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文 文西强 母秋容
(1.贵州余庆县种子管理站,564400;2.遵义市种子管理站)
光照对豆薯生长的影响研究
陈忠文1文西强1母秋容2
(1.贵州余庆县种子管理站,564400;2.遵义市种子管理站)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豆薯 余庆地瓜1号 生育期 遮光
豆薯又名地瓜、凉薯、沙葛、土瓜、新罗瓜等。原产热带美州,中国西南、华南地区和台湾省栽培较多[1]。大概在17世纪末豆薯栽培传入中国广东、福建,之后传入中国南方和西南各省[2]。目前在栽培技术方面研究已有一些报道[3~7],但光照对豆薯生长的影响研究还未见报道。为了研究光照对豆薯各生长时期的影响,提出在山区种植的应对措施,特开展了本次试验。
1.1 试验材料
豆薯品种“余庆地瓜1号”(黔审菜2006004号),种子由贵州余庆县种子管理站提供。遮光50%的遮阳网,从市场购买。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余庆县白泥镇子营社区彭碧昌责任田进行,海拔680 m,前作玉米,土壤黄壤,地力中下等。于2008年4月7日播种,10月下旬结束。对种植的“余庆地瓜1号”分别于幼苗期(4~7片叶)、发棵、膨大期(9~18片叶)、开花期、鼓粒期和全生育期进行遮光处理,分别以不遮光为对照,不设重复。每个小区面积4 m2,每小区种植200窝,单株留苗,株距20 cm,行距20 cm,折合1 hm2种植250125株;小区间及四周留20 cm宽的走道。在种植小区厢边插杆搭架,根据试验设计要求将遮阳网罩在棚架上。
各处理结束时分别取样。幼苗期分别在处理和对照中第3行或第7行各取20株进行素质考察;经济性状各取10株考察;种子和块根产量为全小区实收产。
2.1 幼苗期遮光,植株鲜、干质量明显下降
试验于2008年5月13日遮光处理,6月2日结束,历时20 d,叶龄:遮光7.37片叶,对照7.42片叶。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株鲜质量还是干质量都比对照不遮光减少很多,单株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下降59.24%和61.90%(表1)。
遮光处理的豆薯幼苗叶色淡绿色,对照为深绿色;但遮光处理单株叶面积却增加了6.05%。
2.2 幼苗期遮光,对块根产量有一定减产效应
幼苗期遮光后块根横径和纵径均小于对照,导致块根个体变小进而降低群体产量(表2)。影响较大的是块根的商品性,即块根膨大部分下移,柄部增长20.69%。
遮光处理结束时叶龄7.37片叶,块根未膨大,对照叶龄7.42片叶,有80%的块根开始膨大。
2.3 块根膨大期遮光,导致植株枯死,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
块根膨大期(6月2日)进行遮光处理,结果植株生长势弱,叶片逐渐枯黄而脱落,最后整株枯死;块根膨大不明显,不具食用价值。
2.4 发棵、膨大期遮光处理种子减产
6月12日进行遮光处理,处理时叶龄9.25片叶,结束时叶龄18.32片叶。10月22日采收。结果种子减产17.44%(表3),主要是遮光后花穗数、结荚数、荚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子减小所致。
试验结果还表明,遮光处理的种子晚熟18 d,主要是由于遮光前形成的花穗多数脱落,取消遮光后,叶片由黄转绿至恢复正常,花穗才重新形成,正常开花结果。
遮光后植株高度和花穗部位增高(表3),分别为0.6 cm和35.1 cm。增大了豆薯种子大田生产支架成本。
2.5 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
7月2日进行遮光,遮光后植株叶片逐渐黄化,花穗脱落,没有形成荚果,后期整株枯黄。
2.6 播种至块根采收遮光,块根不能膨大
4月8日进行遮光处理,遮光处理后植株长势弱,藤蔓细小,叶片先期发黄,后逐渐枯死,块根没有膨大,无产量。
2.7 播种至种子成熟遮光不能形成花穗、无种子产量
4月8日进行遮光处理,遮光处理后植株长势弱,藤蔓细小,叶片先期发黄,后逐渐枯死,没有形成花序,无种子产量。
2.8 鼓粒期遮光对种子产量影响极大
7月29日进行遮光处理,10月22日采收。由于豆薯是边开花边结荚结实,遮光与对照经济性状比较显示,遮光处理花穗数下降极为明显,达64.41%;其次是结荚数减少63.39%(表4),最终导致种子减产75.98%。
试验观察还发现,遮光后未结实的花穗脱落,不再形成花穗;已进入粒鼓期的荚果能正常结实。
①50%的遮光处理从苗期到发棵期豆薯鲜干质量明显下降,说明豆薯苗期生长对光照有较强要求。因此在豆薯生产上,宜种植在光照充裕地带,特别是山区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②遮光后叶面积增加可能与此期间块根不膨大而将营养物质转移到叶片有关。
③块根膨大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全生育期遮光50%导致豆薯植株死亡。
④开花结荚期光照对豆薯种子产量尤为重要,种子生产基地一定要选择在适宜豆薯生长的开阔地面生产,方能取得最大生产潜力。
[1]张振贤.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66-467.
[2]张箭.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J].古今农业,2007(3):47.
[3]仝爱玲,王学军.豆薯引种栽培新技术[J].山东蔬菜,1998(1):19.
[4]黄善成.黄瓜豆薯套种技术[J].长江蔬菜,1996(4):11.
表1 豆薯幼苗遮光对鲜、干质量的影响
表2 幼苗期遮光对块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3 发棵、膨大期遮光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4 鼓粒期遮光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5]邓清,邓树林.绿色食品蔬菜——豆薯[J].江西农业科技,2003(5):22.
[6]陈忠文,冯仕喜,郭仕平,等.余庆地瓜1号的选育与利用[J].种子,2007,26(6):80-81.
Study on Effect of Light on
CHEN Zhongwen1,WEN Xiqiang1,MU Qiurong2
Through the growth period of50%shadow was stu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d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the root couldn't be formed and seed production decreased;seedling stage the quality of shading seedlings decreased;flowering and podding period shading,legumen couldn't be formed,75.98%of seed production decreased.Therefore,whether it is root or seed production ofshould choose an adequate level of illumination,suitable cultivation areas,especially in the mountains.
Yuqingdigua No.1;Growth period;Shading
10.3865/j.issn.1001-3547.2009.18.017
陈忠文(1964-),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种子管理及豆薯育种和栽培,电话:0852-4621270,13035537820
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