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癸卯学制在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系统形成中的作用

2009-03-30 06:51莫倩仪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2期

[摘要]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部颁布实施的学制,它的出现使我国的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该学制首次将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教育体系,使实业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重点考察癸卯学制的施行对实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 实业教育 实业学堂

一、癸卯学制的产生

学校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学校系统的产生可分为两种类

型,一是“下延型学校系统”,即从高级学校向低级学校下延而产生的系统;一是“上升型学校系统”,即从低级学校向高级学校上伸而形成的系统。近代以前,在中国出现的各种教育组织上下级别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衔接关系,这些教育组织是单一、零散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被一种明确的制度规定下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系统和教育系统更无从说起。近代教育兴起以后,各级各类学校大量增加,极其需要建立一定的规范和制度将以往游离的教育组织聚合成为学校系统,以解决不同级别学校的衔接、办学分工和办学权限的问题。

鸦片战争以前,服务于科举考试的经学教育是历代教育的重点,读经解经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在集权专制统治下,教育和教化往往不分,教育往往沦为培养官僚队伍的工具。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一向有着“天朝大国”优越感的清朝统治者不得不承认落后的事实,部分官员也有所觉醒,开始将目光投向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开始向西方学习。

随后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了各级各类的新式学堂,1862年建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开始迈向近代学制建设的标志,同文馆是一所新式学堂,注重翻译人才的培养,由于“学校等级越高,见效越快”,在1862年-1894年间所设学堂都为偏重高等教育的“一段制”学堂,直到1898年,大学堂生源缺乏,管学大臣才请旨严格要求从速建立中小学堂。尽管这样,当时全国没有统一的学制,即便是同类型的学堂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而且学习年限不一,程度参差,衔接困难,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国内外矛盾更为严重,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清朝统治者下令以教育为突破口进行改革。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在模仿日本学制的基础上,清政府于1902年颁布了第一个学制方案《钦定学堂章程》,该章程由张百熙主持制订,又因该年是壬寅年,亦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正式公布的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公布而未施行,不久后重订,即为后来的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因时值夏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共同主持制订,该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教育法令公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是中国近代一个最为完备的学制。癸卯学制的颁行把中国教育真正引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就这样,中国的学校系统在短短的四十年里便建立起来,并且是一个“下延型学校系统”。

二、癸卯学制颁布前后的实业教育概况

晚清的实业教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是第一阶段,实业教育在洋务运动的发展中萌芽;1894年-1904年是第二阶段,即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实业教育思潮的发展;1904年-1911年是第三阶段,实业教育思想的流行和制度化。

(一)实业教育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清末财政窘困,统治者希望通过发展实业缓和危机,洋务运动由此展开,实业教育也逐渐得到重视。1866年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是我国实业教育的开端。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实业学堂,但学堂的课程不同,程度参差,相互间不衔接,仍停留在“一段制”教学的阶段。正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学制,实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但值得肯定的是,洋务实业教育围绕实业人才的培养、实业学堂的建立等问题,形成了一个封建传统教育理论所没有的新思想类型,打开了中国教育的缺口,满足了当时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和物质条件,并积累了经验。

(二)实业教育初成体系

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的炮火声中失败了,但实业教育在维新派的改革声中仍持续地发展着。在壬寅学制颁布以前,实业教育还只是一些零散的实业学堂,壬寅学制公布后,实业教育系统初现雏形。壬寅学制由六个章程组成,分别是:《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和《初等蒙堂章程》,而对实业学堂设立则在《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和《初等蒙堂章程》内有所规定。

从纵的方面看,实业学堂在壬寅学制中形成了初中高三级系统;从横的方面看,简易实业学堂与高等小学并行;中等实业学堂与中等学堂并行,高等实业学堂与高等学堂并行。尽管如此,实业教育在壬寅学制中并未形成一贯的体系,没有独立办理,仍依附于普通教育体系,对课程度设置也没有具体的规定。

(三)实业教育自成系统

1904年1月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拟订了政府颁行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学制系统文件――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由1个纲要、2个通则和19个章程组成,其中实业教育直接相关的就有七个,分别是:《实习教员讲习所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艺徒学堂章程》和《实业学堂》。这些规定扩充和丰富了实业教育的内容,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分成初中高三级,对每一级的教育宗旨、办学年限、招生条件、课程设置,学制里都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

癸卯学制中,与高等小学堂平行的是4年实业补习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4年,还有艺徒学堂;与中等学堂平行的是中等农工商学堂的木科和预科;与高等学堂平行的是实业教员讲习所和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此外,实业学堂又细分为正式学堂、实业补习学堂和实业师范学堂三大类;正式实业学堂按程度分为初、中、高三级,按专业又可分为农、工、商和商船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分为普通补习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两种;实业师范学堂包括实业教员讲习所(如图所示)。

以上的划分使实业学堂构成了一个衔接连贯、完整的实业教育体系。癸卯学制所制订的实业教育体系,是中国近代一幅完备的实业教育蓝图。此外还有一点,癸卯学制中实业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张之洞的影响不容忽视。张之洞是洋务派的后期首领,同时热心教育,举办过很多类型的学堂,是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开创者和实践者。他发表被后人称为洋务思潮的代表作《劝学篇》,文章总结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实践并系统地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在学制上就是实业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革新了传统的教育形式有所革新,造就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实业教育制度。

三、癸卯学制颁布后对实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使实业教育独立成一体系

上文曾提到“实业教育在壬寅学制中并未形成一贯的体系,仍是依附于普通教育体系”,而壬寅学制的这一缺陷在癸卯学制中得以弥补。在癸卯学制中,实业教育首次形成了与普通教育并行的独立的一贯体系,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对实业教育的重视提到了教育立法的高度,更进一步促进了实业及实业教育的发展。

(二)促进了统一的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1904年,在学务大臣的属官中设有实业处,主管实业学科学务,但管理机构仍不完善。1905年学部成立,设置了专门的实业教育管理机构。1906年,各省份撤销了学政,改为设立提学使司,提学使司内设有学务公所共六科,实业科是其中之一,主管全省实业学堂;另外,各府州县设立劝学所,负责本地实业教育。这样,实业教育管理体系从中央到地方便形成了,保障了实业教育的发展。

(三)实业学堂发展速度加快

学部于1907年-1909年三年发布了关于实业教育发展情况的统计数字,现整理为图二,从统计表可计算出,实业学堂于1907年是137所,学生8693人;到了1909年实业学堂是254所,学生16649人,在三年间,实业学堂数和学生人数增长了接近一倍,可见实业教育发展和推广速度之快。

(四)课程设置逐渐规范

如前所述,各实业学堂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癸卯学制颁布后,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实业学堂的课程,如在专业设置上,初、中、高实业学堂以农工商商船为主;而大学中的农、工、商各科,均有实业教育的性质等。此外还规定了中、高等实业学堂都可附设专修科和选修科。

(五)形成人才培养体系

学制在培养不同专业的应用技术人才的目的下,形成了一个由“工人—熟练工人—技术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的培养结构,将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组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学制中对艺徒、补习、教员讲习所的规定,也反映了对下层贫穷失学人民技术培训的关注和对实业师资问题的重视。

癸卯学制所制订的实业教育体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蓝图,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鸦片战争后四十年以来实业学堂发展的系统化,也为日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石。

参考文献:

[1] 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 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田正平等.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莫倩仪,(1983—)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级教育领导科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