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国务院近期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制订了7项加强工作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要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仍按有关规定执行)。在金融危机已经深度影响到就业的今天,这一指导政策无疑是雪中送炭,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敞开了一条明路。
此项政策因与户籍有关而令不少人关注。户口问题一直是不少人的“死穴”,无论从效率还是公平角度来看,适应计划经济的户籍制度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放开户口限制是大势所趋,人口自由流动是社会发展必然,如今正处于制度变革的阵痛区,此次国务院要求非直辖城市放开毕业生就业落户限制,为毕业生疏通了就业通道,同时可以视为破除身份壁垒的一个积极信号。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拥挤在一线城市的现象愈演愈烈,因为一线城市始终是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不仅创业环境成熟,而且最先接触新信息新技术,紧跟或超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而备受众多高校毕业生的青睐,这无可厚非,可究其本质还是“鱼跃龙门”的思想在作祟。作为就业主体的“80后”,成长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他们的思想里或多或少都存在“摆脱农户”的后遗症,在高贵的象牙塔里经过了一番熏陶后,各个怀揣“骄子”的心态,择业时固守着“宁近城一寸,不下乡一丈”;即便是城市,也有着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因经济差距而产生的心理差距,这一思想又表现为,宁当大城市的草根,不做小城市的精英。
面对中小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尚未发展成熟,而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创业环境又极具吸引力,他们宁愿忍受大城市吃住多不便、安全无保障、地域遭歧视等困境,也不愿到中小城市施展拳脚,实现个人价值;宁可在发达地区当“漂一族”,也不去欠发达地区筑“安乐窝”,因为他们觉得同样是城市的边缘人,还不如去待遇高、福利好、机会多的都市丛林里拼搏。
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都受到户口的禁锢。户口吸附着诸多权利,不解决户口,就享受不到当地的相关福利待遇,更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与户口有关的诸多问题,毕业生对企业没有归属感;中小城市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往往很难解决毕业生的户口与档案问题,用人单位难以招纳到贤才。户口问题成了用人单位自主招聘以及人才合理流动的极大障碍。现在落户指导政策的出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拆除了毕业生自由流动的藩篱,打破了人才招聘上的条块分割,扩大了就业竞争、人才竞争的范围。虽然直辖市未在解禁之列流露出政策的一丝忧虑,但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到任何非直辖市城市自由平等地呼吸空气。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局被格外地放大了。增加就业,不仅仅是国家的问题、人才的问题,更是包括企业在内整个社会的责任。户籍的松动只是一个政策杠杆,要真正留住人才,还要各城市、各企业根据毕业生的需求,积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和生活环境、合理的薪资待遇,让广大毕业生无后顾之忧,让英雄就地成才;如果能做到这些,也就不担心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有机会还会蠢蠢欲动向大城市进军,而让中小城市成为有极大吸引力的就业点。
大众化就业时期,合理放开就业限制,“人满”亦可以“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