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口译训练障碍及对策

2009-03-31 09:29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3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笔记

刘 亮

摘 要: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具有即席性、独立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根据口译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自身学习及教学实践,浅谈口译训练中的障碍及对策。

关键词:口译;特点;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210-02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将所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用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目的的交际方式。人类的口译活动是一种积极地、以交流信息为目的的交际活动。因此,口译不单是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还要兼顾交际内容中所涉及到的文化涵义、引申义等方面的综合转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口译不仅是语言活动,而且还是文化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交活动。

1 口译活动的特点及过程

口译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特殊性决定了对译者的更高要求。首先,译者必须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但是,并不是会说两种语言的人都是称职的译员,这就好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不都能成为英语教师,会画画的人不一定会成为画家一样。掌握双语只是口译的前提和基础。在此条件下,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其中涉及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信息组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练习,从而达到口译所要求的准确、流畅和快速的标准。

其次,口译要求译者具有把听到的词、词组或句子记住并迅速加工成意群,然后作为一个意义整体记录下来,最后用译语进行信息切换的能力。因此,口译的基本过程可以总结为输入、解译和输出的过程,即将信息的来源语转换成目标语的过程;换言之,口译的过程就是听、理解、记忆、思考、组织和表达的过程。口译是一项很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因此,口译又具有即席性、独立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2 听力理解障碍及对策

在英译口译的训练中,学习者首先遇到的就是听力问题。英语听力极强的瞬间性对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受训者在最初的训练中往往只强调听关键词,从而忽略句子的整体意义;或者由于同时要做笔记、时间紧迫,很多学习者都有听到就记的习惯,最终导致只听到只言片语,不知所云。其次是音同或音近词对听者在理解上造成了较大的障碍,比如,在一篇介绍庐山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The mountain features beautiful peaks, seas of clouds, waterfalls and historical sites.(庐山以其美峰、云海、瀑布和古迹而闻名。)有人误把peaks听成了pigs,结果译文与原意相差甚远,闹了笑话。再就是听清了音但一时反应不出来,想不起相对应的单词或是短语。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把精听和泛听结合训练,精听要听懂每个词、辨清每个音;泛听则是为了提高语感,熟悉不同国家的发音;其次,平时多积累,比如多听、听懂英语句子中的连读、音变,记诵同音同义词和形近音近词等;再次,注重记忆的完整性,学习者在储备中必须做到音、形、义兼备,避免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三者分离,出现听音卡壳的现象。

3 知识面障碍及对策

口译除了对译员的语言能力高要求外,还要求译员是个杂家。“An interpreter should 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这句话生动地体现了对译者博览群书的要求。口译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活动,要求译者对与该语言有关的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政治、经贸、外交、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因此,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译员,做到有效而准确的翻译,了解和掌握背景知识及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1)背景知识。口译过程中,译员若是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其译文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引起误会。例如:“南北”在国际外交领域里既是一种地域概念,又是一种政治概念,发达国家大都集中在北半球,而南半球,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则以穷国居多,因此,在国际政治中人们常以“南北”代表穷国和富国,了解了这一背景之后,译者就可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从何角度翻译;(2)专业知识。口译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专业知识,比如,在涉及信息时代的材料中谈到 “电子皮肤”、“数字氏族”等术语,如果没有这一类的专业知识,译者就会不知如何翻译,从而可能导致整个口译活动的中断。

当然,无人能精通百家,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但口译内容涉及面之广、内容之杂是不争的事实。译者只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懈地积累,在口译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4 输出障碍及对策

口译中的输出涉及译者的笔记能力、整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口译实践中,笔记是关键,整合是难点,表达是最终目标。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口译笔记是辅助记忆的手段,是在听讲过程中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记下讲话内容中能刺激记忆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提示译者讲话人所表述的意思,掌握其表述内容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口译笔记是对译者短暂记忆的延伸。初学者往往把所听到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以至跟不上讲话人的语速;或是即使使用了缩略语和符号记录,但记录的内容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无法进行整合。口译笔记的缺陷直接增加了整合复原的难度。如果整合出了问题,那么必然会对译者的表达造成困难。作为口译的最后环节,如果出了问题将使整个口译活动前功尽弃。

针对以上可能在该环节出现的障碍,现提出以下几个可行性方案:(1)口译笔记个性化,因为笔记只给译者本人看,只要自己能识别并迅速反应的笔记就是最好的笔记。所以在平时的口译训练中学习者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系统;(2)笔记在口译中只是一种辅助记忆的方式,译者应以“大脑记忆为主,笔记为辅”的原则贯穿口译活动,针对记了就忘的问题,学习者可以多做“干扰性”训练,摆脱完全依靠笔记的习惯;(3)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多进行复述练习,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度。

5 心理障碍及对策

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转换传输活动,它要求译员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双语切换,译员在整个口译活动中孤立无援,具有很强的独立操作性。这给译员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紧张的情绪势必影响译员的自信和发挥,导致反应迟钝、口误频繁,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拥有一种从容自信的口译状态非常重要。

在正式的口译现场有压力是难免的,即便是在平时的口译训练中,译者也或多或少有紧张情绪。针对这种情况,译者可以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打好坚实的语言运用基础,多模拟口译现场,以适应现场气氛和压力。保持一定的语速,输出译文不要过快,并在口译活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从容面对。

综上所述,口译训练主要是一种技能训练,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实践才能掌握甚至驾驭它。口译之所以难度高,是因为它同时测试了译者的听解能力、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翻译能力、和笔记能力。简言之,口译关键在于“协调运作”。只有克服了其中各环节的障碍,均衡发展,才能在坚持不懈的口译实践中达到准确、流利这一口译成功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教学探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4,(3).

[2]@郑亚玲,何高大.口译及其特点概论[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2).

[3]@Keith Johnson.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教研出版社,2002,(3).

[4]@陈洁.英语口译技巧[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1).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笔记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