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生教授脾肾论学术思想介绍

2009-04-05 13:57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肾炎肾小球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曲生教授系吉林省名老中医,国家第二、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享誉全国。从医四十余载,其高超的医术为人折服。余有幸师从曲生教授学习三载,其精辟的学术思想,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学生受益匪浅。现就恩师脾肾论学术思想简述如下。

1 脾肾论学术思想

曲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而“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则说明了肾能藏精及主生长发育的过程。人之两肾,实乃性命之本,为阴阳之宅,水火之府,精气之海,死生之窦。肾之阴,即元阴、真阴、元精、真精,肾之阳,即元阳、真阳、元气、真气。物之生,生于阳,物之成,成于阴。而维持一身之生生不尽,惟此真阴真阳二气而已,即赖充足肾阴之滋养、濡润,依旺沛肾阳之推动、温煦,阴充阳沛,诸脏腑才得以运其神功。心赖之君主以明,肺赖之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正如冯楚瞻《锦囊秘录》所言:“二气充足,其人多寿;二气衰弱,其人多夭;二气和平,其人无病;二气偏胜,其人多病;二气绝灭,其人则死。”而人以水谷为本,脾胃是受纳水谷、运化精微的重要器官,故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同时,曲师亦注重脾胃的升降功能在各脏腑中所占的重要位置——脾具坤静之体,而有乾健之运,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交泰矣。《金匮要略》中强调“四季脾旺不受邪”,则更言脾胃之重要。若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元气亦不能充,五脏六腑之真气衰减,诸病由生。

脾主土,肾司水火,水滋万物,火煦万物,土载万物,脾肾和调,水、火、土三气昌备,则体健无恙。张景岳《类经》曾道:“从精气言,则肾精之化,因于脾胃;以火土言,则土中阳气,根于命门”,这也充分说明了肾命与脾胃的关系,即后天必以先天为主持,先天必赖后天之滋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系着远远流长的生命之机。因此,曲师临床诊病,既重脾胃,又重肾命,即根归先天后天。曲师认为,肾命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二者的关系至为密切,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脾(胃)肾(命)强健,身体才能健壮;反之,脾(胃)肾(命)虚弱,生命之源日衰,不耐邪侵,百病由生。

基于脾、肾各自重要的生理作用及脾肾相互为用、相互维系的密切关系,治疗中,曲师亦注意培护先天,调理后天,在慢性病的调治中,尤显突出。或理脾为要,或补肾为先,或脾肾双顾。如: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症等,多以温肾健脾,固肠止泻法而达愈;治疗糖尿病,每以补肾滋阴或健脾化湿法而收功;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则习用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泄浊法以消疴;治疗腰肌劳损、腰椎病等腰痛诸疾,常以补肾培元,化瘀通络,散滞止痛而见效。再如:健脾和胃,行气散滞法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疾;健脾益气,甘温除热法治疗功能性发热;补脾胃,清虚火,敛疮生肌法愈口疮;健脾化湿祛痰法止眩晕,均是曲师治归脾肾学术思想的最佳例证。

2 举证剖析

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曲师认为,慢性肾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虽涉及肺、脾、肾、三焦之不同,然脾肾虚弱是其病机关键所在,标实则主要为水湿、湿热、痰浊、瘀血之属,多因虚致实。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都与脾肾虚弱这一基本病机有着密切的关系。脾土虚弱,无力制水,肾虚失去主水的功能,则水邪泛滥而见水肿;脾主运化,脾气虚弱,清阳不升,精微下注,肾虚封藏失职,精关不固,蛋白精脂失守,下泄尿中,遂出现蛋白尿;脾虚统血无权,肾虚火旺,灼伤脉络,血溢脉外,则可见血尿;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均可致高血压;而因虚留湿、留浊、留瘀,蕴久成毒,泛溢体内,则呈现肾功能减退的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呼气尿味、神疲肢倦、反应迟钝等。曲师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多呈现面色萎黄或白光白,面浮身肿,倦怠乏力,纳呆便糖,腰痛,腰膝酸软,舌淡白有齿痕,或暗有瘀斑,苔滑或浊腻,脉沉细或沉迟等脾肾虚的中医症状,曲师每每经过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泄浊法而收功。曲师强调:“慢性肾炎病势缠绵,难以速愈。辨证时应善于分清虚实之轻重,寒热之甚微。治疗上强调标本兼顾,切忌一味扶正或只顾攻邪,以避免虚虚实实之戒,应在益肾健脾,扶助正气的基础上,辅以活血、利水、泄浊而取得良好的疗效。用药上,曲师益肾喜用生地黄、熟地黄、杜仲、桑寄生、牛膝、海螵蛸、芡实补益中气不忘涩精,以减少蛋白的流失;健脾善用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脾旺则运化得司,水湿受制,清阳升举,精微回复;活血多用益母草、泽兰、丹参、红花、桃仁通畅肾络,改善肾血流量;利水常选茯苓皮、西瓜皮、黄瓜皮、大腹皮、车前子、泽泻,水邪得消,正气易复;泄浊多选清半夏、陈皮、白花蛇舌草、茯苓、泽泻,湿浊下泄,阻止病情发展。在上述用药基础上,若肾阳虚明显,水肿顽固难消的,加熟附子、桂枝、巴戟,以益肾温阳,谨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义;肾阴虚明显的,加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以滋补肾阴;血尿者加白茅根、仙鹤草、小蓟、三七粉、蒲黄,止血而不留瘀;血压升高者,加石决明、杭菊花、川牛膝、钩藤、磁石,以潜镇肝阳而降压。同时,嘱患者起居有常,注意休息,饮食有节,识宜与不宜,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可获较好疗效[1-2]。

陈某,男,43岁。2007年3月11日初诊。周身浮肿时轻时重1年余。近2个月腰以下浮肿明显,按之没指,伴腰痛膝软,纳少恶心,食后腹胀,畏寒肢冷,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尿少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尿常规:蛋白(),红细胞5~8,白细胞1~2,颗粒管型3~5。肾功能:基本正常。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断为水肿,辨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肾健脾,利水消肿,处方:制附子10 g,干姜10 g,黄芪30 g,白术20 g,茯苓皮30 g,薏苡仁30 g,杜仲25 g,牛膝15 g,芡实15 g,大腹皮30 g,西瓜皮50 g,黄瓜皮50 g,厚朴15 g,陈皮15 g,砂仁15 g,白茅根30 g,生姜10 g,大枣5枚,7剂,水煎服。

2诊:2007年3月18日。浮肿明显减轻,尿量显著增加,恶心已止,腹胀、畏寒、腰痛诸症均缓解,仍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胖,边有瘀点,苔白略腻,脉沉细。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2,颗粒管型0~2。曲师虑标实已减,本虚难复,且见瘀征,故于前方中减去大腹皮、陈皮、生姜,配入炒山药20 g,补骨脂20 g,益母草15 g,泽兰15 g,以增强益肾健脾、散瘀通络之功,继进7剂。

3诊:2007年3月25日。浮肿基本消退,肢冷转温,精神转佳,饮食增加,二便已调,余症亦明显改善,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沉细。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0~1。继守2诊之方调服20剂。

4诊:2007年4月14日。诸症均消,尿检无异常。调方如下:黄芪30 g,白术20 g,茯苓20 g,山药25 g,杜仲25 g,牛膝15 g,薏苡仁30 g,制附子10 g,桂枝10 g,益母草20 g,泽兰20 g,芡实20 g,白茅根30 g,大枣10枚,生姜5片,3剂,研末水泛为丸,每丸6 g,每次1丸,日2次,巩固疗效。

2个月后复查,病情稳定,临床达愈。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肾炎肾小球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