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琼
摘 要:目前高职生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提高与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界的共识。针对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育过窄、人文教育过弱和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克服近年因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和人文的分裂,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与当代潮流的。运用高等教育学原理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人文素质;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87-02
1 通识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主要误区
(1)将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不只是人文教育,完整的通识教育必定是包含科学教育的成分在内的。国内不少学者都认为通识教育是有关“做人”的教育,而专业教育是有关“做事”的教育,其实这里所说的通识教育可能是指人文教育。当然,专业教育中实际上也同时存在着是有关“做人”的教育。因此,将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等同起来,而将科学教育排斥在通识教育之外,显然是不正确的。
(2)将学科领域内开展通识教育等同于开设概论课。国内不少高职院校都提出了高职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具体来说,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相应地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也基本是将高职3年的教育分为前一年半的通识教育和后一年半的专业教育两个阶段,即“二二分段”模式。但是,这一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高职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有的甚至严重脱节;通识教育课程的编排以对所有高职生实施同样的通识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没有考虑各专业之间的差异,使得以专业学习为主要目标的学生在前一年半只能学习远离所学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其学习积极性;通识教育中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脱离,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虽然也进行科学研究,但很难与其教学结合起来,因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高职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将它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考虑。
(3)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基础课。过去,不少高职院校曾将通识教育视为高职教育里的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分开学习。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高职教育的基础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当然更不能因为其有基础性的一面就将专业基础教育也看成纯粹的通识教育。实际,专业基础教育是兼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方面的一些特性,因而是二者的中介环节。
(4)通识教育内容方法的偏差。早在本世纪初,通识教育虽然就被国内一些高职院校明确提出来,但当时更多是将通识教育理解为跨专业教育,甚至在教学计划中直接称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尽管上述课程可以理解为广义的通识教育,但是这三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达到通识教育的要求。公共必修课是“两课”以及英语、体育、计算机课程,基本具有通识教育的思想和技能的性质;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大类应该掌握的课程,但是并没有做到文理渗透,就连文文渗透以及理理渗透都还差得远;公共选修课虽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通识教育的需求,但是课程门数太少,一次听课人数太多,效果差强人意。加之专业教育的教学实体单位都侧重本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忽略从其他学科中获取知识营养,尤其是自然学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质,其逻辑思维和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均有待改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降。
(5)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通才教育。通识教育致力于全人的形成,而通才教育注重于人力的形成。我们主张高职教育是具有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公益型与培养人的专业素质的功利性相统一的通识教育,而不是仅培养专业素质的通才教育。
2 误区形成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一大批年轻教师匆忙走上教师岗位本身就是“赶鸭子上架”,而他们所教授年级往往是正在接受通识教育的低年级,所授课程往往是通识教育的课程,加之,学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寻求企业当事者的垂青,力求使学校的运行贴近经济和社会,因而面向社会有余,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不足。在教学中,重术轻学、重应用轻理论的情况一直比较普遍,使得通识教育的开展往往困难重重。
(2)学分制制度与通识教育不协调的影响。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虽然专门设立通识平台课程和文理基础课程,力求合理、科学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知识和人格基础。但由于通识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在很多方面重要性并不明显,如授课时间安排多在晚上和周末;又如实行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在70人以上;缺乏通识教材;学生层次差别大;教师工作量的限制;等等,特别是课时费与专业课程并无区别,而要上好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往往必须下更大功夫,如自己准备资料备课,新开的课程还要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从投入和报酬的角度考虑是不成比例的,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讲授通识教育课程。
(3)教学与科研活动互不贯通,长期存在轻科研、重教学的现象。一所学校的岗位设置,当然最多的是教师岗位,也有专职研究岗位。但高职院校长期存在轻科研、重教学的现象:专职教学人员忙于上课,没有时间“充电”,学术水平一般;而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几乎从不关心教学问题。这种教学与科研泾渭分明的状况,影响了学生对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的了解与掌握。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任命或加薪时,均以教师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为依据,教研论文不在此列,忽视教学研究及教学质量,其结果自然是教师们不可能开展对通识教育的深入研究。科研是一所学校实力的象征,但教学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通识教育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奠基石,教学与科研互不贯通的状况必须改变。
(4)学生的实用主义至上观念制约着通识教育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从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起就开始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选择。学生为寻找所期望的职位,争先恐后地修习一些在现阶段直接用得着的热门专业或课程,而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选修人数,片面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加之不少学生对通识教育缺乏浓厚的兴趣,课程选择更强调实用性、工具性,这就必然导致课程开设过于功利。
3 走出通识教育误区的对策
(1)加强引导,充分认识通识教育是打造高职院校特色的基础。一所高职院校之所以吸引优秀学生,在于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校园精神,毕业生能获得很好的学习能力、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而这必须靠通识教育来完成。学校要将特色与选修课程结合。实施“通才教育,按类教学”,打通了同一大类专业的前期课程,进行课程设置调整,高职的通识教育要与文化基础课统筹考虑,即对现有“文化基础课部”或“公共课部”进行改造,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融合为整体化的通识加专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建立以技能与素质教育并重为取向的跨专业、跨学科通选课体系,构建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课程板块,形成了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中综合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学科与艺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三大组,其特色包括推进跨学科教学、适合所有低年级学生选修、具有综合的训练要素与目标、增进师生交流、引导低年级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等,对学校及其历史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使他们清楚作为该学校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充分体现课程的引导性作用和特色。
(2)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鼓励教师尤其是大师、名师积极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授课质量;一方面要注意到在通识教育中出现的“单打独斗”现象,加强开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与科研合作,重视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重视各类教学实践、各种学科竞赛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并以学分的形式给予肯定,真正实现以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3)成立了全校性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或研究机构。通识教育研究机构没有专业属性,它主要围绕学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探讨有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如高职教育的基本内涵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学术研究与高职教育的关系,高职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关系,中国教育传统与当今世界高职教育的关系,公共教育与个性培养的关系等等。当然,通识教育研究机构要充分重视专家教授的参与,加强通识教育的管理。专家教授的参与将使通识教育的研究和管理步入规范化。因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既涉及到社会科学,又涉及到自然科学等各类学科知识的融合,对课程、教材内容与结构的适用性、发展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而专家教授参与通识教育的讨论、研究到决策的整个过程,会站在全校的高度,站在民族教育的高度,站在高职教育的高度,科学的规划,严格的论证,并在实施过程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推进通识教育需要教学体制改革的支持。在原有的体制下,实施通识教育,实现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的调整,不是一件方便的事情,因为高职学生不仅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而且还受到专业院系的管理,他们容易得到的修读指导主要来自于院系,而院系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从专业着眼。所以,推进通识教育需要在体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比如对大一新生,进入高职院校时可分大类专业,全部直接进行全系性的一年共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全系性课程修读计划、素养拓展计划、课程补习计划和学校导航计划,并接受全系性的学业指导和生活安排。
(5)重新定位高等教育的目标才是有效开展通识教育的关键.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理念的有无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与否。《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不论是“淡化专业、加强基础”,还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都没有根本脱离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定位。在这种背景下要想真正实现通识教育,只能是天方夜谈。
(6)推进通识教育需要树立整体观念。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是一种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共同推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管理工作往往由教务处、团委和公共科部等部门共同分担,缺乏一个专门机构从宏观上进行把握,这种做法使得高职院校把注意力放在通识课程的开设上,而制定通识教育的发展目标、制度规范以及课程规划、教学实施与管理、效果评价等这些更重要的工作却往往被忽略。因此,在通识课程设置上,需要确立一种整体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曼丽.反思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10
[2]@张炯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推行新概念“通识教育”——学贸易的也要进车间开机床[N].新民晚报,200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