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玲 焦连志
摘要: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带有厚重的意识形态烙印,新中国成立后两次社会转型过程都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意识形态变迁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是互为里表的过程,但意识形态本身的特性使得它基于特定的情境对制度变迁发挥着正向或者负向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分析变量,意识形态的变迁在深层次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
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转型;制度刚性;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2-0016-03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先后经历了两次深刻的变迁过程,这种变迁过程在表象上体现为制度变迁的过程,并以制度变迁的形式巩固下来,但在正式制度变迁的背后,却是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在深层次上发挥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建国以来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可以从中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以往的许多研究将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社会变迁分析的一个非关键性变量或者边际变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解释力度和应有的学术价值。本文试图将意识形态作为中国同社会变迁分析的一个独立变量,从意识形态变迁、新旧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意识形态变迁与正式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对建国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过程进行分析,探析意识形态是怎样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从而深化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认识。
一、意识形态与社会转型的一般分析
社会转型或变迁从制度上来看无非是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过程,在制度变迁表象的背后,却是意识形态的“无形之手”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和强度。制度是社会变迁的载体,而制度的变迁以及续存则依赖于意识形态的支撑,可以说意识形态既是制度之魂,同时又是制度之基。某种程度而言,制度是意识形态的直接体现,因而作为社会变迁过程之重要表征的制度变迁从根本上来讲乃是意识形态变迁的体现,也就是说社会变迁过程的实质乃是意识形态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程度往往与正式制度变迁的强度成正比,制度变迁越深刻,意识形态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明确。而由于中国社会两次重大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的深刻性,加之由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强意识形态取向的政党组织社会进而构建国家的政治成长过程的特殊性,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更是被打上了深厚的意识形态烙印,因而考察中国社会的转型及变迁过程当然离不开意识形态层面的分析。
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是非正式制度中决定个人观念转化为行为的道德和伦理的信仰体系,“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工具,它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化”。“意识形态是与个人对其所领会的关于世界公平的道德和伦理判定纠缠在一起的”。它主要通过“内化”的方式来引导人们作出对制度、政策等的价值判断,发挥着引导和规范人们行为选择的制度功能,可以增加人们对制度的认同感,从而降低制度的实施成本。概言之,意识形态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意识形态具有政治合法化功能、政治动员功能、政治论证功能和政治团结功能。意识形态既是特定生产关系的产物,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并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体现和贯穿自己意志的政治及其它上层建筑(主要表现为相应的各种制度),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奥斯特罗姆曾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规范制度。其制度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一致的意识形态可以替代规范性规则和服从程序,成功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制度创新的方向和进程,能减少强制执行法律及其他制度的费用。当人们的经验与意识形态不一致时,他们便用新意识形态来节约认识世界和处理相互关系的费用。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信仰体系,是决定个人观念如何转化为行为的“无形之手”,意识形态作为世界观的特质使得它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制度和政策的实施成本,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并实现发展目标。
中国共产党本身是一个强意识形态型或者说具有较强意识形态取向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以及建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架构当然也带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导向。此后在党的意识形态指导之下,中国社会的一切经济社会运动也都带有了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特别是与意识形态关涉最深刻的建围以来中国社会的两次深刻转型过程更是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因而分析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过程。必须将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关键性的分析变量。
二、建国初期意识形态改造运动与社会转型
建国之初,执政地位的取得使得我们党面临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课题。但是毫无疑问党必然面临着来自党自身的革命党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呈现出一种制度刚性,深刻地影响着党员的行为甚至党的决策,曾经在革命中发挥积极正向功能的革命党意识形态此时表现为一种束缚党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阻力;而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原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制度变迁,毫无疑问,它也会受到来自广大群众的旧有意识形态的强大阻力。应该说我们党在建国初对这两个问题都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后者使得新国家建设与新制度实践遭受种种阻力乃至挫折,这使得我们党对后者的重视和清醒程度超过甚至覆盖了前者。
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各项方针政策都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但人民群众却依旧受到旧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制度、政策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于是通过意识形态改造运动来实现意识形态的重建以巩固新制度和保障新制度的运行就成为当时决策者的主要思考方向。为消除这种阻力和巩固这样一种制度变迁成果,毛泽东提出了“人的改造”问题,表明党已经意识到了要减少新制度运行的成本就必须克服旧意识形态的阻力。于是以克服旧意识形态的影响、巩固并保障新制度顺利运行以及确立新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目标的意识形态改造运动就成为建国初期党发动频繁群众性政治运动的主要动因。国家力图革除旧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于是依托国家政权,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支持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顺利运行。这一过程正如意大利学者加塔诺·莫斯卡指出的:“统治阶级不是仅仅通过已经拥有权力这一事实来使其权力正当化,而是试图为之寻找一个道德与法律基础,把它表现为人们通常认可和接受的原则与信仰的逻辑的和必然的结果。”他所讲的“道德与法律基础”在这里当然就是我们党所坚持和信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不懈的意识形态重建的努力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对群众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旧意识形态的消
极影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克服,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使得新政权成功地奠定了坚实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运行成本。
三、发展困境的意识形态解析
意识形态的重建努力逐步确立了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与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结成了相依共生的关系,意识形态本身的特性使得它承担着为新制度提供解释、辩护以及整合民众的功能。然而。建立在新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新制度在实践中逐渐变成了缺少适应性效率的“一大二公”的僵化体制,导致了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和发展困境。限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党并未能清醒地意识到导致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乃是制度与现实之间的脱节,是超前的却陷入僵化的体制脱离了现实,而认为现行制度都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或者是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的,这些制度本身是先进的,导致现实中新制度运行和发展困境的原因不在于制度本身,而在于人们旧的意识形态观念。因此,要减少新制度运行的阻力,就必须进一步克服旧意识形态的影响,克服旧意识形态的“制度刚性”。于是努力实现意识形态的重建,培育与现制度相适应的新意识形态以减少现制度的运行成本和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就成为当时政治生活的主题。“历史地看,相同的意识形态可能在某一个时期是革命者的指南,在另一段时期则成为统治集团强加的正统观念。”对于处于旧意识形态的重重包围而又面临重重实践困境的新制度而言,“强加”实在是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为解决发展困境和维护缺乏适应性效率的僵化体制,新政权通过一次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革除旧意识形态的影响以确立新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整合民众,提高现行制度的合法性。而党本身的革命党意识形态刚性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这种带有浓厚革命党思维方式的做法,使得意识形态重建的努力又在另一个方向上强化了革命党的意识形态刚性。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还是逐渐导致人们对现制度的怀疑乃至对其背后的意识形态的怀疑,在无法对制度作出反抗的条件下人们更多地对制度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在制度实践面临更大的阻力和发展困境的状况下则进一步诉诸频繁的、规模不断扩大的意识形态改造运动,这种相互背离的状况在另一个侧面上导致了彼此“加强”的结果,从而最终演化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规模空前的意识形态改造运动——“文化大革命”。“文革”内乱及严重的发展困境显示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及与之相应的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严重危机。
导致这种发展困境的关键就在于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不仅受到群众旧有的意识形态的阻力,当然也受到我们党自身革命党意识形态惯性的束缚。意识形态重建的努力虽然部分地实现了目标,但却因新制度与现实之间的脱节使得制度运行面临重重困难,频繁的以意识形态重建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维持新制度运行而必须支付的成本,可见意识形态与制度及其运行之间的紧密关联。不懈的意识形态改造运动为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运行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支持,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与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相依共生的均衡状态使得传统社会主义体制得以稳定运行。尽管这种运行后来遭遇发展困境,但在当时对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认识之下,既缺少发生改革的思想条件,而且任何改革现制度的尝试都因与意识形态相抵触而遭到扼杀,“当立法、协调和执行者面对众多选择时,意识形态便成为决定性因素。”在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下,尽管当时社会主义实践中曾经有过这样或者那样的改革尝试,但都因与意识形态的抵触而遭到扼杀,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实践遭遇困难时的种种改革尝试不得不让位于体制内部的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从根子上限制了改革的方向及其路径选择。
四、意识形态困境的突破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
意识形态重建运动及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确立并强化了传统利: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局限于僵化计划体制内,阻碍着对传统体制改革的任何尝试,导致了严重危机和发展困境。
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以打破僵化的意识形态对思想以及制度改革实践的束缚。邓小平支持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党内外人们的思想,打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冰,破除了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迷信。因而也才有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种种改革举措和制度创新的尝试。但尽管有了种种制度改革的尝试,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依然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并在改革的过程中呈现出制度刚性,在实践中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手脚,使得体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由于制度变革并不会立刻带来相应的意识形态的变迁,它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种“滞后效应”,作为-种维护旧制度和旧体制的惯性观念力量而存在。因而改革之初面临的主要困难即是克服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刚性,而这与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之初所遭遇的情况近乎一致,只是呈现制度刚性的意识形态的内容由旧意识形态变成了意识形态重建运动后所确立的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必须积极推动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变革以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提供思想条件,通过积极推动意识形态发生与制度变迁十日适应的变革,使创新的意识形态与创新的制度达到创新的均衡状态,发挥其为新制度解释、辩护以及整合社会的功能,从而减少改革实践的实施成本和保障新制度的顺利运行。这一过程是意识形态本身的固有特性决定的,是意识形态变迁规律的必然反映。
改革进程中传统意识形态呈现出必然的刚性状态,改革的推进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也即新旧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加剧,改革开放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喋喋不休,而苏东剧变及国内风波进一步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改革因此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境地。在此情况下,邓小平深刻地意识到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必须进一步打破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1992年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而意识形态尽管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制度变迁并制约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路径,但是根本上决定制度变迁的还是利益,当事人成本与收益的考在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及对制度变迁的态度、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及其伟大成就,给人们带来的利益的普遍增长使得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和支持,进一步推动了意识形态发生逐步适应改革开放的革新。而意识形态的变迁则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由此,意识形态变革与制度改革已经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的循环机制,并且在效益递增作用下,改革逐步突破了传统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制度与意识形态之间正向着一种更高的更有效率的均衡状态发展,而伴随这一意识形态变迁与制度改革的过程的也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过程。
概言之,意识形态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制度变迁过程,是中国社会变迁分析的一个关键变量。意识形态之所以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如此重要,在于其本身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特性及其与正式制度之间的紧密关联,加之意识形态的变迁往往有滞后于正式制度变迁的特点,因而在新制度创立或者进行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处理好制度变迁与意识形态变迁之间的关系,在正式制度变迁之前或者变迁过程中有意识地、自觉地推动意识形态的变迁,以减少制度变迁以及制度创新的成本。另外,在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探索适合本国同情的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否则会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实践遭遇发展困境和相应意汉形态的僵化,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即是这样一个过程。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解放思想,科学地处理了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从而使意识形态创新与制度创新相辅相成,积极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过程。
(责任编辑刘龙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