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In”组合

2009-03-27 04:34陈彦坤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流行

摘 要:“最In”是一种汉英参半的语言表达形式,近些年来频繁地出现在网络和报刊杂志上。本文简单探讨了“最In”组合形成的原因以及形成后的使用情况,并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将其定性为具有一定言语社团色彩的特殊组合形式。

关键词:“最In” 形成 流行 言语社团色彩

我们将程度副词“最”与形容词构成的组合称为“最X”组合,“最”和“In”分别来自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按道理,这样的组合是不符合汉语表达规范的。但是,近些年来,“最In”频繁地出现在网络和报刊杂志上,使我们不得不对它“另眼相看”。

英语中,“In”具有介词、副词、形容词等多个词性,且意义丰富,其中形容词“In”有“流行、时髦”之义,“最In”中的“In”就来源于“In”的这个义项。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们就可以对“最In”做进一步的分析了。

一、“最In”组合的形成

“最In”是一种汉英参半的语言组合形式,它的形成与汉语外来词的使用方式有关。我们知道,汉语在吸收外来词语时通常要对其进行语音、语法、语义、字形等方面的改造。在汉语外来词的几种类型中,“In”与字母外来词最为接近,它们都没有经过字形方面的改造。但是“In”与字母外来词有所不同,字母外来词是指直接用外文字母或者由外文字母和汉字组合而成的词(如“CD”“B超”“X光”等),这些字母大多是外文原词的缩略形式,而“In”则是直接引入外文原词。根据这一点,我们认为,应该将“In”视为一种新型的外来词。

“最X”组合中在X位置出现的单位可以构成一个聚合体X。在这个聚合体中,存在着“流行”“时髦”这样一类的词,英语单词“In”替换“流行”、“时髦”进入了“最X”组合,从而形成了“最In”。这种替换之所以能够实现有以下几点基础:

1.双语使用者的逐渐增多。根据贺国伟的《前卫词话》(2001),“最In”最先是在香港使用,后来逐步扩散到内地的。我们知道,英语在香港的普及程度和使用频率要比在内地高,这就为“最In”组合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2.特定的语言表达需要。在搜集语料的时候我们发现,“最In”在网络上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报纸杂志等其他媒体,在服饰行业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网络语言求新求简、追求个性的特点以及服饰行业引领时尚的理念,都为“最In”组合的形成提供了使用平台。

3.“In”与“流行”“时髦”在语义上的联系。“In”之所以能够进入“最X”组合,主要是由于它与聚合体X中的某些词语在语义价值上具有一定的对等关系,这是“最In”组合能够形成的语义基础。

4.“In”在语音上的特点。包铭新在《时髦辞典》(1999)中谈到“In”的语音特点时指出,“英语表示流行时髦的词特别多。它(指“In”)是其中最简短却非常有力的一个。”“In也颇为口语化”,正是这些语音上的特点使得“In”(而不是其他表示“流行”“时髦”义的英文词语)进入了“最X”组合。另外,“In”是单音节词,“最”与“In”的组合符合汉语词汇双音节占优势的特点。

二、“最In”组合的流行

从香港到内地,从网络到日常生活,从娱乐界到其他行业,“最In”的使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它被人们大量运用在文章标题甚至书名中(书名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最新指南(最In版)》《最In版中小学生报头刊头大全》),它所能修饰的词语也由最初的“款式”“造型”等服饰装扮类词语扩大为多种类别。根据现有语料,我们将一般常见的能受“最In”修饰的词语按照语义分为以下几类:

1.人物类。如:人类 人物 男人 一族 自己 白领 作者 艺人 歌手 新人

(1)最In的白领,小心被Out(《江南时报》2005年8月30日)

2.时间地点类。如:年代 地带 餐厅 酒吧 时尚秀场 天津

(2)家居刮起“混搭风” 带你走进最In地带(网络文章标题 2006年4月30日)

3.服饰装扮类。如:造型 装扮 发型 彩妆 款式/款 牛仔裤 新包

(3)打造今夏最In发型(《校园歌声》2006年第8期)

4.食物类。如:美食 咖啡

(4)最时尚、最In的花式冰咖啡(《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5.设备类。如:DV MP3 手机 鼠标垫

(5)款最In视频MP3流行解码(《数字生活》2005年第8期)

6.语言类。如:语言 英语 校园流行语日常用语 口头禅 词汇 句子

(6)最In英语串串烧(网络少儿英语频道栏目名称)

7.书报资料类。如:学习资料 教辅书 资讯 图片 小说 诗 报纸 版

(7)最新最In的学习资料(某教学辅导书宣传语)

8.音乐影视类。如:短信 歌曲 电影评论 电视剧

(8)黄烁《那一片花》2005年度最In的原创歌曲(网络博客文章标题)

9.方法类。如:生活方式 发财方法 减肥法 喝法 吃法 穿法 搭配法 攻略

(9)踏踏实实是最In的生活方式(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通过举例可以看出,“In”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如下变化:首先,“最In”在语义上的修饰、限制范围远远超过了“最流行”“最时髦”,它不仅可以修饰具体的事物,还可以修饰抽象的概念,泛指流行、时尚这一类现象,具有一定的普泛性;其次,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所能修饰词语的增多,以及所修饰词语类别的多样性,它所能表达的意义也变得丰富起来。在具体的语境中除表达“流行”“时髦”之义外,还可以表达“时尚”“前卫”等含义(虽然“时尚”“前卫”与“流行”“时髦”意义相近,但毕竟有所不同)。可以说,“最In”是一个表义宽泛、含义丰富的语言单位。

当然,“In”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流行”“时髦”“时尚”“前卫”等词语,这是因为它们对于语言环境和语言使用者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由于组合中含有英文单词,“最In”一般多在汉英双语者、尤其是青少年中流行,是带有一定的言语社团色彩的特殊的组合形式。

参考文献:

[1]包铭新.时髦辞典[Z].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2]贺国伟.前卫词话[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陈彦坤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150025)

猜你喜欢
流行
从吸血鬼题材影视作品看西方吸血鬼文化
浅谈袖子在服装潮流中的创新设计
“流行”的历史衍变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从民国话剧看海派
“流行”与“民俗”交汇的雕塑传奇
军团菌的流行特性及其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