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社会分工论》认读*

2009-04-05 13:45谢敬磊
关键词:涂尔干社会分工分工

王 新,谢敬磊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

《社会分工论》一书由[法] 涂尔干(Emile Durkeim又译迪尔凯姆或杜尔克姆)著,渠东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全书共438页,32.5万字。该书创作于19世纪末期,当时西方国家正经历着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危机。他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等概念,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工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社会演进的基本规律。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基本立场在本书中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一、社会团结的类型和特征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这对范畴是涂尔干用来研究社会团结而划分的,是为了说明个人与社会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全书的主题,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涂尔干的观点,机械团结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差异很小,集体成员有相类似的特质;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化,这样的社会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似性与相同性是以集体湮没个性为代价的;个人的行动总是自发的、不假思索的和集体的;社会与宗教结为一体,宗教观念渗透了整个社会。机械团结的一个明显的客观标志是“镇压的权利”,即对差别性、异质性的强制压抑。这种团结的形式对应的是原始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氏族社会,氏族中各个成员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你见到了一个美洲土著,你就见到了所有的美洲土著”[1] 94。 “有机团结”则是发达社会的产物,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与个人异质性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联系,其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上个人与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变得错综复杂,社会的基本任务以各种曲折的方式由人们共同来完成;专门化分工发展的结果导致相互依赖性的增长[2] 32。涂尔干将有机团结的社会与具有各种器官的动物有机体进行类比分析,体现了明显的有机论色彩。涂尔干认为:“一方面,劳动越加分化,个人就越贴近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活动越加专门化,他就越成为个人。……我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时候,还是要符合法人团体共同遵循的习惯和程序。与此同时,我们以另一种方式所承受的重任已经不再像承受整个社会那样沉重了,社会已经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1] 91-92(排上标,以下同)。所以,社会部分的个体化越鲜明,社会整体的统一性也就越大。

二、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首先否证了孔德所说的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指出它并非如经济学家们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是人们不断追求物质幸福的愿望,进而证实了分工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社会之所以出现分工,是因为人口的增长,即社会容量的增加;但仅仅是社会容量的增加还不足以引起分工,还需要社会密度的改变。社会密度指的是人们之间交往的频度和强度,即关系密度。只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1] 93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同时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分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仍然采用相同的职业方式维持生存,那么就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同类资源而引发激烈的竞争。“两个有机体越是相似,就越容易产生激烈的竞争。正因为它们有着同样的需要,追求着同样的目标,所以它们每时每刻都陷入一种相互敌视的状态中”[1] 223。在竞争中总会产生胜负。竞争中的失利者“要么被人淘汰,要么进行改革,除此以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必须确立一个新的专门领域”[1] 226。有了新的专门领域,“各种不同的职业可以同时存在,互不侵害,因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就像动植物一样,“它们之间的差别越大,就越不容易发生斗争”[1] 224。由此,“社会的成员越多,这些成员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他们的竞争就会越残酷,各种专门领域也会迅速而完备地产生出来”[1] 226。这样,劳动分工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最后导致了以高度劳动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形成。涂尔干对分工原因的论证充分体现了其社会有机体思想,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涂尔干说:“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这也是一种比较平心静气的解决方式。幸亏有了分工,不然竞争对手就会把对方置于死地,不能共同生存下去。在某些同质性较强的社会里,绝大多数的个人都是注定要被淘汰掉的,然而正因为有了分工的发展,这些人才能够自保和幸存下来。”[1] 228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分工的发展有着许多的社会后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使社会团结的类型由在古代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机械团结过渡到在现代工业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有机团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机械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衰微、有机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增强的过程。因为,一方面,社会分工的发展逐步削弱和瓦解着机械团结赖以存在和维持的前提条件,分工程度的提高使人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个体的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于是集体意识要维持其强势地位也越来越困难,由此建立在集体意识控制力基础上的机械团结势必逐渐衰微下去;另一方面,劳动分工在削弱了人们之间传统联系的同时,又以另一种新的方式并且在一个比以往更高的程度上将人们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一种比以往更高的程度上感受到社会团结的存在,这种新型的社会团结纽带就是由劳动分工的发展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在职能上的依赖[3] 125。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功能以这种分化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1] 24,形成有机团结。

三、社会分工的原因

集体意识是涂尔干提出的另一概念,它在涂尔干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社会分工论》中给集体意识所下的定义简单明了:“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涂尔干进一步解释,“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散布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具有自身的特质,也不妨碍它形成一种界限分明的实在。实际上,它与个人所处的状况是不发生关系的,所以其人已去,其实焉在。它在南方和北方、都市和小镇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职业中也都是一样的。它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更替而更替,而是代代相继,代代相传。它完全不同于个人意识,尽管它是通过个人来实现的。我们可以看到,涂尔干是从法的角度来具体阐释集体意识的社会作用,充满了浓重的斯宾塞色彩和强制性意涵,涂尔干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和古典法学,把分工研究完全建立在“私利”与“公益”,或者是“私法”与“公法”基础上的研究取向,并反其道而行之,深刻揭示了分工形成的社会根源以及分工特有的社会功能。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这也是一种比较平心静气的解决方式。

四、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受到法律保护

在涂尔干的理论中,社会团结是一种社会事实,但难以对其进行直接观察,因而我们可以借助对法律的研究作为透视社会团结的途径,通过法律检验不同社会形态下的集体意识,并由法律的演变论证社会团结是由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这一命题。涂尔干首先根据制裁方式的不同对法律进行了重新分类。“制裁一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或至少要给犯人带来一定的损失,……第二种制裁并不一定要给犯人带来痛苦,它的目的只在于拨乱反正,即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我们应该把法规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有组织的压制性制裁,另一类是纯粹的恢复性制裁”[1] 32。这两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团结形式。[1] 94压制性法律对应的是机械团结。涂尔干认为,一种行为不是因为犯罪而触犯了集体意识,进而遭到惩罚,而是因为触犯了集体意识而形成犯罪。这种制裁形式首先是一种报复行为,它是对犯罪行为者侵犯集体意识而使大家感情受挫的报复行为。同时,因为在机械团结当中集体感情是维持社会团结的重要纽带,所以压制性法律实际上就是要迎合那些被侵犯的集体意识,是对集体意识的一种补偿,以此维系社会最低限度的整合。恢复性法律对应的是有机团结,它所强调的不再是惩罚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者,而是依据正义重建事物应有的状态,它的目标在于促成个人之间的合作,维持各种部门化了的个人和群体间的相互信赖模式。涂尔干很好地继承并发展了功能分析的社会学方法原则,在对法律的分析当中更多地关注其功能,即法律对集体意识、社会凝聚力的作用,开创了现代功能分析之先河。

五、消除威胁社会团结的因素

涂尔干在阐述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这两个概念时,虽力图保持价值无涉,但还是表现出了对“有机团结”这种形态的某种偏爱。涂尔干认为,造成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原因并不是劳动分工本身(因为从表面上看集体意识衰落的过程正是分工发展的过程),而是分工由于种种原因偏离了“正常”形式,“分工就像所有社会事实一样,或者像更加普遍的生物事实一样,表现出了很多病态的形式……。分工可以带来社会的团结,但是在某些时候,分工也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果”[1] 313。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指出了三种劳动分工“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反常形式。第一种劳动分工的反常形式是“失范的分工”,指的是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使分工过程中各个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的规定和调节,有可能是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是某种规范的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是几种规范体系相互冲突,使人们失去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第二种反常形式是“强制的分工”,指的是在违背当事人某些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是分工本身不合理造成的;第三种反常形式可称为“不适当的分工”,也就是说,如果在分工过程中有的人工作任务饱满,充满活力,而有的人却工作任务不够,活力不足,那么尽管分工非常细致,整个分工体系也会难以和谐运转[3] 127-129。在涂尔干那里,这三种劳动分工的反常形式中,“失范”被认为是当时社会各种危机最主要的根源之一,所以要解决现代社会所遭遇的各种危机,就必须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上重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消除现代社会的失范状态。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的失范主要因个人私欲增长和道德调节缺位造成,即现代社会的危机本质上也是一种道德危机,所以重建社会秩序就是重建道德规范,发挥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人们的欲望只能靠他们所遵从的道德来遏止”[1] 15。涂尔干指出,重建道德秩序应该建立一种与现代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道德体系,应该从个体、群体、社会三个层次来进行,具体表现为重建个人道德、建立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建立全民道德,从而消除现代有机团结中反常分工带来的种种社会危机。《社会分工论》中围绕社会团结———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深入研究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及其所引发的社会转型过程,探讨了社会整合和重建社会秩序这一主题。书中还体现了涂尔干从实证主义立场出发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其中涉及多种研究领域都在日后推动了相关分支社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但涂尔干在该书中所反映的社会学思想也遭到人们的一些批评,如有人认为其社会理论主要关注社会整合与社会秩序的一面,过于保守,因为社会现实也包括了冲突与变迁的一面;涂尔干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的方法论主张过于极端,忽略了心理、生物乃至地理、气候因素的作用,等等。然而,在这点上,该书无愧为一部经典理论巨著,也使得涂尔干在社会学界的影响如此长久不衰,历久弥新。

就此而言,涂尔干的社会思想对于今天的意义,不仅仅表现为他所确定的各种概念、假设和命题,更重要的是,它始终蕴涵着“必要的张力”,为人们思考他所切身感悟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这正是这部书的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 .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2]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涂尔干社会分工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留给我们什么?——社会学家马塞尔·福尼耶访谈录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涂尔干思想中的发展社会学观点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研究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及相关理论的反思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