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振航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它蕴涵着国家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基因。是民族振兴发展的价值与合理性之所在。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和谐文化;先进文化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2-0168-02
纵观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先进文化之所以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历史事实来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成功的一个历史成果。从文化演变的角度看,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对世界文化的先进成果包括西方先进文化进行吸收改造的结果,这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建党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极为重视文化建设,并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中国特色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成熟于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发表时期,完善于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对我们党的文化建设有着不容置疑的贡献。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的旧文化乃是旧政治和旧经济的反映。因此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所以他把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当做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并列的政治任务。提出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不但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的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在政治上自由和繁荣的大国,而且要把一个受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这种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义文化。它是反映并服务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对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中做出了全面的阐述。毛泽东以民主革命为分水岭,把中国近代文化区分为“旧文化”和“新文化”。他指出,帝国主义和半封建主义是旧文化,它是为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所以也是反动的文化,是文化革命的对象,属于被批判,被扫除之列。相对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来说,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反映他们存在的状况和政治经济要求的文化,都是新文化,因而也是革命的,进步的文化。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束了近30年的探索性、曲折性发展阶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理论集中体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这一理论创立和发展者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从历史发展观来看这一理论起初体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发展为比较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自改革开放起,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思想文化建设,针对极“左”路线对思想文化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状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他发展了毛泽东在革命时期提出的文物两条战线的思想,提出了建设两个“文明”的理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同时他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还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这就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党和国家的理论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高度。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韬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阐明了精神文明不仅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的这些文化建设思想,代表着这一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心声,是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三、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中国特色文化的建设理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目标,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了精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时代特征。“面向现代化”是指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服务;“面向世界”是指中国的文化建设要有开放性,吸取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缩小我国与世界优势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面向未来”是指文化建设要瞄准未来科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定科学文化发展的长远战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和广泛深入的大众性。其民族性在于,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其科学性在于,它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其大众性在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是我国亿万人民的创造事业,它源于人民,归于人民。
四、胡锦涛关于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建设看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建设和谐文化的理论是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总体部署时提出的。其一,它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
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其二,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其三,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能够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转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总之,和谐文化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对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等矛盾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和强大的精神。由此可以说,和谐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厚实践,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到历史新阶段的实际需要。反映了亿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先进文化的当代形态。
五、四代领导人文化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文化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植根于当代的伟大实践,又渊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可以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外化。由于人是以类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必然涉及人与终极存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社会、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等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主要内容。具有浓厚的思想积淀与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绵延发展中在上述方面均体现出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价值系统乃至言说方式,从而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其积极的内涵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才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养了一种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代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从这个意义说,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天然纽带。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有必要对其加以系统的、科学的挖掘和研究。以充分体现其积极的价值。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大同思想对于世界未来的发展就有着积极意义,它们有利于人类社会相互理解,走出一条和平、发展、合作的道路。当然当我们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决不能妄自尊大,排斥任何外来文化,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因此,在文化领域,我们应立足中国的实际国情,努力创造出既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适应时代潮流的新文化,同时与世界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弘扬民族精神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积极的思想汇合并作为最高指导原则激励人们前进,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全过程,不断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全体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