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湘萍 谢梦全
NOC获奖课件展示
编者按:主题资源网站以其明确的主题、大量的结构化学习资源、沟通探究式的教与学等特点正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切入点,也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展示自己教学思想的舞台。本期,我们所展示的第六届NOC活动“优秀课件评选”赛项获奖课件《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就是一个主题网站,其中融入了设计者精心的教学设计。而评委的点评更是针对课件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对一线教师制作主题网站式课件的设计思想提供一些指导。如读者对本期所赏析的课件感兴趣,可从www.noc.net.cn 的作品赏析栏目下载。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是一个生物主题网站。本文将从课件制作思想、课件结构、制作过程等方面来介绍这个课件。
● 制作思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六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讲述人类遗传病的几种主要类型、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及优生的措施。本课属于知识点不多、也不难理解,但涉及内容丰富、知识量大的类型,很适合和信息技术整合。由于是参赛作品,也为使其他老师也能利用这个课件,因此本课设计脱离了原来的教学进度,性质有所变化,原本相当于复习并学习新知(了解水平),现在完全成了新课。
为使课件能有效地辅助教学,甚至让学生只利用课件不需要老师也可以自学,还可以让学生用来复习、巩固知识点,本课件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可以通过课件的导航引导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课件的引导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而教师只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本课基于网络环境,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以主题学习网站的形式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采用资源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新闻情境,将学生引入学习内容,然后分给学生一个个具体任务,要求其独立或者协作完成。通过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
课件强调“交互性”, 网页课件利用它强大的交互功能让学生自学后进行自我检测,教师可以在后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地查漏补缺。网页课件也搭建了课堂交流的平台,构建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立体交互模式,使学生更有学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 课件设计(如图1)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页中列出2006、2007年的三则热门新闻事件(残奥会、2006感动中国人物黄舸、嫣然天使基金)的标题和图片,点击标题后可以阅读到较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主人公们都有类似的遭遇——患各种人类遗传病,进而引出课题进入学习。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领会任务,自主探究
活动一:考一考
学生投票选出自己认为是人类遗传病的疾病,根据已储备的知识及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是人类遗传病。查看投票结果,了解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认知程度,从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的关系中得出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及类型。
重点内容在“读一读”中,用问题式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一认识人类遗传病的三种类型,获得新知。有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细化学习内容。形象、生动,直观性很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自己总结知识,或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知识内化,而不是教师直接灌输,学生更易接受。
活动二:单基因遗传病
先用色觉测试的小动画吸引学生,介绍红绿色盲这种遗传病的病症、病因,激发学生了解其他遗传病病症、病因的兴趣。用图片展示将要学习的四种单基因遗传病,让学生仔细观察明显的症状,图片还可点击,弹出介绍病症、病因的小窗口。
让学生根据病因写出两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可能的基因型,帮助理解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为促进学生掌握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选一选”中设计了一组选择题,当学生选出答案后,计算机判断其正确与否并给予相应反馈,如果选择正确则给予鼓励,如果选择错误则提示正确的答案。这样,单基因遗传病分属的四种类型就一目了然了。
活动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观看猫叫综合症的视频,了解病症病因。对比猫叫声、患儿哭声、正常儿哭声的声波图,便能知道该病名称的由来。
提供一个Flash填图游戏来辅助学习其他三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先观察图片中患者的症状,这些图片也可点击,在下方空白处出现病症、病因的介绍。阅读完后就可以动手了,使用鼠标拖动染色体图片和病例对应起来,如果错误,所拖动的图片就会返回原来的位置,如果正确,就会给予语音鼓励。这样,学生很容易了解这种遗传病的病因和类型了。
活动四:学习关卡
为了巩固新知,利用一个Flash游戏让学生闯关,根据提示任务找出各种遗传病典型病例,让学生在游戏中回忆这些遗传病的病症病因。
活动五:议一议
通过页面中的资料和数据及学生的所见所闻了解我国遗传病发病现状及严重危害,让学生按照人类生产孩子的顺序,分阶段提出相应具体的优生措施,并将观点发表。这样可以汇聚全班的智慧,对学生的观点分阶段总结来介绍我国现行的优生措施。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有趣,记忆也会深刻些,使得学生刚刚获得的知识得到了升华,从而受到人口素质教育及环保意识教育。
3.学习反馈,小结内容
反馈采用了在线测试系统。精选能反映本节重、难点知识的5道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在线检测,教师能够知道全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知道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也可以方便教师指导学生牢固地掌握该知识。
4.交流天地,评价总结
让学生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呼吁人们关心爱护遗传病患者,还可在留言板上写下课后的感想及问题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发言空间,打消学生种种顾虑,让他们畅所欲言,期待思想火花的出现。
● 课件制作
好的课件要能服务于教学实践,能真正应用到实际中。因此,制作者与教学设计者应密切结合在一起,了解学科教学的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制作课件。
1.制作技术
课件网页框架的搭建使用了FrontPage 2003软件,课件中交互环节设计采用动态网页技术(Asp),利用数据库记载课堂中互动环节及课堂练习的相关数据。
2.课件环节设计
(1)考一考
投票环节:网页表单设计,数据库统计学生投票数,即时显示投票结果,旨在调查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了解情况(如图2)。
(2)读一读
色觉测试环节:Flash设计,鼠标点击操作,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图3)。
选择回答环节:网页表单设计,即时显示问题答案和答题结果,旨在考察学生自学效果(如图4)。
自学填图环节:Flash设计,鼠标拖动操作,通过音效提示学习结果,旨在直观了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病因。(如图5、图6)
(3)学习关卡
寻找环节:Flash设计,放大镜式鼠标选择点击,通过标语显示学习结果,旨在加强巩固知识点(如图7)。
(4)议一议
发表环节:网页表单设计,提交个人意见,即时显示(如图8)。
(5)课堂评测环节
课堂评测环节:网页表单设计,学生完成本课课堂练习,并即时得到学习结果反馈。教师通过后台,可查看学生练习完成情况和学生知识点缺漏情况(如图9)。
(6)交流天地
设计广告语环节:网页表单设计,学生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设计公益广告语,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情感教育(如图10)。
课件设计要处理好技术与教学的关系,从教学目标出发,寻找适合用技术表达的教学内容。笔者结合《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课件,谈谈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课件界面设计漂亮、友好,可观赏性强,使学生乐于使用课件。各个教学模块以网站的形式整合,清晰的导航使课件操作简单,学习过程一目了然,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课件的亮点主要在构思巧妙的“探究天地”模块,其中“考一考”子模块通过投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隐藏式学习卡片,让学生在现有认知水平上有选择性地学习,达到近期发展可能的更高水平;“读一读”子模块以简洁文字、真实照片和交互动画呈现新知识,采用较高水平的输入交互和拖动交互等形式让学生沉浸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和提升情感;“议一议”子模块利用留言板,让学生各抒己见,能把课堂推向高潮。课件把鼠标交到学生手中,并强调在课堂内完成教学,是课件发展到理性阶段的一种表现,以此理念设计的课件,改变了“课堂课件不去比赛,比赛课件不去课堂”的现象,是上课与比赛双优的优秀课件。但课件中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填图”动画有拖动不能复原的技术错误,“学习关卡”动画的设计本意是从各种类型的遗传病中点击选择,但遮罩的使用却变成了“瞎子摸象”。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由于教材里《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一节图文并茂,即使只使用教材,学生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再制作网站型课件,是否多此一举?如果用网站型课件,应把知识深度和广度打开,时间也不要局限于一堂课。课件只是形式,课件里的内容才是关键,设计课件时要明确《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在教材中的地位,并联系到核心内容即遗传和变异的原理上,人类遗传病的发病原因、机理及其所采取的预防措施都可以用遗传学原理来说明,核心内容不落实,花时花力做的课件只是个空架子。
例如,“遗传病的类型”的要求属于“知道”层次,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填图”和“学习关卡”两个交互动画的目标是让学生识记遗传病的类型,偏离了课标要求,这样的动画使学生变成形式上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当学生身体“动”起来的时候,更要让大脑也“动”起来,外在激发的兴趣短暂且效果不好,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否则会使学习效果表面化。
再如,课件的内容缺乏思维,没体现生物学科知识模块的特点,学生不仅要知道人类遗传病,更应理解人类遗传病的本质原因等深层次内容,单基因遗传病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显隐性遗传病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隐性遗传病的患病率低、容易预防?课件可以设置遗传图谱等情境,让学生在思维中学习,而不只是简单的识记遗传病的类型;可以让学生来充当医生等角色,给出病例,分析病因,提出可能的防治措施,这样的课件才能真正体现探究的本意,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否则会出现“上课听得懂,书也看得懂,但题目不会做”的现象。
从课件的智能看,再智能的课件也没教师的智能高,课件作为工具的属性不会变,课件的功能必将是局部的。课件的开放性增强,意味着教学复杂性的增加,交互性增加,意味着操作难度加大。在“学习反馈”模块中,只要求学生输入名字,如果学生随意输入了文本,课件能否判断?还是由教师到数据库中查找?学生的学习速度不同,意味着需要的时间不同,如何统一教学进程?学生进入“学习反馈”的“课堂评测”模块,随机答几道单选题,由于课件允许学生返回到“探究天地”等其他模块,不是变成了开试卷考试?课件并非万能,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学的其他形式不能放弃。先进的课件代替教材,机械的打字代替语言表达,网络留言代替面对面交流,虚拟环境代替真实生活等问题值得探讨和深思。
如果说课件发展初期是推广技术的“做”课件时代,或许现在就是更强调实效的“用”课件时代,而“用”比“做”难。在课件“满天飞”和技术不是瓶颈的今天,教师应更多地研究教学内容和设计,这才是教学的根本,也是保证课件质量的根本。同时,反思我们的多媒体课件比赛,虽然课件评比标准都非常强调教学性,但真正的课件评比过程则不然,偏重易观察的技术性和主观性强的艺术性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何更多地关注相对复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更好地达到课件比赛的真正目的,是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点评人:浙江省金华第八中学 NOC活动评委 章精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