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苹果蠹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009-04-01 02:58肖宏伟王玉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肖宏伟 王玉萍

摘要介绍了苹果蠹蛾在金塔县1年发生2代和1个不完整的第3代,发生世代重叠很不整齐的规律。提出以农业、物理措施为主,生物、化学、检疫等措施相配套的综合技术,以期为苹果蠹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蠹蛾;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甘肃金塔

中图分类号 S436.61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30-01

苹果蠹蛾是严重危害苹果、梨、桃、杏、沙果等果实的一种检疫性害虫。于1999年传入甘肃省金塔县,经过近10年的传播蔓延,全县各乡镇的果园普遍发生。2006年普查结果,全县苹果蠹蛾发生面积达2 373hm2,果园被害率为48.7%,平均蛀果率19.3%,危害严重的果园蛀果率达37%,给果品产业造成严重损失。为此,金塔县各级农林部门全面调查,认真试验研究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农业、物理、生物、化学、检疫等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2006~2008年连续3年大面积综合防治,果园平均被害率下降到9.8%,蛀果率下降到0.9%,挽回经济损失1 000万元,成效显著。现将苹果蠹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发生规律

1.1发生范围

1999年在金塔县鼎新镇清航铁路沿线首次发现危害,随后相继传播蔓延。2006年9月全面普查显示,苹果蠹蛾在该县10个乡镇86个村都有分布,发生面积2 373hm2,被害率最高100%,最低14.9%,平均48.7%;蛀果率最高37%,最低2%,平均19.3%。特重区面积为242hm2,被害率100%,蛀果率37%,涉及12个村;重发区面积为658hm2,被害率76.2%,蛀果率18.3%,涉及22个村;中度发生区面积为840 hm2,被害率22.9%,蛀果率7.5%,涉及39个村;轻度发生区面积为633hm2,被害率14.9%,蛀果率2%,涉及28个村。其中以集中产果区、规模果园及交通不便区域相对发生较轻,而未成规模的零星果树(如房前屋后)和经济效益差、管理相对粗放的果园普遍发生较重。

1.2危害症状

据近年观察,苹果蠹蛾除为害苹果、梨果实外,还为害杏、桃、沙果、山楂等多种果树的果实。从果树生长幼果期开始,该虫以初孵幼虫从果实的胴部或顶部(花萼)蛀入果实内部取食果肉,并向种室方向做不规则的蛀道,随着虫龄的增加进入种室,取食果核部分,造成大多数果实因缺乏营养未成熟就已脱落。果实表面蛀孔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大,蛀孔外表常堆积大量褐色虫粪。幼虫发育成熟后向果实表面方向做一较直的蛀道脱果。该虫还有转果危害的习性,转果危害时多从相连接的邻近果蛀入,造成“桥接”现象。

1.3发生特点

据定点观察,苹果蠹蛾在金塔县1年发生2代和1个不完整的第3代,发生世代重叠很不整齐,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粗皮裂缝翘皮下、树洞中及主枝分叉处缝隙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代幼虫开始化蛹(蛹期约30d),5月上旬至中旬越冬代蛹羽化并产卵,羽化期可延续50~60d,同时第1世代幼虫出现并开始蛀果。5月下旬,第1世代部分幼虫开始脱果并在果树翘皮下结茧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并产卵,7月上旬达到盛期,整个成虫期可以持续到7月下旬,卵期持续到8月上旬。6月中旬,第2世代幼虫孵化并开始蛀果,至7月上旬脱果进入树皮下越冬,另有部分老熟幼虫在树皮下化蛹,7月下旬开始羽化,成虫出现并产卵,成虫出现期可以到9月下旬。第3世代卵期则由7月下旬至9月下旬,幼虫自7月下旬出现,该世代幼虫在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后转入树皮下越冬。

2综合防控技术

近年的实践证明,实施以农业、物理防治为重点,生物、化学、检疫相配套的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地控制苹果蠹蛾的为害。

2.1农业防治

2.1.1加强管理,清洁果园。苹果蠹蛾蛀果后果面上有明显的蛀果孔,易落果,可随时摘除虫果,及时清拾地面落果并深埋;清除果园中的废弃物(纸箱、木堆、化肥袋)、枯枝落叶、杂草灌木丛等,减少苹果蠹蛾越夏越冬场所,降低虫源。

2.1.2刮除老翘皮,清除虫源。在冬季果树休眠期及早春发芽之前,刮除果树主干、主枝及枝杈上的粗皮、翘皮,消灭越冬幼虫。刮树皮时,要在地面上铺置铺垫物,全面收集被刮除的树皮和越冬害虫,然后集中烧毁或深埋。刮完树皮后,用5°Bé石硫合剂涂刷主干和主枝,或用生石灰∶石硫合剂∶食盐∶黏土∶水=10∶2∶2∶2∶40的比例混合加少量20%氰戊菊酯乳油而制成的涂白剂刷主干和主枝,进一步消灭越冬幼虫。

2.1.3束草布环,诱杀幼虫。每年6月下旬以前,用胡麻草、麻袋、旧衣服或粗麻布在果树的主干分叉处或主干基部离地50cm处绑缚宽15~20cm的草环或布环,诱集苹果蠹蛾老熟幼虫,于10月份果实采收之后取下草、布环集中烧毁。若6月下旬、7月上旬在草、布环上喷高浓度杀虫剂,效果会更好。

2.1.4果实套袋,防止蛀果为害。在苹果蠹蛾1~2代幼虫孵化蛀果前完成果实套袋,能有效地阻止苹果蠹蛾幼虫蛀果为害。

2.1.5高接换优,停产休园。对于品质低劣果园,全园实行一次性高接换优,连续2年内不让挂果,阻断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环境。

2.1.6其他措施。果实入窖时,严格挑选,防止幼虫随蛀果入窖越冬;成虫期在果树上悬挂卫生球,能阻止交尾产卵。

2.2物理防治

利用苹果蠹蛾的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每年的4月下旬开始悬挂,至9月下旬摘除。布设密度为1盏/hm2,呈棋盘式或闭环式分布,悬挂在果园中央并高出树冠。及时清理杀虫灯虫袋内的虫子,并进行深埋。

2.3 化学防治

要按照同一生态区统一组织群众在同一时间进行“地毯式”联合防治。以苹果蠹蛾的第1代幼虫出现高峰期(5月下旬)和第2代幼虫出现高峰期(7月下旬)为界分段进行喷雾防治,每一时段喷药2~3次,间隔7d。杀虫剂可选用2.5%敌杀死3 000~4 000倍液、10%氯氰菊酯3 000倍液、10%的天王星6 000~8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辛硫磷1 000倍液等。注意农药交替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2.4生物防治

主要是用水捕式或粘胶式诱捕器诱杀。成虫羽化期在果园内挂含苹果蠹蛾雌性信息素50mg的诱芯诱杀苹果蠹蛾雄成虫。诱捕器60~75个/hm2,均匀分布,悬挂于果树阴面树枝上,距地面1.5~2.0m。诱芯用细铁丝或细线绳固定,水捕式的诱芯悬挂于水盆上距水面1cm处,注意经常加水,以保持水盆内水面的高度;粘胶式的诱芯悬挂于粘胶板内距粘胶1cm处,注意定期涂胶,保持胶的粘性。10~15d换1次诱芯,并及时清理诱集到的成虫。

2.5加强检疫

进一步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严禁未经检疫的果品调入调出,严禁苹果蠹蛾蛀果上市流通和运输,防止传入非疫区。定期或不定期对机场、车站、市场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疫情立即依法进行处置。

3参考文献

[1] 成玉萍,袁大兴.金塔县苹果蠹蛾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159.

[2] 杨富海,李国权,杜明进.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9):39.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