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品质及培养

2009-04-05 13:08邹社校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创业者大学生

邹社校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大学生创业品质及培养

邹社校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优良的创业品质是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学毕业生在创业中存在盲目冲动、心理适应能力差、创业意志不坚定、团队精神不强等问题。应通过开设相关指导课程、举办创业讲座或沙龙、创设心理品质培养情景、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等途径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

大学生;创业;创业品质;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途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与此同时,不少已在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也往往最终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创业成效往往难如人意。诸多事实表明,缺乏优良的创业品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1 创业与创业品质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业”是指“创办事业”。这一解释很笼统,留下了很大的理解空间。所谓“创”就是创造,也可以理解为创建、创新、创立;“业”则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家业等。狭义的创业概念为“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广义的创业概念为“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1]。

创业不一定是高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虽然也要提供“产品或服务以获取利润”,但这个“产品或服务”可以是新的、自创的,也可以是沿袭已有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既可以是专业内创业,也可以是专业外创业;既可以是高技术创业,也可以是低技术或无技术创业;既可以是创办中、小企业,也可以是个体户等。但无论是何种途径和方式,都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筚路蓝缕,方可“以启山林”。创业的艰辛与风险,往往是不曾亲身经历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因此,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品质。

创业品质是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基本素质是指以人良好的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主观积极努力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具体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

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是对创业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与人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其核心是情感与意志。主要包括:坚定充分的自信心;极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矢志不渝的恒心;善于调控情绪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具有理解、宽容和充满创业热情的心理品质;遇事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不盲目冲动;具有旺盛的斗志、充沛的精力和诚实守信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

如果这是对创业品质应然状态的规定的话,那么,中国内地富豪榜的开创者胡润提出的“十大财富品质”则是对创业品质实然状态的概括。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2003年中国财富品质论坛”上,胡润首次向全球发布了“2003年中国财富品质榜”分析报告[3]。他在报告中提出,作为成功的创业者,100位中国内地最大的富豪们共同具有的品质有十项。其中,诚信列于十大财富品质排行榜之首,其次分别是把握机遇、创新、务实、终身学习、勤奋、领导才能、执着、直觉和冒险。尽管每位富豪获取财富的经历不同,对十大财富品质排行序列也有不同看法,但对这十项品质的认可却是基本相同的。经济学家张维迎则认为,财富品质是很难进行排序的,因为它们相互之间不可替代,而且每一个人、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境遇、素质各不相同,并且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的素质是不一样的。实际上,一个人缺少的财富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实践表明,创业品质齐备、优良与否,是影响大学生能否由潜在的创业者顺利转化为现实的创业者的主观前提因素,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大学毕业生创业品质现状

应该说,有志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在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还是有所准备的,这几方面也往往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重点。尽管大学生掌握得不够全面、深入,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也令人怀疑,但毕竟还予以过关注,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效果,但创业品质的培养,由于难以身临其境,缺少预见,往往被忽略了,更多地是依靠固有的心理品质发挥作用,而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却是陌生的环境、全新的课题、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在创业品质上暴露出了种种问题。

2.1 盲目冲动

创业需要的是理智、激情和执着,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在创业实践中,经常出现以下情况:大学生对创业活动本身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社会的需求缺乏深刻的了解,视野狭窄,盲目上马,两个回合下来,就碰得鼻肿脸青,落荒而逃;许多学生平时接触市场比较少,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主观意识比较强,想当然,自以为是,或者一味地搞技术,而不注重市场调查与分析,从而降低了所开发产品的命中率,使得下大力气研制的产品找不到买家,错过了商业机会,甚至导致失败。志大才疏、眼高手低、脱离市场、忽略细节、缺乏风险意识,是多数大学毕业生创业的通病。

2.2 心理适应能力差

心理适应能力是创业心理品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大学生长期处于“象牙塔”内,对社会了解甚少,他们听到的都是豪言壮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而对于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失败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后,往往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有的甚至心理发生扭曲,走上歧途。这些都是缺乏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而导致适应水平偏低或适应不良。

2.3 创业意志不坚定

创业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多种障碍与困难,进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当前,无论创办什么企业,繁琐复杂的申办手续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即使你好不容易拿到了营业执照,开张后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各种收费接踵而来。此外,还有贷款难、求助服务难,以及技术、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对创业者意志的考验。面对这些考验,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一方面缺乏一颗持之以恒的进取心,三心二意,知难而退,或虎头蛇尾,见异思迁;另一方面,缺乏坚定的意志,做事缺乏耐心和韧性,遇到挫折时,不是努力想办法解决,而是轻言放弃。

2.4 团队精神不强

团队精神对于取长补短、强强合作、积聚创业实力、积累成功的信心、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自己能当老板,但初期出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也组成创业团队,但在取得一定成功后,就会在利益分配上出现分歧,从而导致核心创业团队的分裂。在强调团队合作的今天,创业者想靠单打独斗获得成功的概率正大大降低,团队精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风险投资商在投资时更看重有合作能力的创业团队。大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个性和自信心,在创业中常常自以为是,不善于合作,这些都影响了创业的成功率。

此外,大学生在创业中还存在自信心不足、创业热情不持久、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

3 大学生创业品质的培养途径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证明,人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 80%则受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在努力增强大学生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多形式、多途径地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创业心理品质。

3.1 开设相关指导课程

一是开设创业指导课程。与一年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关“职业与人生”、“职业与创业”的内容相衔接,在二年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对创业的知识、技能、过程及国家鼓励创业的相关政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学业与创业的关系,认识将要面对的创业竞争市场,帮助学生尽早形成良好的创业心态与创业心理品质。二是开设专门的创业心理课程。该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者的心理特征、创业者的行为控制与调节、创业团队、创业团队沟通、创业团队冲突、创业团队的人性化管理、创业者的心理健康维护等等。三是开设创业心理辅导课。针对在校期间已开始创业活动,或有志于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存在的心理矛盾、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传授有关心理知识,优化其心理品质。

3.2 举办创业讲座或沙龙

讲座是一种微型课程,内容丰富、时间短、容量大、信息快、方式灵活、人数可多可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方式。高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和创业杰出校友,给大学生讲一些创业方面的知识,以及他们创业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使大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创业活动,使他们在看到创业的美好前景的同时,也认识到创业的风险与艰辛,为今后创业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作好思想和心理准备。举办创业沙龙,可以为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和正在奋斗中的创业者提供交流、沟通和学习的平台,为高校和学生联系企业家、风险投资机构、大学科技园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争取支持与合作提供便利,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也便于学生在这种互动活动中,加深对创业活动的认识,放大高校的创业教育功能。

3.3 创设心理品质培养情景

创设或引进创业实践活动的具体场景和过程,形象、直观地再现创业实践活动的特定社会情景,使学生者从整体上把握创业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形成对创业实践的真实情感体验。曾有西方教育家说过: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在上述过程中,应着重设置实践活动失败情景,以检验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其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与韧性。没有挫折失败的砒砺,就难以炼就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强的意志,就难以获得最后的成功。因此,要在创业教育中,给学生创设一些挫折、失败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感受、化解挫折与失败所带来的压力,增强抗挫折、抗失败的能力。无数事实表明,人们每经历一次挫折和失败,都会向成功迈进一步,承受挫折,正视失败,重树信心,以勇敢的姿态去挑战下一个目标,坚强的意志品质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培养起来了。

3.4 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只有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熏陶和磨练,才能形成和发展。学校要设立三个基地(创业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开辟3类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商业服务园区和信息技术园区)、成立3种协会(创业基金会、创业教育研究会和大学生创业协会)以及筹建1个中心(创业研究、咨询和服务中心)[4],以此为载体,鼓励、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参与创业计划或从事创业研究,在校园内外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培育和提升大学生优秀的创业品质。学校设计进行的创业体验或实践活动应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比如:进行市场调查、项目评估与选择、投资预算;成立模拟公司,扮演角色,进行模拟谈判、签约、交易、结算等训练;物色场地、设计店面、命名公司、确定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判断销售目标、制定营销策略、广告策划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学校还可以有偿提供一些经营项目和场所,让学生完全按照企业实际运作方式经营,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在实践中感悟创业。

[1] 葛建新.创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曲殿彬,许文霞.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3~48.

[3] 缪 舢.创造财富需要什么品质[N].中国企业报,2003-04-08.

[4] 常建坤,李时椿.中外成功创业者品质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8(4):80~82.

2009-10-10

邹社校(1961-),男,湖北监利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教学与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09.04.030

G40-012

A

1673-1409(2009)04-S101-03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创业者大学生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互联网创业者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