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武 刘小凤
摘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民办高校教学中实施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是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的关键。由于课程设置和目标培养的原因,民办高校大学生比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上手快、实践能力强。但在理论修养、文化素质等方面与本科生相比相去甚远。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克服那种专科生只要掌握必须够作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应用能力就足够了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研究性学习;通识教育;人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234-02
1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
知识是一回事,美德又是一回事,良好的知识并不是良心。人文知识的量化积累并不一定就能提高人文素质。因为价值最终是个人的选择。至于人类依其个人选择的社会行为即价值理性行为,是基于对某种伦理、感性、宗教、或其它行为型态本身价值的信仰,而决定自己行动的态度。显然,从知识积累不能直接推导出德性之善。学习很多道德理论,知道许多道德条文,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道德的人。一个人从理智上知道一件事情的对错好坏,并不等于他主动地愿意或该去做这件事;认知公民道德并不等于他就会去做个好公民,甚至一个对于人文学科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也并不等于他在做人方面更加完美。做一件好事或一件坏事更多取决于意志的选择而不是认知的结果,在人们为什么去做一件事或应该做一件事的问题上,知识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所谓道德修养指的是人的行为本身符合这个道德规范,而且在那么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道德规范,自然而然的那么做了。人文素质是在做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体现出人的德性,表现出人性之美。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统一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对立。“人文知识”的认知和积累、“人文素养”的养成和体悟有着不同的获得路径,人文知识的量化积累也许有助于人文理性的发展,但是道德上的善恶区别并不是人文知识积累的产物。因此,潘懋元先生认为,“人文学科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将人文知识化为人文素质。”由于人文素养跟人文知识,是两件不同的东西,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一个人拥有了中国文学、英美文学的博士学位,并不代表他也就有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是有对人的深刻的认识和对人的终极的关怀。一个历史知识渊博文学教授,步入政界后不见得就不会贪污腐败、假公济私。人文知识再多,如果没有对生命尊严的敬畏,那有可能在生活中也会非常冷漠的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所以有的人可以是一个物理学家,但他有很深厚的人文素养;有的人可以是一个文学博士,但他却一点素养都没有。许多人认为“理工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实际上所有高校理工科的整体教育里,特别是课程设计里,都有人文基础,按理讲,理工科的学生应当具有人文思想、有艺术修养,但为什么会种瓜得豆呢?问题不在于你是否设计了人文基础课程,而在于人文老师是怎样教育你的。所以真正的问题其实就是人文老师本身了。过去我们都认为建筑行业所从事只不过一些工匠活,所以建筑专业都设立在土木系或工程学院,其实建筑不仅是工程,它更是美学,更是哲学和心理学、社会学。建筑专业所培养出的建筑师不是只会造房子的机器,而是一个懂得心理、美学、文学等等的艺术专家,我们大学传统的建筑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这正是为什么大学不培养有人文素养的理工科学生的真正原因所在。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人文课程教学中渗入研究性学习,这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会;二是培养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学会分享与合作;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六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显然,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高到重要地位,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上,蕴含着较高的人文素质方面要求。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基本特征、评价体系等来看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没有思维的乐趣的课堂,只会是死气沉沉的课堂。如今“中国制造”多而“中国创造”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多是记忆之学,而非思维之学。“加强研讨性实践课”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简单门径。毫无疑义,这是一种务实和求真的态度,以指导毕业生作论文为例,固然可以开设“怎么写论文”或“怎么查资料”之类的课程或讲座,但还不如深入研读名牌民办高校编写的《优秀大学生毕业论文选编》,这些论文都是从各专业中选编出来的精品,它可以给民办高校撰写毕业论文的大学生提供参照,树立标杆,注入激励,甚至举起可供讨论和批判的靶子。从读优秀毕业论文中学习写作毕业论文,从读哲学经典中学习哲学,从读文学经典中学习语文,是学习的根本途径。
2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课程设置。原有的课程结构中,自然科学所占比重过大,而人文社会科学比重较小;而且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割裂,学生成了不完整的人。科学-人文教育就是把科学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综合起来,形成对传统的教育和课程的新综合。在课程上实现科学与人文、价值与事实、历史与现实、情感与理性、思想与行动、理解与认知、知识与经验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讲,建构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要降低科学知识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分量。要对科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经过整合的综合课程教材应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地介绍科技新发现;要与现实生活情境密切联系,并向学生提出有趣的问题,设置一些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且又贴近现实生活的操作性内容。
(2)教学改革。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人文知识的丰富主要靠自己的学习,人文素质的养成离不开伟大作品的精神熏陶。人类所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文化知识遗产主要是以理性化、逻辑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学生要获得这些完整的知识,吸取隐藏在其中的人文精神的精华,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感性认识作为基础。因此,要尽可能地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围绕这些主题,通过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科技教育特色活动,开展各类课余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举办学校科技节和科技竞赛活动、展示学生科技作品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技知识,提高科
学素养;使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中找到生活的意义,深化自己对生活价值的思考。二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价值选择,形成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同时。要鼓励学生从自己、从身边做起,把认真学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把优秀文化的蕴涵,化作自身的精神品格,融入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人文学科要让学生在“讨论、对话、实践、反省”中建构自己的价值,形成自己对文化的选择;既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体会到思辨的乐趣,形成独特的思辨文化,使课堂教学焕发人文精神。基础教育中如果能达到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也就形成了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四是学科教学要渗透人文精神——作为讲授自然科学的教师,要在教学中随时渗透人文精神,从而把学生的人文道德观深深扎根于现代科学坚实的基础上。在学科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人文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要重视和注意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意义,把人文教育、人格塑造与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和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通过历史人物的介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悠久文化遗产的介绍,提高人文素质;通过历史事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自然科学史的介绍,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五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要注重学生生活情趣和才艺的培养。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也有论者建议科技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审美是学生完满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取决于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蕴涵的内在美。科学是简单、深远、统一、和谐、守恒、对称的。要在科学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六是以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精神培育,即人性的自我表现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明确教育是个体的内部观念和实现这种观念的倾向的统一。要从学生生活世界出发制定新的课程:充分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学生过去的经验,突出学生日常生活的意义;呈现与生活世界有关的解释和工具性说明;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意关系展现出来;顾及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最大程度的展开。教师要关注全体的个性发展;要用爱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提高教师素质。一是转变观念。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克服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形成和科学发现过程的应试教育观;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积极能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发现)的全过程。二是丰富自身素养。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进行科学教育的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备对知识进行融合的能力,才能跟上科学前进的脚步;教师要有意识地自我规划,提高科学素养,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方式,改变自身那些狭隘的、分裂的思维方式,建立适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维模式。
(4)探讨适应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要灵活。巴黎高师校长于杰先生说过每个学生都有天才,学校的任务就是发挥学生的天才。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人的个性、智力、需求、追求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才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学习需求。这就需要通过灵活的管理、多样化的模式来有效地实现。目前的管理过于刚性了,缺少变通、缺少选择、缺少对于个性的尊重,也就制约了创新和创造。具体实践时,要积极研究弹性学分制,其核心要素包括选科、选课、选进程,探讨如何增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尊重学生兴趣结合起来,设法利用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像目前一些高校实行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制度”就是很好的尝试。此外,要解决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动力机制,调动教师、学生、管理者三方面积极性,特别是关注教师的积极性。要在资源配置和政策导向上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研究、实践予以适度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