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元芳 赵 玮
摘 要: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从“以人为本”的理论核心出发,分析并诠释了我国外语教学中加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外语学习 全面发展
一、前言
本文试图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不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思想,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方法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领域,外语教学与研究也同样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对外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而言,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采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进行外语教学与研究势在必行。
如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则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语言本身和教师的教法,教学和研究的重点应转向真正的教学主体——学生,即 “以学生为本”。然而,“以学生为本”并不只是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还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以学生为本,就必须体现出社会、学校和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和挖掘他们的创造能力,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现状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因而,也必然是外语教育的主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无论从教学大纲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还是从教学重心的转移以及教学评估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看,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都在朝着科学的发展方向发展着。首先,教学大纲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直至新世纪(2007年),已由国家教育部或其指派单位颁布和修订过若干次。修订多以外语教学更科学化、系统化和人性化为目的。其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以知识灌输向知识建构转变。外语教材的使用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全国统一教材转变为“一纲多本”;全国外语统一考试(如大学外语等级考试及专业外语等级考试等)开始强调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非考试能力。多年来,尽管我国大学英语全国统一考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学生为了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等一系列标准化统一考试,很容易形成只是为考试而努力学习外语的学习目的及学习态度。这样就容易出现学生“重分数”、“轻能力”的学习现象,从而限制学生自身兴趣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
笔者认为,我国大学外语学习者缺乏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与其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密切相关的。虽然我国最近发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着重强调对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我国的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的需求。但是,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外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应试技巧训练在有些高校英语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这些做法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主动获取的自主学习风格,也是不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的。
三、“科学发展观”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来看,外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但所强调的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及基本要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另一方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又是另一个层面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无论是一个社会的发展,还是一个人的发展,不推进其全面发展,就不会有协调的发展,没有协调的发展,就很难有持续的发展。
因而,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就是促进学生更全面、更协调地发展,因为我们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外语能力来增强个人的发展实力,同时,也增长我国社会建设的整体实力,从而达到国内国外之间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的 “协调发展”。对于每个外语学习者来讲,只有自觉地培养学习兴趣并提高对外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够真正发挥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Brown认为,培育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土壤往往来自于外语课堂的各个学习环节,包括外语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等。然而,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测试手段及课堂教学等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众所周知,在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的今天,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不应仅仅是为了在校期间通过各种外语考试。外语学习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更高层次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发展或当前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未来发展需要,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只有把握这个精神实质,我们才能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外语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某个人的个体行为,而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系统需要“持续发展”,需要“统筹规划”,但这种“统筹”是一种宏观上的统筹,它需要提高其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调控系统。
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对待“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地发展”外语教育。外语教育工作者就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帮助学生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笔者建议我国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拓宽外语教学途径和方法,协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力求将“暂时”有效的应试教学与“长期”有效的学习兴趣,实际能力与应用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让学生的外语学习“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从而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培养目标。
“统筹规划”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它不但在外语教学中对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至关重要,对外语学习者本身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应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统筹自己的学习,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等关系,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外语学习列入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只有长期有效
地持续学习,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早日成为祖国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4﹖h狤d.) [M].hite Plains, NY: Longman. Language Teaching,2000,(3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Zuo, L. Comparison of EFL teaching in America and in China–A refle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8,(31):68-79.
[4]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