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内河最大集散两用多功能船舶成功下水
7月27日,长江内河最大集散两用多功能船舶“河牛186轮”在库区重庆云阳渝鑫造船厂成功下水。据了解,该船由重庆河牛滚装船运输公司投资,全长110米,宽19.2米,型深5.6米,载重7 500吨,可承载428个标准集装箱,是目前长江内河航运造船业中最大最先进的集散两用多功能船舶,同时也代表了库区造船业的最高水平。
“海洋六号”全面完成
海上综合试航
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近日全面完成海上综合试航,返抵上海外高桥码头,该船将于今年国庆节前接回广州,交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海洋六号”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船总长106米,宽17.4米,设计排水量4 600吨,续航力15 000海里。
综合试航显示,“海洋六号”船性能良好,稳定性能理想,经海上满舵回转试验,船体倾斜度仅4.5度。目前“海洋六号”已安装了多套大型绞车和提升装置,并预留了多个调查研究工作空间,显示出较强的综合调查能力。
708所研发成功10万马力级动力轴系
708研究所已自主研发成功万箱级集装箱船10万马力级动力超级轴系。该轴系全长50.7米,前端接口10万马力级别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后端接口螺旋桨,其艉轴直径为980毫米,中间轴直径为810毫米,艉轴重约86吨,中间轴重约162吨,总重量约250吨。该轴系的成功自主设计,填补了我国船舶动力超级轴系的空白。
据悉,这一船舶动力超级轴系的研发工作由708所开发设计部轮机科承担。该轴系可采用国产材料,其热加工与冷加工均可由国内企业承担。这意味着,我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大功率大直径船舶动力系统轴系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该轴系主要由艉轴艉管总成、艉轴、中间轴、轴系连接螺旋栓组件、液压螺母等部件组成。近几年中,708所轮机科的科研设计人员攻克了大功率大直径轴系设计技术、轴系振动计算技术、柴油机与轴系接口技术、轴系定位技术、轴系与螺旋桨接口技术、机舱布置等重大关键技术的难关,全面完成了一系列设计和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确保该轴系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中国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的入级要求。
据了解,“8 000TEU-10 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是原国防科工委于2004年2月确定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主要科研课题包括万箱级集装箱船水动力性能综合技术研究、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大型设备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工艺等,船舶动力超级轴系研发是大型设备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的主体部分。今年4月15日,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会同国家财政部组织专家,在上海对“8 000TEU-10 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验收,船舶动力超级轴系研发作为其中的子项目也通过了验收。
挪威新推船用
紧急推进器
挪威马林航运投资公司(Marin Vest)近期
成功研发了船用紧急推进器。如果船上的主机在航海途中发生故障,这种紧急推进器可以为船舶提供动力,使其安全行驶到最近的靠泊地点。
据介绍,船用紧急推进器的核心部件是隔离开关和液压应急动力单元(PTI),其中隔离开关与传动轴相连。当主机发生故障时,这两个部件能确保螺旋桨不再由主机驱动,而采用紧急推进器提供动力。
实船使用情况证明,这种紧急推进器可使一艘油船以10节的航速前进。目前,该设备已获挪威船级社认证,马林公司还在一些国家为其申请专利。
造船用新型
焊接技术
韩
国现代重工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真空
放电焊接技术,将首次用于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储藏舱内壁(特种金属板)的焊接。
这种新型焊接技术的特点是利用真空放电作为热源,其焊接速度要比目前使用的普通焊接方法提高2倍。此外,在焊接过程中,与焊接热源接触的金属材料不会产生特别的变形。采用这种新焊接技术可提高效率,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时还可改善焊接现场的作业环境。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中金属板的焊接是技术要求较高的一项作业,因此采用真空放电焊接技术对提高金属板的焊接速度和缩短船舶建造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李有观)
俄新型核潜艇
“喀山”号开工建造
据俄海军新闻网报道,俄罗斯多功能核潜
艇“喀山”号已于2009年7月24日在北方机械制造厂开工建造。“喀山”号是俄海军“亚森”级核动力潜艇的第二艘。
据悉,“喀山”号将成为本世纪俄海军舰队主要的多功能核潜艇。
该级核潜艇排水量1.3万吨,长199米,宽13.5米,吃水9.4米,航速31节,艇员90人。装有新型无线电电子设备。武备:共8具650毫米和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共24枚导弹即 “缟玛瑙”П-800导弹、Х-35反舰导弹、Х-101巡航导弹、ЗМ-54Э、ЗМ-54Э1和ЗМ-14Э反舰巡航导弹。该级艇计划共建造5艘。 (一凡)
日本开发涡轮
增压器发电系统
日本西芝电机公司与三井造船、新能源产
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近日联合开发出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等船舶的涡轮增压器发电系统。该系统拥有1 000千瓦级的发电能力,能够将发出的电能进行频率变换,预计将于2012年进行实船应用。
此次开发的系统把用于推进的柴油发电机的涡轮增压器与新开发的高速发电机相连,将发动机余热回收为电能,供船内使用,回收的电能相当于一台用于电力供给的柴油机发电装置所发电量。此外,使用该系统,船舶的CO2排放量最高可减少4.6%, 还可减少燃料的消耗。
亚洲最大非自航绞吸式
挖泥船青岛投产
日前,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亚洲
最大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麒”号在青岛前湾港南港区综合工程正式投产。
该船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投资建造,2008年4月在青岛前进船厂开工建造,船总长120米,型宽20.3米,型深6.6米,最大挖深30米,总装机功率17 280千瓦,排距6 300米。该船装备了国际先进的ABB电气设备和变频控制系统、绞吸式挖泥船自动控制系统、钢桩台车装置系统、浅水倒桩系统、三缆定位系统,抗风浪能力强,绞刀功率2 000千瓦,桥梁重600多吨,均为亚洲同类型船舶之最,可挖掘黏土、密实砂土、碎石土和强风化岩。
此外,该船采用海水替代牛油润滑绞刀轴,避免了船舶在施工中对海洋造成的污染。据悉,“天麒”号船的姊妹船“天麟”号预计10月份可投入使用。
三井造船推出
低成本压载
水处理系统
日本三井造船近日研发出新型压载水处理
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可减少30%的安装费用。据悉,这种新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包括MF过滤器、泵和管道等,处理能力为5立方米/小时,采用了最新的水处理过滤器,不需额外的电力系统装置,满足所有IMO五项压载水要求标准。三井有意在2011年之前实现商用化。
随着IMO对全球船舶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要求日益临近,三井期望以较低的价格优势获得市场优势。
普通的压载水处理设备大部分需要臭氧杀菌装置或自动分离装置等需要电力运转的机器。因此,现有船舶需投入数亿韩元的费用安装柴油发动机发电装置等独立电源,但三井造船的新产品只需要泵压力就能处理压载水,所以不必另加发电设备。
不用进行船舶改造也能投入使用,而且无需发电装置,所以费用比原设备最多减少了20%~30%。规定压载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义务的IMO 条约将在2010 年生效,预计2017 年以后全部远洋船都要履行该义务。
三井研发净化主机干散货船
日本三井轮机及造船公司正
在系统化地研发可净化船用主机的干散货船,目标是降低CO2三成以上,以配合未来国际公约对船舶的最新规则和航运业界的需求。
该公司研究及开发的是一系列解决CO2减排方案的有效办法,研发工作始于2008年,目前的计划与工作进度是首期要达到减排二成CO2的目标,而公司相信,在截至2010年3月底的财年结束前,将减排量初步降低一成。
减排CO2的系统研究将重点放在强化船舶本身,例如船用主机的燃料效率和船舶的配置。目前,已经在超大型油轮(VLCC)项目上取得工作进展,效果理想。但与此同时,在大灵便型散货船应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三井希望在船舶减排的技术上有自己独特之见,以便形成巨大竞争优势来取得应有的回报。
商船三井新概念滚装船设计曝光
日本商船三井(MOL)以新概念设计的下一代汽车
滚装船最近曝光,表明新一代概念船可装6 400辆汽车,从技术上来说是切实可行的。
商船三井将新概念汽车滚装船命名为“维新-1”(ISHIN-1)。
“维新-1”号汽车滚装船在设计上注重环保。船舶停泊在港口装卸作业,要做到CO2零排放的要求,通过船上安装大容量的太阳能板和可充电电池等多种新技术,提供新动力来源。
相对传统的滚装船,“维新-1”号船在技术创新后,CO2排量下降41%。商船三井认为,未来若市场需要更大尺寸船舶,CO2排放量将要减少五成。
新概念船在技术上有两项主要特点:
(一)采用可再生能源。先在两艘试验性汽车滚装船“Euphony Ace”和“Suift Ace”号上层甲板上,大范围安装太阳能板,当船在港内装卸作业,结合陆基电力推进系统,安装大容量的充电电池。
(二)优化推进效率。结合柴油发动机和电力推进系统,在船尾安装两台面对面螺旋桨。螺旋桨共同承担船舶的供电及可反向自旋,在后方螺旋桨旋转时,可以吸收前方螺旋桨的能源,令推进系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螺旋桨上加装桨毂帽鳍系统(PBCF),是商船三井开发的廉价节能装置,已在超过1 700艘货船上广泛被采用。这项先进技术模型将会安装在“维新-1”号上。
设计减少风阻力,主要是减少船首和侧面的风阻,船形状光滑、流线型,设计可令总船体面貌进一步完善。
降低摩擦阻力。下一代船只将采用超低摩擦船底涂料,通过实验观察在船壳涂层表面水流流向,发现专门配方油漆涂料,形成极微细坑槽凹痕,比传统船用漆粗糙表面坑槽凹痕,摩擦阻力明显降低,达到减阻力作用。
最佳船程支持系统。其依靠最新的气象资料,在现有的海洋监测航行条件下,以最短时间查找最短、安全、省油的航线,同时可考虑到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的船舶船体。
优化发动机系统。发动机的燃料供应由电子控制,令船只经常保持最佳的燃料供应。消失的热能和传统的废气将得到有效的回收再用。
优化船体设计。改进船体的形式,追求进一步改进燃油效率。
印尼推出新型
船舶追踪系统
据印尼消息,Transas公司在印度尼西亚
的合作伙伴MultiIntegra公司日前在Tanjung Balai Karimun安装完毕了船舶追踪系统(VTS)。该系统将Transas设备和Rutter雷达处理器技术集成为一套简单的监测系统,能识别监测40 nm范围的小目标,包括了航海监测软件、AIS基站、CCTV、25千瓦雷达、8 ft规格天线和VHF海事无线电等。这种船舶追踪系统只需一张舱室操作台,通过采用VSAT通讯,就能与雅加达总部的远程监测系统相连。
超大型原油运输船
据韩《现代重工》
报道,韩现代重工建成超大型原油运输船“Athenian Victory”号。该船是四艘318 000载重吨系列超级油船中的第一艘, 属劳氏目前最大的油船,船长333米,船宽60米,吃水22.6米,是单螺旋桨超级油船。该油船配置17个货油舱、两个污油水舱和12个隔离压载水舱。主机功率29 000千瓦。
(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