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目前我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与之配套的教材改革也呼之欲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开设是近几年的事,用现在的眼光看教材,它存在着没有再现当代艺术多元化之形态和观念、没有体现当今美术发展的主流等诸多不足,因此,无论是当前艺术教育发展,还是教材自身的完善,都对现行普通高中美术教材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一、高中美术教材的重构基础
在课堂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实施依赖于广泛的美术欣赏基础。这个基础在现行教材中体现为两部分:1、美术欣赏的目的、意义与方法,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意义;2、美术的基础知识。但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以上这点基础显得单一、薄弱。
实际上,“美”不是美术的唯一,“丑”已在艺术作品中广泛的存在。单单用“美的”与“丑的”这样的思维去判断,是难以求得正确理解的。对表现地域之异质文化的艺术,我们能否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包容性?因此,有必要重构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基础知识。
这个基础应包括美术学、美学、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创作五部分。美学能澄清概念,能对观点的逻辑性作出评价;美术史能解释已发生的美术现象,提供历史背景知识和材料;美术批评能够增强批评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从事一定量的美术创作实践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价值和意义,充分地感受其潜在的意味,甚至于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具有个性化倾向的审美评价
二、高中美术教材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一)、学习与传承美术文化
“美术文化是指美术领域的知识、价值、意义、符号系统及其行为模式”。美术文化既是一种满足润泽人类心灵的精神性养料,又是一种激励人类勇于创造实现自我本质力量的指导性理念。因此,无论是追求意义化生存,还是美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在教材中突出对美术文化的学习都显得十分重要。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很多大科学家都指出,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我们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中心。但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不能只重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以前的美术教育有重技能、轻审美创造的倾向,现在要避免只重审美教育,轻技能、无技能的状况出现。高中美术教材中要解决好欣赏与创作的关系问题。而已不在要不要技能课内容的问题。
三、高中美术教材改革原则
(一)、时代性原则
在现行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古典、传统艺术作品,而完完全全的现代部分,仅有6课时的内容,后现代时期的艺术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又如何呢?古典艺术作品对他们来说因距离的遥感的存在而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所以,高中美术教材应具有以下时代特征:
时代性特征之一,就是删减古典、传统部分教材内容,以现代、后现代艺术作品欣赏为主,古典、传统艺术作品欣赏为辅。
时代特征之二,是设计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已具有较高的水平,人们对他的理解已不再像前人那样仅从几个角度去衡量了,而是有了更复杂的衡量标准。不仅要从量上,更要从质上去把握。而这个质量也不单单指产品的技术质量,产品不能只供其使用就行,其质量还应包括美学质量。
时代性特征之三,环保意识。环保是当今世界性的热点问题。美术与环境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因为它始终以自然环境、人为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和事作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和创作之源。所以,在现行普通高中教材要加大环保积极意识的渗入,因为环保意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
(二)、科技性原则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被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电脑的广泛应用,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给美术带来了强烈冲击的同时,又给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给人带来了新的欣赏标准、新的观念和新的视觉效果,以及美术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等等。高中美术教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达成科学与艺术、科学与艺术教育的有效结合。
1、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绘画作品,可作局部放大,也可作色调变化、物象组合甚至添减等演示;欣赏建筑、雕塑,不但可以克服视觉完全平面化而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欣赏,海口眼分析他们的结构关系,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直观、生动、形象。
2、电脑美术作品欣赏。国内外涌现出的大量优秀电脑美术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艺术家在作品中独巨匠心的构思,令我们叹为观止。各种美术门类风格的综合运用和特技处理,无不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使人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之后产生的巨大飞跃。
3、电脑美术创作。电脑市场开发出来的美术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为高中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美术设计和绘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设计课中,无论图案设计、色彩表现、文字处理、制作效果等都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三)、地方性原则
在艺术教学中,有关地方美术的内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是这样提出的:“农村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解决好教学中的“一体化”与地区、民族性特点之间的矛盾。
课程的构建中多元化的体现,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艺术意识,重现乡土美术、地方美术、民间美术、民族美术,不但使多元化美术得到传承,又利于美术自身的发展。
四、高中美术教材结构体系
分析现行的高中美术教材的结构,不难发现它主要由三大板块组合和穿插而成:基础知识部分和中外优秀作品,以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四类来展开,以美术史为线索。
审美教育是高中美术教育的核心。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