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世孟 轩敏华
VCD还未普及之时,家里有的一二张就会翻来覆去看上几遍,实在看腻了,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仔细品味之下,还会别有一番趣味,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早些年,看文章、画册也莫不如此。得到一本画册,仔细地察看每一个细节还不算,有时还会动手来临摹一些精彩的部分,以便加深对画的理解。名家的文章会反复揣摩,甚至全篇抄写来体会作者的“幽微大意”。对比起来,资讯贫乏时代固然缺少很多获得资讯的机会,但同时也没有对资讯过剩的困惑。
到了我们这个资讯发达时代,各种资讯—付费的、免费的,如潮水一般涌过来,令我们应接不暇。出于对“更多资源占有”的人类本能,很多的时候,对资讯的需求是“看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各种资讯的过剩,可能导致的两种对资讯获取的趋向:一种是采用自己的某种标准对各种资讯进行筛选,不合自己标准的去掉,余下来的为己所用。另一种是关注传媒和他人的推荐,对推荐的内容有兴趣时,再对其推荐的各种资讯进行获取。后一种方式相对前一种是比较被动的方式,后一种方式是前一种方式的延续,因此,我们此时主要讨论第一种方式。
第一种的方式中,也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二种。一般情况下,“主观者”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来选取资讯为自己所用。“客观者”会采取一种“优选法”,排除个人喜好、偏见,将能够收罗到的资讯“择优录取”。
“主观者”的这种方式所选取的资讯,往往和自己的特点“气味相投”,如果是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作品和文章,就会用欣赏、激动的眼光来看,感觉到世界上另一个艺术家和自己在探索同样的道路,志同道合的默契感油然而生。即使所看到的作品并不如意,也能看出能够让自己欣赏的地方,也就是“惺惺相惜”。如果能够在对方的作品中发现自己正在苦苦追求、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获得一种启发,艺术爱好者可能会认为这些资料正是“为我所用”的。但是在这个主张“多元共存”的时代,各个艺术家可能有着不同的艺术取向,持主观标准的艺术爱好者仅凭一己之好,很难看到与自己有着不同艺术取向的艺术家作品的独特价值。
是不是抛开偏见,客观对待每一件作品就没有问题呢?
各种艺术资讯如此之多,不加以选择,对所有的作品进行抛开偏见、客观看待是很不现实的。上文中提到的“客观者”采取了客观的“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这种原则之下,当代人所选取的范围是如此之广。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社会能够获取资讯的范围就小得多。一个十八世纪生活在扬州的艺术家,如果在此地因为他的艺术而出名,扬州人就可以认可他。而不会去理会同一时期西方的艺术大师的艺术成就。扬州人甚至懒得去理会在北京的艺术家。对他们来说,既然没有见过艺术家的画和他的本人,认可任何来自遥远异国他乡的艺术家毫无意义。当代艺术家的境况就全然不同了,同一个省份的艺术家就不用说了,国内的艺术家经常以各种官方的、非官方的理由在一起交流。在直接交流不能达到的地方,各种印刷品、传媒(包括网络),能让世界上最角落地方的艺术家,以最及时的速度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个时候,所挑选的范围就是整个世界,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选择最好的,这样就产生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优秀者“天下通吃”。武汉市的百米冠军,能够具有奥运冠军同样素质的几率几乎为零。同样的道理,人们所挑选的最好的,也许就是世界上最顶级艺术家的作品。被挑选的艺术家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当代,一个扬州的画家在世界被认可才能被扬州人所认可。优秀者“天下通吃”,固然可以使真正的优秀者脱颖而出,从角落里的无名小卒变成呼风唤雨的大师。但是,曾经可以在扬州稳坐大师宝座的艺术家此刻成为可有可无的跑龙套的。更为可悲的是,无数艺术爱好者的无私努力变成了极少数人的陪衬,更多的时候是国际艺术天才成功的牺牲品。相对于资讯缺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成功的机会减少到了人类所能容忍的最低限度。
“客观者”毫无偏见地“择优录取”还可能导致另外一个结果。最优秀的作品成为一种经典,面对众多的经典,现代人肯定比过去封闭时代的人有着更高的眼界,也有了相对更高的艺术标准。按照“进化论者”所说,这应该是艺术的进步。但是,有了那么多的经典,当今天的人们走进美术馆,即使见到毕加索、莫奈的原作,如果不是代表作,也会觉得“不过如此、一般般而已”,面对周围人的作品更会不放在眼里。实际上,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方面,毫无偏见地从无数的作品中挑选出为数不多的“通吃天下”的作品,提高了我们的眼界;另一方面,从艺术批评的角度说,毫无偏见地看待现实中的作品,如果不是故意吹捧,“不足观”实在太多,这样很容易导致脱离现实的趋向。打个比方说,某人长期居住在装修可比三星级酒店的家里,出差在外要住二星级酒店,恐怕此人很难接受这种现实。面对周围艺术爱好者精心的“平庸”之作,对比已经通过杂志、书籍、光盘、互联网等媒介接受的大师级艺术家的资讯,“平庸”之作的“不足之处”一望可知,对一般人来说,很难有兴趣继续去发掘这些“平庸”之作的优点和长处。多数情况下,出于对方的颜面,会言不由衷地夸耀几句(又有多少是真心呢?)。但是,现实往往是绝大多数能够在周围接触到的(在我们这个资讯时代)都属“平庸”之作。一方面,对艺术创造者来说,“无人喝彩”的局面使“寂寞”的艺术创造者“更寂寞”;另一方面,对艺术批评者来说,艺术眼界的提高,也会出现周围“无人可真心喝彩”的局面。
从艺术创造本身来说,眼高手低并不为过,眼界高于技法是艺术进步的必要过程。但眼和手的距离如果太高,恐怕也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唐代吴道子是当时的天才,他的弟子们无不想得到他的真传,资质最好的卢棱伽勉强达到他的水平就力竭而死。因为这里有个标准太大,而无法企及。唐朝固然是开放的时期,比起我们这个优秀者“天下通吃”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有着更高的标准。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世界上那些有着奇特成长经历的艺术天才,周围的艺术创造者就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但因为把艺术的标准提得太高,人类的心智并没有因为资讯时代的到来有很大的改变,因此,艺术创造者也很难达到“眼手合一”。这也能解释有时候能听到艺术家对自己作品颇有“大师级”内涵的解说,但能看到的却是“平庸、苍白”的原创。
处在我们这个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资讯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对艺术提出严峻的挑战,资讯已经在影响着艺术的各个层面。表面上是“个体的人”对艺术资讯做出“选择”,资讯的发达也使“个体的人”的言行有最大的机会成为社会资讯的一部分。生活在日益依赖资讯的当代社会,“个体的人”对资讯的选择又会有多大的自由?无论对资讯的具体内容做出怎样的选择,资讯以其自身的强大使“个体的人”处于被动的位置,“个体的人”又何尝不是被“选择”?
(作者简介:肖世孟(1975.5—)男,汉族,湖北汉川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元视觉艺术与古籍的综合研究。
轩敏华(1977—)男,汉族,河南太康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师,助教,主要从事中国绘画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