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建筑中的宗教情怀

2009-03-30 06:51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宗教文化

雷 颖

[摘要]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功能境界,即满足人的暖饱休眠;二是精神境界,满足人暖饱之上的艺术、情思的要求;三是宗教境界,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窥见一二。对于景观建筑也有三重境界,而且宗教境界亦是最难以表述的一层,可遇而不可求。本文从造型、空间和总体布局入手,浅显的探讨了建筑中体现的宗教情怀。三者相辅相成,难以分割,分而述之,难免顾此失彼。不过作为一次尝试性的初探,我希望把设计与文脉相结合,保留和延续中国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景观建筑;佛教建筑;宗教文化

当年极富传奇色彩的弘一法师在论及人生时,这位曾名动天下的艺术大师认为,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功能境界,即满足人的暖饱休眠;二是精神境界,满足人暖饱之上的艺术、情思的要求;三是宗教境界,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窥见一二。对于景观建筑也有三重境界,而且宗教境界亦是最难以表述的一层,可遇而不可求。万千广厦之间,体现宗教情怀的景观建筑,犹如羚羊挂角,少之甚少。

在现保存不多的宗教景观建筑中,我们有幸看到了一批极为杰出的宗教礼制景观建筑,有磁县的南北响堂寺石窟、正定隆兴寺、承德外八庙、赵县经幢和北京天坛等。其中深厚的宗教氛围、强烈的宗教情怀,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

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传来中国。见证这一史实的,除史籍佛经之外,便是建于汉初的白马寺。景观建筑在传承文明、承启历史的作用可见一斑。自汉以来,各类寺庙建筑的形制,由纯西域式样的塔院式,到汉末寺庙的西域平面、中土传统建筑式样,再到隋唐时前殿后阁式、殿堂成为全寺中心,最后到明清时规整的殿堂式总平面形制,一千多年的时间演变,使塔逐渐在宗教寺庙建筑中淡出,而殿堂建筑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千年以来,能工巧匠们将无数心智,倾注在景观建筑的形体、装饰、空间以及群落布置上,以期能直抵人们灵魂深处的宗教情怀。这一切,使后代的我们无论在宗教还是景观建筑上都拥有一份弥足珍贵的财产。本文即以隆兴寺、承德外八庙以及现在正在扩建的河南香山寺为例,试图从景观建筑的造型、空间和布局上略作分析。

一、造型。对于景观建筑体而言,造型毫无疑问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正定隆兴寺,原建于隋初,现寺内的重要景观建筑,大多为宋代所建。以著名的摩尼殿为例,这是一座被梁思成先生划分在“醇和时期”的重要建筑。这个时期建筑以斗拱华丽、形体典雅优美为其主要特征。虽然摩尼殿是极为少见的重檐歇山四面出抱厦形制,但建筑平和敦厚,依然给人和缓平稳之感,依照宋《营造法则》提出的“柱高不逾间之广”,着力塑造建筑平卧依附于大地之上的感觉,让人心境平和清明,加上寺内杨柳松柏,青翠满眼,有远离凡俗之感。摩尼殿使用青砖青瓦,斗拱宏大敦实,檐柱向屋角平缓加高,墙面施以红黑两色,这些都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朴实典雅的审美观。

与隆兴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承德外八庙。这组景观建筑系藏传佛教建筑,与中土汉传佛教建筑有很大不同。它们大多数造型醒目,色彩鲜明。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普佗宗乘之庙,就是以雄伟的体量、鲜艳的颜色著称于世。的确,宏大的体量能给人以最直接的震撼。罗马万神庙、埃及金字塔,乃至传说中的亚历山大灯塔,都是如此。

古代景观建筑对于境界的追求对我们现在的设计提供了很多依据和帮助,特别是对于古建景观建筑群体的扩建。2007年对香山寺做了景区扩建性规划设计,2008年已经开始动工。香山寺始建于北魏年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它经历过修复、废弃重建、扩建,到现在已形成一片景观古建群体。在这次的扩建设计中曼荼罗台是其中的亮点之一,它共分三层,前后、左右均为对称布置。首层台前后入口各设一个牌坊,上面的雕刻采用与佛教相关的图案;二层台面四个方向各布置垂花门,象征着“四大皆空”;顶层上,保留千手观音殿和“大悲观音大士塔” 从造型上保留了古代神韵。

二、空间。对于现代建筑理论而言,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才是建筑个性的本原

隆兴寺摩尼殿面阔七间35米,进深也是七间28米,近似正方。建筑四面无窗,仅靠拱壁眼采光。若按今天的要求看来,摩尼殿的采光通风都不合格。但正是殿内幽暗的环境,展示了设计者的巧思。从明亮的室外步入抱厦的过渡空间,再进入大殿,待双眼适应了殿内的阴暗之后,正面高大慈悲的释伽牟尼坐像赫然显现。微弱的天光自拱壁眼透入,被室内密集的柱列阻挡分割后,形成一幅难以言状的神奇气氛。室内空气不流通,使得大殿十分静谧。殿内的壁画在这种气氛下,增添了几分古老、神秘的色彩。

相对于摩尼殿规整的平面形制,普佗宗乘之庙则迥异其趣了,流线也有极大不同。建筑的入口设在大红台下的巨大白台基座东西两侧。经过曲折的甬道,踏过84级的的红台蹬道之后,才能进入建筑。甬道不算小,蹬道更可称得上有气势,但与大红台的尺度相比,实在不足道。人穿行其中,方觉道路之漫长,正果之不易。红台建筑的入口更是狭小黑暗,几经迂回之后,才进入建筑内部。此时高大明亮的内院和金碧辉煌的殿内,豁然眼前,天地为之一宽,真有到达佛境的幻觉。回顾大红台的入口流线,先到达雄伟的红台基座,再经过狭长的甬道蹬台,最后进入黑暗狭小的入口,空间呈现“放-收-收”的节奏。至此高潮破空而来,信徒们已完全震慑于建筑空间的威力之下。让人不由佩服设计者收放自如的空间组织能力。

与中土佛教建筑群在最高潮设立体量巨大的建筑和佛像的做法不同的是:普坨宗乘之庙的最高潮戏剧性的出现在大红台顶。在宗教建筑中设立相当世俗的戏台,多少冲淡了景观建筑本身的庄严和入口系列的冲击力。也许这就是藏传佛教的独特之处,他似乎总是将极为神妙奥秘的佛理,用极为世俗的方式来诠释。

三、总体布局

这往往是体现整个建筑个性和匠心的地方。从平面总图看来,隆兴寺总平面保持了宋代风格,呈南北中轴的狭长方形。山门之后中轴线两侧有左右钟鼓楼和东西配殿,慈氏阁、转轮藏殿,东西碑亭;中轴线上依次是大觉六师殿、摩尼殿、戒坛、大悲阁和弥驮殿。平面长宽比竟达到1:6之多。但一路游览过去,路程虽长却不觉得呆板。如何使之不单调刻板又能保持景观建筑群的威严,的确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卓绝智慧。在整体布局上,隆兴寺依然采用了空间序列手法,结合建筑单体体量的变化和院落的叠合,奏出了一出节奏鲜明的乐章。

虽然都是佛教建筑,普佗宗乘之庙却不是完全轴线对称的。它的总平面可以分为前中后三部。前部基本上是汉式建筑轴线对称布局:沿中轴线顺置城楼样的山门、巨大的碑亭和在一座五塔门,轴线左右有一些宫殿。中部沿山坡散点布置十余座小的白台和喇嘛塔,是藏式的自由式布局。后部则是全庙中心的大红台。总体布局有明显的西藏风格。自由布置的小白台,活泼灵动,不复有轴线建筑处理不当时的呆板;中间穿插散落的有实用价值的宫殿,也丰富了流线。但总体说来,空间节奏感不强,汉藏结合似乎嫌生硬。而且全庙艺术及宗教效果几乎全集中于大红台,各小白台只不过起装饰衬托作用,没有使用价值和空间营造价值,比起隆兴寺空间扣人心弦的起、承、转、合而言,相去甚远。

四、结束语

三个著名建筑群的布局,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都可称得上达到了本文开始时提到的宗教境界,也反映了它们各自依附的文化。

本文从造型、空间和总体布局入手,浅显的探讨了建筑中体现的宗教情怀。三者相辅相成,难以分割,分而述之,难免顾此失彼。不过作为一次尝试性的初探,我希望把设计与文脉相结合,保留和延续中国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培超.自然与人文的和解.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吴越.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北京大学学报,1999

[4]Fajardo,Martha,序言[M].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作者简介:雷颖,女,湖北洪湖人,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宗教文化
人文视野下宗教文化对湄公河流域代表性民间舞蹈的影响
福建多元宗教文化在石雕艺术中的视觉表达
昌列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宗教文化旅游运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