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2009-04-02 06:50王珍义徐雪霞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迪克会计教学

王珍义 徐雪霞

摘要: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许多高校的非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课程,开展了会计教育,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迪克—凯瑞模式认为,教学的效果、效率和吸引力的提高,必须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实现。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关键词:会计教学;非会计专业;迪克—凯瑞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213-03

管理的关键在决策,而决策离不开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已渗透到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成为企业经济行为的基础。随着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管理人员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日益旺盛,会计教育已成为高校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非会计专业培养的毕竟是各自相关专业的人才,其对会计知识需求的面和度都不同于会计专门人员。因此,应传授给非会计专业学生什么样的会计知识,如何引导他们学习会计,怎样培养他们运用会计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当着力思考的问题。

一、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考量

“在现代,不懂得会计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会计信息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工作的”(杨纪琬)。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许多院校的非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课程,开展了会计教育。考察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案,我们发现,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开设范围广泛。目前,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的纬度逐步拓展,除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国际贸易、经济学、财政、金融、统计等相关专业外,法律、社会学等专业也相继开设了会计课程。在这些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会计已成为学生的必备知识,它们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会计知识和会计提供的信息分析相关经济行为。

2.课程定位一致。在非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本上都将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学科)基础课,以必修课的形式开出。从重视程度看,甚至超过了某些专业课(随着学分的压缩,一些专业课不得不调整为选修课)。

3.课程名称不尽相同。在开设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中,该课程有“会计学”、“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等不同名称。从教学内容看,虽然体系和安排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有别于会计专业的教学。

4.课时安排各有差异。在开设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中,讲授学时并不相同,有36、48、54、64学时等不同规定。但从历史数据看,各专业的会计教学课时呈逐步增加态势。

5.教师队伍呈专门化趋势。从实践中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一般都由本校会计专业的专职教师承担,且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为适应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需要,在会计院系的师资队伍建设中,许多学校都提出要建立两支队伍,其一就是基础会计教育队伍,以适应不断增长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需要。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迪克—凯瑞模式分析

迪克—凯瑞模式是“系统设计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迪克和凯瑞所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它包括十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即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试题、开发教学策略、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用线条加以连接,如下页图所示:

迪克—凯瑞模式认为,教学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该过程中的每个要素对于成功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须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和吸引力。近年来,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按照迪克—凯瑞模式的主旨思想和评价体系,我们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裁、教学策略的设计等方面还存在着缺憾和不足,尚需进一步努力和改进。

1.教学目标尚不明确。教学目标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型和方向,并直接或间接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等教学过程中。非会计专业不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非会计专业本科生职业目标主要是各类单位的管理部门,由于这些岗位的工作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因而他们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只需了解会计信息的基本经济涵义和生成过程,而不需精通如何记账、算账。因此,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难以适应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但现实中,相当多的授课教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对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采用了无差别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忽略了所学专业的特点,其结果是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授课教师并没有按照各专业的不同特色及侧重点来设计授课内容,其课程内容只是会计专业课的简单拼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教学内容覆盖会计专业的多门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部分。二是基本类同会计学原理的内容,主要介绍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如按第一种形式授课,由于教学内容大而全,加上受学时的限制,只能是蜻蜓点水,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按第二种形式授课,侧重点是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将会计与经济管理活动联系起来,学生普遍觉得会计学课程内容抽象、枯燥且与自己的专业相容性差。

3.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目前,该课程总体上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加上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认识轻感性认识的思想,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其结果是学生只能被动地成为理论知识的接受器,缺乏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未得到有效运用。近几年,尽管很多高校在会计学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尝试,以多媒体取代了“粉笔+黑板”。但目前许多多媒体教学只是单一地运用PPT课件,由屏幕替代了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仍不能从根本改变灌输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4.教材建设不相匹配。现在许多非会计专业使用的会计学教材与其专业特征不适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体现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的特征。有些教材其内容侧重于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讲解,而忽视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及应用的介绍,在结构、内容等方面也不能体现出非会计专业的特点,因此,不适应教学目标定位的要求,缺乏专业特色。二是不能体现非会计专业之间的特征。尽管有些教材具备了非会计专业的特征,但难免顾此失彼,往往兼容面过大,通用性过强,常常忽视不同专业的差异,没有考虑到学生就业多样化和创业的需要,缺乏针对性。

5.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非会计专业虽然开展了会计教学,但由于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和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从教学检查的情况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较少互动,缺乏沟通,难以相长,教师的热情和学生的冷漠成为课堂的一道风景。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动的上课、背书本、参加考试、取得学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革新之路

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具备一定的会计理念和知识,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非会计专业中开展会计教育,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课程是符合人才市场选才、用才风向标的。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效果看,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现行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根据迪克—凯瑞模式的主旨思想,笔者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明确会计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迪克—凯瑞模式重视教学目标分析,强调要清楚、准确地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之后能做什么。经济管理类学生是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和决策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具备会计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能运用会计信息解决企业实际战略管理问题的经济管理人才,其重心是管理,应当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即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把会计作为一种经营管理工具,并充分运用此工具。

2.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迪克—凯瑞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其制定依据主要是当前的学习理论和关于学习研究的成果、用于传递教学的教学媒体的特征、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习者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前的活动、信息呈现、练习和反馈、考试以及延展活动几个部分。教学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就须考虑设计好每一步应怎样引导学生。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时,首先应该保证案例的多样性、全面性和适合学生本专业特点性。这就要求我们精心选择和认真分析所选用的案例资料:在案例的选取和内容的安排上,尽可能地反映会计类课程的基本问题、知识要点;同时,案例应该使用真实的资料,既体现我国企业经营的特点,又体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案例设计讨论的主题,并就初始问题的提出方式,后续问题的呈现时间加以引导,可以避免学生纠缠在枝节问题上浪费时间。最后,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以上三环节作为教学策略的内容: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模拟机会,使其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到了综合知识对解决问题的益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兴趣。

3.优化和开发教学材料。迪克—凯瑞教学模式崇尚以“学”为中心的开放性教学,主张教学材料应尽量宽泛,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因此,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材料的优化和开发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改造现有会计学教材的内容,重视对学生会计管理理念和能力的培养,将财务报告的分析、企业业绩评价与内部会计控制纳入教材内容之中,体现会计为其专业服务,为决策提供信息的理念。另一方面,扩充教学资料,主要是增加一些加强理解和促进迁移的材料,包括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习题库、案例集以及ERP沙盘仿真模拟和其他类似的材料等。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老师讲、学生听和看,着重于传授和吸收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是单纯地接受和储存知识,而忽视应用知识,忽略思考环节。迪克—凯瑞教学模式倡导开放型、互动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师生平等的交往和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思考、边参与,以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达到以上效果,笔者建议:除正常讲授外,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广仿真会计实验(当然不能照搬会计专业的模式),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针对热点问题和典型事件,引入启发式、讨论式方法,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同时,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师提供多媒体课件和其他信息化学习材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互联网上浏览或下载相关资料进行自学;开设网络课堂,开展网上教学。鼓励学生可通过E- mail 、QQ等方式与老师交流。条件许可时,可设QQ群组织全班同学就某一要点进行在线讨论,老师进行在线点评,营造出师生互动、由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化的教学情景,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5.改革考评方法。为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其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需变单一的考核方法为多元的考核方法。除了传统的考核方法即根据平时的作业成绩、考勤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考评外,还应当加强对以下几种能力的考评:即会计信息的搜索、组织和处理能力;对典型事件和案例的会计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学会计知识的表达、交流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程设置的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J].会计研究,2007,(3).

[2]王丽华.论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置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4,(8).

[3]祝素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财会通讯,2008,(6).

The Reform and Thinking about the Accountant Teaching of Non-accountant Speciality

in the High Education School

WANG Zhen-yi,XU Xue-xia

(Economy and Administration School, Wu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Wuhan 48007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the economy society, non- accountancies in many high schools the professions all set up accountancy's course, openning the exhibition accountancy education, but the result combine the not quite ideal.The Dike- Kairui mode think that the result, efficiency of the teaching and the exaltation of the attraction, must pass excellent tur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carry out.To raise the teaching result, must carry on the all-directions reform from the teaching target, teaching strategy,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eans, the teaching evaluation...etc..

Key words: accountant teaching; non-accountant speciality; Dike- Kairui mode

[责任编辑 张宇霞]

猜你喜欢
迪克会计教学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有关会计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