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09-04-05 13:57,,,,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基础模块

,,,,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看,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培养方式等内容组成的,而这些内容的核心因素是课程体系改革。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和要求以及中医药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我校在总结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途径

1.1 转变思想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先导。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促进了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的更新,也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期间我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对中医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积极践行“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精技能、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定位,促进了知识教育、能力训练、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既保障了基础能力的提高,又突出了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1.2 落实培养目标,优化培养途径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规格以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于2007年初重新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从优化人才培养途径入手,对修订工作做出了总体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条件,使学生的思想政治与业务、专业与基础、学习与健康、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等诸方面协调发展,努力使学生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修养,又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过硬本领、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整合优化。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统筹规划人才培养全过程,强调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的优化重组,大胆舍弃过时的课程和内容,使同类课程紧密结合,避免分类过细、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通过课程整合、重组、删减、更新等手段,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采用模块化的处理方法,以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3)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教育模式与教育观念,统筹规划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独立实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掌握科学技术与研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途径[1]。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要求设计了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中医学类专业继续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护理专业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强化动手能力;针灸推拿专业强化外语学习,培养外向型人才等等。 (4)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突出专业特色。 相近专业或同专业各专业方向前期教学进程原则上要基本保持一致,四年制第四学期,五年制第六学期可按专业(专业方向)特点设置专业课程。根据各专业特点,发挥各专业优势,增加任意选修课程门数和时数,在强化“厚基础”的同时,使学生能够获得本专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拓展和知识延伸,保证了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展个性,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

2 以优化课程体系为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形成人才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的主要依据,课程结构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2]。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培养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划分为人文社科基础、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四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都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人文社科基础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公共基础模块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基础模块旨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教育模块旨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新的培养方案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总体上减少了必修课的比例,增加了选修课门数,既保证了学生基本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又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构建了“纵向多层次,横向多模块,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补充”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课程设置上,实现了统一要求和专业特点相结合。 学校统一确定各专业的公共课教学内容和其他模块的学时分配,再由教学单位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使课程设置和管理权限下移,从而确保了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更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各专业的发展特色。(2)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实现了课内与课外培养相结合,突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培养方案管理,要求学生课外培养必须达到规定学分,理论课与实践教学比例控制在在1:1-3:1之间,保证了实践教学内容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了层层递进不断线的实践教学环节。(3)在加强学生适应能力方面,实现了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相结合。 各专业主干课程均增设了“导论”课,使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了解各专业及方向的知识体系、课程结构、发展前景、社会需求等情况,并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目标确定个性化的学习规划,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此外在任意选修课模块设中,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爱好不同、对未来发展需要不同,学校列出了建议学习的系列选修课程组合,学生可以根据系列选修课程的学习,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4)构建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要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着眼于学生终身教育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着眼于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上下工夫。首先,提高人文素质课程比例,压缩内容重复课程学时,如增加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物理、、自然科学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人际交往等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学生从关注专业学习向关注自我全面发展转变。其次,整合了面向学科的基础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训练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通识教育上的“宽口径”教育模式得到具体体现(5)加强了医学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 改革实习的考核办法,由原来单纯的实习结束的理论考核,改为实习前理论考试、实习中的出入科考试、实习结束后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论文评定相结合的三段综合考核。学校制定了实践教学环节考试、考核的质量标准和赋分细则,派人协助和监督各教学单位考试、考核的组织和实施情况。实行改革后改变了以往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技能的倾向,增强了各教学单位和带教教师的责任感,使学生由于考研和就业而不认真实习的局面得到了极大改善,强化了实习工作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每一次改革都是对学校本身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结和提升。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等学校不仅要培养出掌握一种技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出掌握多种技术和综合技术的人才;不仅要培养具有单一学科背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跨学科背景的人才。因此,在中医药院校必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把培养品质健全、多方面发展的人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任务,为中医药事业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证。

[1]杨彩玲.浅谈开放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对策[J].甘肃电大学报,2007(2):89.

[2]李月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评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2):243-246.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基础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不等式”基础巩固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整式”基础巩固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