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 钊 陈宇媚
【摘 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本课程的认识偏差、归口管理随意、编制不足、经费落实不够以及师资贫弱等。解决问题的对策应该从正确认识课程的架构与特点、明确课程的归口管理、优先满足编制需求、落实经费以及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等方面考虑。
【关键词】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 建设问题 对策
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这是新时期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要求,将本课程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必须切实抓好就业维权的教育。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仍存在不少的
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建设本课程的重要障碍,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的认识存在偏差
诸多高校的作法证明,他们没有很好地认识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首先,从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上看,多数学校是将本课程集中安排在某个学期,或者是在每个学期集中安排若干课时,并且多数安排在白天的最后一节课;其次,课程缺乏针对性,不能单班开课,仍是象在电影院看电影一样,大班、合班授课,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无法互动,实践和实训缺位;最后,授课方式上沿袭专业课的上课方式,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的授课方式,老师一言堂,布道似地讲解职业发展和就业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所有的这些作法均与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相悖。
2.课程建设工作的归口管理随意
本课程究竟由学校的哪个部门归口管理,这在以前很少有人去考虑,绝大多数都由教务部门管理,跟其他课程一样。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校在尝试改变本课程的归口管理,有的学校将其交由社科部或者基础部负责,教务部门不再具体管理,而这无形中反而降低了本课程的地位和分量;有的归入学生工作部门管理。学生工作部门的主管工作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本身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尤其是教学方面。有的学校非常重视,本课程由学院办公室亲自管理,这种作法似乎也不妥。办公室是一个综合部门,很难承担专门性的工作。
3.编制不足、经费落实不够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对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是各高校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而直接面对这一困难的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因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是迄今为止开课时间最长的课程,较之其他课程其困境尤为明显,编制需求更迫切。课程的建设需要经费,各高校对本课程经费的投入远不如对其他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
4.师资贫弱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上的贫弱情势令人不安。从对笔者所在的学校周边的几所高校调查的情况看,各校均没有该课程的专任教师。现任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理论学习,创新能力差,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去。任课教师中取得国家职业指导师之类的资格证书者为数极少,双师比例低,这与现今国家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极不相配。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的对策
1.正确认识课程的架构与特点
本课程为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课程。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置,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分为职业发展规划、从业素质训导、就业个性指导、就业维权顾问、心理咨询引导、创业素质教育等六个模块。各模块教学内容按学期依一定的顺序安排。可以按学生入学后不同学期对就业的关注程度或者关注的侧重点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模块的内容应予分解,合理均衡地安排进各个学期。合理设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训的比例,课内实训与课外以及课后实训、实践课时的比例不低于课程总课时的50%。
解决了对课程的架构与特点的认识问题自然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对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的认识偏差问题。
2.明确课程的归口管理
我们认为将本课程交由招生就业部门管理,是目前也是今后的最佳选择。
首先,本课程交由招生就业部门管理强调了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通过招生和就业工作的地位彰显本课程的重要性。招生和就业工作,一个进,一个出,可以说把持着学校的命门。招生就业部门本身的地位结合本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他任何形式的安排都不如这种归口管理合理。举例而言,招生就业部门要负责学生的实习工作,而实习指导和就业指导工作又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让招生就业部门负责本课程的建设,有利于抓住工作的重点,节约人力和物力。其次,本课程交由招生就业部门管理利于教学与研究人员、编制与经费的落实。最后,本课程交由招生就业部门管理利于实践课程师资的延聘,对建立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3.优先满足编制需求、落实经费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必须建立专门的教研室,设有专职教研室主任,教学科研秘书,专(兼)职教师若干。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也应当考虑经费的问题。高校要重视编制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优先满足本课程的建设的编制需求。
为确保本课程建设经费的落实必须加强普通高等院校领导关于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基本理论的学习,引起高校各级领导对本课程的重视。确保本课程的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稳步发展。
4.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针对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我们提出了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的思路。
本课程涉及专业领域众多,并非任何单个教师可以胜任的,这需要众多领域的专业人员组建团队方能胜任本课程的教学。
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须对团队成员进行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力促成员获取国家职业指导或就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提高“双师”成员的比例。同时,通过培训还可以促使校内部分教师成功转轨,成为本课程的专任教师。
稳定教学团队还要解决好专(兼)职教师今后在评定职称等方面的问题。尽快明确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今后纳入哪个系列,如何评定职称等问题。此外,需要建立完善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奖和工资挂钩,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调动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有效地保证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范海英,董邦纯,董泉迪.试论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2):77-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