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增河
摘要:对福建漳州市新型农民培训采用的主要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概括为参与式、示范式、项目带动式、能人带动式和媒体传播式等五种模式,重点分析了示范式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运作方法与绩效。
关键词:漳州市;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福建漳州市新型农民培训运用了参与式、示范式、项目带动式、能人带动式和媒体传播式等各种培训模式,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运作方法与绩效。
参与式培训模式
参与式培训模式是指在农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工程建设工地等现场,农民参与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训样式。其内涵包括:一是直接面对农民,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线农民作为培训对象,指导人员与农民直接面对面交流。二是直接在实践现场开展培训,着重解决当前实践生产和工作中的问题与推广运用新技术,针对性与操作性强。三是培训内容紧密围绕生产实践和工作中所需的知识,诸如种植、灌溉、追肥、灭草、防虫、治病、抗灾等,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
示范式培训模式
示范式培训模式是指政府、高校或者企业通过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场,树立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的典型,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新型农民自觉自愿地进行科技学习的一种培训样式。科技示范园(场)里新品种、新技术等一目了然,实例鲜活,学习直观,可以直接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农民易于接受。其基本内涵:一是通过典型示范将无形的技术物化为有形的实物形态,使农民看得见、学得好、用得上,是农技推广的一种好形式和好渠道。二是它从本区域的自然条件、地域特点、比较优势的实际出发,依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推广高新技术,地方特色鲜明。三是以当地政府为主体,依托各级农业科技机构,通过项目带动和企业推动,将农民培训与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培训效益。
(一)典型案例
漳州市农业学校创办于1951年9月,校址地处漳州市郊圆山,1980年被命名为全国重点中专,1994年、1999年、2005年三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目前在校生2000多人,教职工128人,教学生产实习基地近300亩。
漳州市农业学校坚持把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改传统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和示范培训。在龙海、华安、平和、南靖、长泰等县建立了11个“78130”等良种推广示范点,学校鸡场、食用菌厂为当地农民提供大量优良种鸡和菌种,兽医门诊部常年为农民服务,教师编印大量科技资料,接待来校参观、询问技术的上千名农民和基层干部。通过开放办学,多层次、多方位辐射,在水稻育种、柑桔栽培、鸡和猪饲养、木耳菌种生产等方面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据统计,从农校农场直接提供的原种有10万公斤,学校养鸡场为当地养鸡户提供良种鸡苗9.1万只,学校菌种场为附近农民提供4万多瓶木耳菌种。其中,良种选育与推广效益显著。学校教师黄幼雄选育了早糯良种“院山糯”,由于抗病稳产、熟期适当、米质较佳而深受欢迎,已成为漳州市早糯的当家品种,每年占全市早糯播种面积的82%,该项成果荣获龙溪地区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黄幼雄选育出常规早稻良种“78130”,表现出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和丰产稳产等特点,成为福建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稻品种,全省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若以最低增产量每亩25公斤计算,全省可增产粮食2.5亿公斤。该项成果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
此外,完善“四场”(农场、果场、猪场、鸡场)、“三厂”(食用菌厂、果品加工厂、生物切片厂)、“三圃”(植物标本圃、花圃、果树品种圃)、“一部”(兽医门诊部),师生们还常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学校中有不少教师因此被誉为“水稻专家”、“柑桔专家”、“养鸡师傅”等,常被聘往现场指导,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几年来,兽医门诊部师生结合实习出诊10385人(次),为农民治疗病牛3881头(次)、病猪4781头(次),同时做了大量的家畜家禽防疫服务工作。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全省建立了二十多个实习挂钩点,与省内外三十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实现升学与就业一体化,使之与专业相配套,与教学相适应。
(二)运作方法
操作程序一是政府、科研院校或企业出面组织兴办农业实用技术、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基地;二是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吸引或创办农业企业,以求产生经济效益;三是利用经济效益吸引广大新型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科技培训当中,从而产生强大的科技示范辐射功能。
利弊分析优点:一是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断档”问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应用的最佳结合点,各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试验、示范,锻炼了科技兴农的能力。同时,通过直观的物化技术和丰厚的回报,大大加快了新型农民吸纳新技术成果的过程,满足了新型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求。二是典型示范培训可以解除农民怕担风险的后顾之忧。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是弱势产业,具有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双重风险性,这导致广大农民普遍存在既渴盼科技以求致富,又担心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的心理。而通过典型示范园区,科技成果可先在园区内做对比试验,先进行价值验证,让农民眼见为实,从而自觉自愿接受培训。三是典型示范培训对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十分有效,可为地方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缺点:一是由于缺乏国家的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和分工协作,加上受人才、资金、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典型示范区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趋同现象突出,难以发挥农业资源区域优势。二是该模式对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人员素质等要求较高,而目前的园区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较低、竞争能力较弱、经济效益较差、发展后劲缺乏等问题,导致示范带动力不够,科技辐射力不强。三是对于资金投入要求较高。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资金主要源于地方财政支持、金融贷款和企业投资,资金规模普遍较小。同时,国家投资力度也不大,且分散于多个国家主管部门,资金效益不明显,使培训事倍功半。
(三)主要适用范围
示范式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用于文化比较先进、资源条件比较好、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或有较大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时效果最佳,尤其是有一定数量的办学质量好的科研院校和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的地区。这是因为这种模式要求建立相关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场,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以引导广大新型农民自觉自愿地进行科技学习。这就要求本地区必须能够为兴办农业科技园和示范场提供所需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经济优势、信息优势,文化比较先进、资源条件比较好、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或有较大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正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同时,这样的地区也容易获得国家的特别政策扶持。
项目带动农民培训模式
项目带动农民培训模式是指以某一具有开发价值的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于新型农民致富、提高新型农民素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采用现场指导、课堂教学、广播电视、参观考察等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进行项目培训,并提供产、供、销配套综合服务的培训样式。其内涵包括:一是在培训思路上,注意慎重选择农业科技项目,能紧密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选取具有开发价值的农业产品和推广价值的农业实用技术。二是在培训内容上,注意突出新型农民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所需的知识技术更新能力、信息捕捉能力、适应市场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三是在培训的同时,构建服务网络,提供产业和技术服务。
能人带动式培训模式
能人带动式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是指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通过投之所需、教之所学、解之所困、帮之所急的系列化培训与服务,在农村中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再通过这些能人影响和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训样式。其内涵为:一是对培训对象要求较高,也就是培训对象不是面向普通新型农民群众,而是新型农民中的精英。培训对象一般是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善于抓住机遇,勤劳守法,刻苦学习,富于创造与实干的农村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户、乡镇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等。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要求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一门实用技术,而是要求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求,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的系统教育与培训,以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媒体传播培训模式
媒体传播培训模式是指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广播、电视、音像)和印刷媒体(报纸、杂志)以及现代的网络媒体(局域网、因特网、卫星网)等技术手段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一种样式。其内涵为:一是建立在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上,以农、科、教为一体的多渠道传输、全方位服务的交叉结构。二是培训主体必须依据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受训农民的生产、生活、素质等特点,有选择地采用某种适宜的媒体对新型农民开展培训。三是它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传统的培训方式,即现场培训、集中培训、专家咨询等作为补充。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