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对策研究

2009-04-03 10:45吴晓娟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财政收入

吴晓娟

摘要:当前,山东省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增长空间,使居民消费增长动力减弱,全省消费率持续下降。本文对如何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企业利润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1-0031-03

国民收入是在政府、企业、居民部门三者中进行分配的。一般来讲,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阶段、政府规模以及社会福利水平共同决定了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经济活动中,资本和劳动以雇佣关系存在,两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受到资本有机构成以及劳动者谈判能力的影响,而政府通过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应该起到调节与平衡两者关系的作用。一般来说,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国民收入在政府部门的分配比例应逐步缩小。但从山东省的情况看,政府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没有缩小而是逐步扩大,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则没有扩大而是不断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民收入分配进一步向政府倾斜,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的现象。

一、当前山东省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现状

(一)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

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起主导作用,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关系方之一。近十年来山东省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为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2001~2007年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20%,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速。2007年全省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已达1675.4元。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省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改善、市场交易活跃、生产要素所得提高以及税收征管水平的改进。

(二)企业利润高速增长

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省企业实现利润的总体水平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尤其在2003年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逐步显现,全省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大大上升,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高达48%、53%、53.8%、21.7%,分别比同期GDP高出30.5、28.6、30.5和3.7个百分点。

(三)居民收入增长滞缓,消费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财政收入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0~2007年,山东省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大大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直接后果是:政府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国民收入分配呈现向政府倾斜的态势。统计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由1995年的3.5%上升到2007年的6.4%,企业可支配收入(企业未分配利润)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32%大幅上升到2007年的13.1%,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则持续下降,从1995年的41.3%下降到2007年的30.2%,下降了11个百分点。

2、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企业利润增长速度。2003~2006年,二者的差异分别高达37.5、39、37.9和7.5个百分点。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速也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且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大多数人没有同步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3、伴随着全省消费率的逐年下降,国民总储蓄率却保持着较高比率。近十年来山东省最终消费率一直处于低位水平并保持持续走低态势。全省最终消费率从1996年的50.3%下降到2000年的48.2%,2007年已跌至历史较低点43%。居民消费率也从1999年的37.5%下降到了2007年的29%。而从国民储蓄比例看,近十年来山东省个人储蓄率保持在48~56%之间,政府和企业储蓄比例保持在22~29%之间。较高的储蓄率导致全省投资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持续高企,投资增长较快而消费增长相对缓慢,消费与投资(以及储蓄)比例明显失衡。

二、山东省居民收入增长滞缓的原因分析

(一)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收入增长空间

近年来财政收入规模的迅速膨胀和高速增长,大大增强了政府的可控资源,为深入进行再分配、调节群体间收入差距提供了可能。但是如果政府的再分配机制不当且力度有限,增加的财政收入没有用于公共服务供给与调节收入差距,而是用于政府消费性支出,那么庞大的政府规模则会进一步侵蚀劳动者收入,最终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并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率持续上升。

从山东省居民实际收入增速持续多年低于GDP增速可以看出,政府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对居民收入增长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挤压。2000~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08%,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8.6%,而GDP年均增速则保持在17.6%以上。2007年这一状况略有改变,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与GDP增幅基本保持一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已高于GDP增幅2.7个百分点,但2008年下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随着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扩大,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预计会对城乡居民增收带来较大困难。

造成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全省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偏重GDP的经济增长方式促使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居民收入并没有获得相应增长。

山东省经济增长基本上属于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扩张。把增加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政府主导的投资其增长的速度和效率都是有局限性的。就地方政府来看,在既有的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和政绩观下,地方政府确实存在对GDP的盲目追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少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规划中,其制定的GDP、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均远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选择权掌握在居民手中,而出口的选择权则掌握在国外消费者手中,地方政府很难对这两方面产生直接影响,但地方政府掌握有投资的主动权。可以通过基本建设投资引导、拉动、调节GDP的增长,因而地方政府天然地有着参与投资的积极性。1998年以来的住房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地方政府寻找到通过卖地获取可观收入的财路,因而地方政府在推进城市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制度外收入急剧膨胀、企业利润的增长都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经济建设职能替代公共服

务职能,政府必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这类真正的公共和准公共支出,由于得不到政府财力支持而投入严重不足。推进经济建设一直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政企分离的实现,政府目前已不能通过直接干预国有企业的微观经营来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但在现行投融资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仍可以通过进行基本建设投资来参与经济建设。由于政府长期专注于经济建设,就相应忽略了基本公共产品的提供,由此带来社会保障缺失、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是不争的事实。例如1998年以来政府推进了养老、医疗和教育体制改革,但政府在主动从养老、医疗与教育等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的领域退出的同时,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相当有限,其改革的结果是减少了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2007年,山东省社会保障和就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1.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导致居民不得不自行考虑医疗、养老、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支出,从而极大地强化了居民的储蓄动机,高储蓄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有效的投资,居民消费水平也难以进一步提升。

(二)劳动力价格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

劳动力价格低于其真实价值是我国收入分配中的突出特征,山东省也不例外。我国制造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大约是美国的1/2,韩国的1/13,马来西亚的1/4,墨西哥的1/3。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尚未建立市场化的资源分配方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仍然有相当多的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其利润主要由国资委和大股东集团支配,很难转化为居民收入。

三、山东省国民收入分配调整的对策

(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改变当前山东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模式。即要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主要由消费来拉动。单纯从GDP数字上看,无论靠什么来拉动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增长的内容及其分配格局将会有很大的不同。以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意味着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发生改变,增长质量提高。同时,增长动力的转变也意味着增长成果将会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分享,改变高投资下形成的过分向资本倾斜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并通过政府消费直接调整第二次分配结构,从而可以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二)构建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

“十一五”规划把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而收入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因此,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要求看,扩大消费的重点就是要努力构建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绝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1)要合理规范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控。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调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减轻低收入者负担,加强对高收入者税收征管。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扩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转移支付,缩小贫富差距,抑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3)降低政府和企业的积累,引导工资分配改革,适时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指导线,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4)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消费环境。一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是制定并完善种粮、农资综合补贴以及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各项补贴方案,扩大补贴范围,减免农产品运输的过路过桥等费用,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并加大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三)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增收的更大比例投入到公共事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

山东省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的结果是政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掌握了更多社会资源,但是政府规模与公共服务总量以及社会收入再分配力度极不相称。所以当务之急是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政府财政在公共产品方面的支出,变经济建设财政为公共财政。降低行政管理类等政府消费性支出的增长速度,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将财政增收的更大比例投入到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各类社会公共事业中去,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负担,增加其转移性收入,进而减少居民后顾之忧,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合理安排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

应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新一轮税制改革,合理调整税收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使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调整到合理的比例。要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使老百姓能够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全省多年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这已经为加快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构建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奠定了相当的财力基础。

未来一段时期,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及国内宏观与微观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预计全省财政收入增速将放缓。为此,有必要在财政收入充盈时做好抵御失衡风险的准备,在制度建设中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并尝试地方预算稳定基金的设立。

责任编辑:耿欣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财政收入
陕西省房价与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1—4月份怀柔区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
8月全国财政收入9109亿元 增速为五个月最低
上半年财政收入总值14306.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