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就要好”

2009-04-03 04:19王颖羡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秒针统计表表格

王颖羡

随着办学条件的提高,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愿望得到了实现。不可否认,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但是,课堂教学中,存在滥用、不正当使用多媒体手段的现象。课堂仿佛成了播放课件、演示课件的场所,课件演示不仅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过程,而且代替了教师的板书与师生的交流,阻碍教学中及时、有效的生成,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用好多媒体,既体现教学现代化,又起到实效性的作用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多媒体手段首先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有的教师认为上公开课没有使用多媒体“档次”太低,于是出现如下情况:使用多媒体只是为了出示和书本上一模一样的主题图,甚至是模糊不清的。反之,有的教师能根据教学重、难点制作课件。如教学“秒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教师制作了动态的课件,让学生观察又细又长的秒针从钟面上的数字“1”走到“2”的时候‘‘滴答一声就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通过课件演示。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真正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二、多媒体手段可以用来解决动手操作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在几何形体教学中,必须依靠直观形象,通过动手操作、实物展示、课件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在探究圆的面积公式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把一个圆等分成8份、16份时可以拼成一个很接近长方形的图形。这时,学生似乎还想把圆形等分得更细,但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提出:“分的份数越多,越来越怎么样?”学生猜想分得越细应该越接近长方形,但是动手操作已经很难把一个圆继续等分成64份、128份等。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的过程。在一声声的惊叹中,学生直观感受一个圆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难以理解的化圆为方的道理迎刃而解,面积公式的推导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新知,而且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使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关键处扶学生一把

多媒体可用可不用时,完全没必要使用,而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为教学锦上添花,在关键处扶学生一把。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如下问题:“在30米长的小路上种树(两端都种),要使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可以每隔几米种1棵?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填写。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将学生汇报的原始数据在电脑上逐一录入,如实反映了学生的研究结果(学生的汇报是杂乱无序的,如表一)。

这时,教师提出:“表格看起来有些乱,为了更有序地观察,我们把同学们汇报的数据整理一下。”教师出示了表二,学生从表格中直观地得出“两端都种,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结论,原本零散、模糊的思路变得清晰了。

四、借助课件有效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学生思考、教师有效引导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是在教师的预设中灵动生成的过程。曾听过两位教师执教“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两位教师均出示了学生一、二年级时的体重统计表。师:“同学们,二年级时你们的体重发生了什么变化?”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二年级时体重比一年级时增加了,但分开的两个表格不能很好地观察。这时,教师提出:“怎样把两个表格整理一下,让我们更好地观察一、二年级时同学们的体重变化呢?”于是,学生们都想到了把两个表格合在一起。‘下面是两位教师不同的处理方式:

师甲: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

师乙:同学们,那应该怎样把两个表格合在一起呢?(学生纷纷举手)

生:两个统计表的第一行是一模一样的,可把二年级的统计表的第一行去掉,然后拼到一年级的统计表中去。

忽然有学生提出:“第一列都是人数,谁知道是哪个年级的人数呀?”于是,在学生的思考、建议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把统计表逐步完善成如教师甲用“变魔术”变出来的复式统计表。

总之,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为数学课堂注入现代化的元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变一张口、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但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存在局限性,在教学中它不能替代学生观察实物,不能替代学生的动手操作,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更不可能替代教师的引导、板书及师生间情感交流等作用,必须恰到好处地使用它!

猜你喜欢
秒针统计表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时间很小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秒针匆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统计表格的要求
神奇的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秒针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