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

2009-03-31 07:23岳淑丽高鉴伟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自主建构主体间性支架式教学

岳淑丽 高鉴伟

摘 要:主体间性揭示了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影响。主体间性视阈下,支架式教学是以“最近发展区”为教学问题“区间”,以主体间关系为纽带,教师和学生自主建构教学支架和学习支架的教学。

关键词:主体间性 支架式教学 交往教学 对话教学 自主建构

主体间性是在20世纪西方哲学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中产生,到目前依然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哲学命题。主体间性哲学在弘扬主体性上,使主体从认识世界的“手段——目的”工具性占有的线性思维巢臼中跳出,将只关注主客二元的工具理性,改造为以交往为核心、蕴涵有自由、民主、平等精神的主体间性。支架式教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国外流行的衍生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支架式教学模式倡导教与学双方体验、参与教学活动,达成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用主体间性哲学视阈构建支架式教学,对促进教学模式创新,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与学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交往教学

“所谓交往,就是在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与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交往是师生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师生主体间的交往实质上即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交往是人在教育中的一种“存在”的生存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间进行文化的传承,并启迪人的自由天性,进而使个体自由生成和展示,使其各方面潜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的教学实践中,以教学支架为中介,师生主体间向对方敞亮内心世界进行精神的交流和契合,在教师的指导、示范、感召下,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受到触动、涌动灵感,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结构或转化为实际行动。由此,教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师生主体间精神层面进行的交往。

在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并非只是单纯地为支架而提供支架,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提供多元化选择空间的同时,亦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知识水平、生存状态等去设计、规划支架,使得教学和学习在平等、信任、自主的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之中进行。高效率、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主导作用,同时自由而有选择空间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会主动去了解教师,并尝试着理解教师所固有的价值和选择方式,进而师生间共同创设互动、合作的支架关系,为实现教学与学习高质量的双赢奠定和谐的基础。

二、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学

师生间的和谐交往是支架式教学进行的良好前奏,那么高效的师生对话则是支架式教学实施的艺术交流。对话不仅仅是师生主体间交往展开的一种形态,它更应是师生主体间交往的灵魂。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对话本身的发展就带动双方精神的发展。从这些意义来看,对话就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而是教育本身。教育就是对话,是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传统的支架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控制、支配、占有支架,采取单一式的、集权式的教学模式授受知识,学生则只是顺从、接受,就像水从桶里倾倒入杯子里,只是容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而实质却没有任何变化一样。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过程中,对话的师生双方是各自具有独立意识、独立思想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在二者相互认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都走出他们角色自身的囹圄,把对方当作朋友、知己进行对话、交流,从而使得教学支架和学习支架成为对话的支撑、信息交流的源泉,这样支架式教学本身就会实现其本真的一种追求精髓,即它追求的教学结果是一赢俱赢,即师生间的共赢。师生间的交往不是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不是一种观点对另一种观点的反对,而是双方的一种共享。“人类之所以以社会方式存在,取决于相互承认,教育之所以能够进行,就在于师生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承认和对话”。

三、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是师生共享的自主建构

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学习是主体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与教学主体并非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和教师承担更多的自主管理学习和教学的机会。在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使教学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支架)。学生则主动地接收信息和辅导,并自主地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知识的生长点”,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并且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从心理间到心理内的运动过程是产生主体间性的过程”,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和教学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交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生成的。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仅是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授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传授的对象。“支架”是师生间意义建构的中介。师生间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是主体间性的共享的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1]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2,2.

[2]朱佩容,季亚琴科.论教学的本质[J].外国教育资料,1993,5.

[3]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4]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卡尔曼•雅隆.马丁•布贝[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猜你喜欢
自主建构主体间性支架式教学
以学定教,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
抓“关系”之课眼寻思维之点睛笔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