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中的“三种关系”

2009-03-31 07:23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主体作用工具

俞 伽

要搞好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要有正确教学理念的指导,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教学环境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指

导者。必须注意的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有使学生主体地位绝对化的倾向。例如,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或者让他们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注意是否围绕主题等。结果,不仅没有发挥数字化学习的优势,连基本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归根到底,是没有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案。

● 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和达到教学效果服务,偏离了这个方向,就成了乱用、滥用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成了一种装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要求等,有针对性、科学地使用,而不是机械地套用。那种以为课堂上运用了现代教育手段就算整合的观点在不少教师中都存在。例如,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动画效果,使得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结果,教学效果没有明显提高。笔者认为,在某一教学环节,是否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认真考虑,不可为使用技术而生硬地使用技术,或总选择最先进的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

● 教学模式与教学模式化的关系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内容的要求,地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教学模式。所以,整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和定式化。

在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若干教学模式,这些理论研究对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些教师却照搬模式去进行模式化教学,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还是脱离了课程、内容、学生实际。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注重整合的实际效果而不是某种特定的模式,应该大胆地进行创新。同时应该明确,能整合的就整合,不需要的就不必去做。另外,在从事整合实践时,要考虑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整合课是以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为基础的,课程的需求要与师生的水平符合。还需要考虑,使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与学科知识水平之间相互呼应、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模式化教学显然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既可以作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作为个别辅导工具、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也可以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等。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什么工具,在什么时候使用,应该灵活应用,而不是教条、僵化地为使用而使用。

总之,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要根据教学实际,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这四者关系,整体协调,优化组合,方能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主体作用工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人大主导立法六人谈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