个新闻策划的综合过程。目前,光明日报社级策划、部门级策划、版面级策划“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已初步显现,三级策划机制的作用在《观察》版得到了充分体现。每日采前会上,相关部门上报当日选题,遇到可在《观察》版做深度报道的选题,值班编委都会当场决策,而后由《观察》版主编进行周密部署和详尽安排。由于深度报道特别是重大题材的深度报道一般需要发挥团队精神,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策划部和《观察》主编在设计报什么和怎么报的时候,通常会考虑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这其中包括记者力量的组织调配、各记者站的联动、采编部门的互动,以形成最佳运作配置。比如,对“南京施工毁坏古墓”的报道,采前会上,策划部点题后,《观察》版编辑与江苏记者站联系采访事宜,主编请文艺部、经济部记者同时在北京就此事采访有关人员,并约请评论部同志写评论,请报社驻意大利记者配合报道。推出的《南京墓葬毁坏背后的地下文物保护困局》等系列文章,围绕如何保护地下文物这一命题展开讨论,从客观公允的角度对事件进行了深度报道。
《观察》版的版面策划也很积极主动,常常会对深化报道主题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他们对于一些渊源较长的新闻事件,经常配发历史背景材料,作为很好的新闻解读: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稿子,经常配发新闻链接或名词解释:对于有代表性的事件,配发过去一段时间发生过的类似事件记录:对编辑有观点的稿件,尤其是那种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事件,是表现报纸态度的绝好机会,配发评论可将报道所不能承载的东西清晰地表达出来。应当说,光明日报很多重头深度报道,其实都源于策划,功在策划。这些策划由于有思想、有观点、有深度,才使《观察》版的许多报道有看头、有分量、有震撼力,也才常常成为更高一层意义上的“独家”报道。
努力逼近第一落点,第一时间发出声音
有人认为,深度报道只要导向正确、有深度足矣,不必讲求时效。诚然,作为深度报道版,《观察》的第一追求无疑应当是报道的深度。但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能抓到“第一落点”的就不抓“第二落点”,能在第一时间报道的就不在第二时间追踪。由此可见,深度报道是以一定的时效性为前提的。不过,与消息、动态新闻有所不同,《观察》刊发深度报道所讲的时效性包括适时与及时两方面,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快”。对于事件性深度报道,要有抢新闻、“抓活鱼”的意识,在事件发生后马上就要报道,要倚马可待,快采、快写、快编、快发,满足读者先睹为快的心理。非事件性深度报道,大多是谈问题,要讲求适时,寻找最佳时机。正所谓“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种报道快了不行,因为时机可能还不成熟,人们关注的焦点还没有聚集在矛盾点上:而当矛盾发展到成熟时,则要马上报道出去,否则时过境迁,就会无人问津。
新闻的首创性、独占性以时效性为前提,没有时效性,首创性、独占性就根本无从谈起。《一场发生在玉龙喀什河上的跨国大营救》、《少跑130万辆车北京将会怎样》、《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高中组金奖再次空缺余秋雨贾平凹等直指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弊端》等很大一批深度报道都是当日稿。
网络媒体兴起后,采写独家新闻的时间和空间被空前压缩,追求新闻的独家性和时效性的困难越来越大。在这个四面透风的信息世界里,要发现和发布独家新闻越来越难。怎么办?进行“二次开发”,不能独家就要独特,舍此,再无其他捷径。这就好比在足球场上,当第一落点已经注定错过的时候,第二落点便成为一流前锋实现绝杀的最好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抓好新闻的“第二落点”正是深度报道的最后机会。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在一些别人也在关注的领域发现一些新的角度、新的动态,从凝固的历史中发掘流动的新闻,从现实的生活中发掘历史的蕴涵,这样的报道也能成为独家的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