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高考考纲对学生能力的最高层次的考察,是学生真实水平的较量。它要求学生从人物形象、环境氛围、时代背景、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是指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特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应。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经典,往往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需要进行超越性的、深层次的解读,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作家的情感,不纯粹是个人化的情感,它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甚至通向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通向全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作家博大深层的世界,非常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去加以探索。
江苏自04年单独命题以来所考查文本,无论在作品的内容上,还是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浓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特点。
例如,04年的《草堂·诗魂》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是历史的幸运,还是历史的不幸?这是中华民族长达2000年的封建王朝统治的特有产物。再有如李白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却也只落得“明朝散发弄扁舟”;辛弃疾虽有“赢得生前身后名”抱负,却只能“对酒挑灯看剑”,慨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柳永尽管才情横溢,却也只能“奉命填词”去;另有苏轼、白居易……有几个文人志士的传世佳作不是在他最失意落魄的时候写成的?这一文化现象只能是中国这块特殊的土壤上特有的产物,深深地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迹。
例2:07年的《麦天》中的民谣“麦梢黄,女看娘”、集市“忙农会”、麦客赶麦场、母亲麦忙后的追节,表现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纯厚、和谐;08年的《侯银匠》中的花轿、侯银匠对侯菊特浓的父爱、07年湖北高考试题《日月行色》富有生活气息的方言、中国农村女孩特有的羞涩等等,而这些中华民族特有风俗人情,传统心理,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再塑造,也是对中国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高度赞美,意味深长。同样,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也必然打着本国民族心理的烙印。
我们应教会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结合民族的特点,多角度、多层次努力发掘,探究其所体现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族心理。若是记叙类文本,或是小说,要注意分析塑造人物的描写方法,注意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形貌神态,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注意联系人物生活的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解放思想和行为,即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自我关怀。
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以对人类自身的关注为主要内容,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文明表现。从广义视角看,人文精神同样具有超越民族、地域的特点,为全人类所共有,其本质是一种自由的、自觉的、超越的精神。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所以, 高考所选文本更注重选择主题健康积极的文本,其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再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思想态度,体现了新课标教学对探究能力的重视和关切。
例1:06年的《一幅烟雨牛鹭图》。文本极力渲染那幅烟雨牛鹭图: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一幅烟雨牛鹭图蕴含的美。但就是这样一幅精美绝伦的举世佳作却即将因日益发达的现代文明而消失。作者眷念这诗意朦胧的古老农耕文明气息,为其即将消失而惆怅;但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乡村向城镇、城市,向现代都市的演变,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回避地事实。反应了现代人既向往都市文明又渴望回归自然矛盾心态,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矛盾。
例2:07年的山东卷《灯火的温情》:“有时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而且“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作者极力刻画内心的孤绝感,甚至是“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可谓孤绝到了极点。人生路上的孤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因为“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是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不和谐的畸形产儿,虽谈不上“国相攻,家相略,人相贼”,但人与人之间少了一点慈爱。但作者并没有放弃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和追求,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人很难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
例3:
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试题往往是基于文本向文本外的社会、人生进行拓展。引导考生依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人生实际回答。所以一般切入角度要小,如人物形象、环境氛围、时代背景、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掌握其以小见大的特点。
例3:冯骥才的《精神的殿堂》更是探索作品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典范作品。作者先从四个方面探索称先贤祠为“精神的殿堂”的缘由,即先贤祠安葬的先贤们集中体现了法兰西民族的个性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精神。然而作品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紧跟一节,点明本文真正的写作目的。“我还想,先贤祠的‘祠字一定是中国人翻译出来的。祠乃中国人祭拜祖先的地方。人入祠堂,为的是表达对祖先的一种敬意、崇拜、纪念、感谢,还有延续下去并发扬广大的精神”。因而作者高度赞美“这译者真是高明” 写到这里,转而自问:“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先贤、先烈、先祖的祠堂如今在哪里呢?”呼吁尊重中华民族的先贤、先烈、先祖,弘扬民族精神。再如刘上杨的《废墟的辉煌》,文中写道罗马废墟“充满着一种古旧的美,一种残缺的美”。它印证着文明的轨迹,残损和破败正体现了文明的韧性。高度赞扬其是“一个千古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尤其是文中提到了中国的阿房宫等,“只有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甫的诗文中去想象它的辉煌壮丽了”。为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废墟被毁而痛苦,引发对单纯追求现代辉煌而随意破坏废墟的思考,启发人们去思考历史、人生、社会,感悟真谛。懂得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
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时,首先要以文本为“原点”,抓住最能体现民族心理和人物精神的最重要的材料,树立强烈的文本意识,因为所有的命题都是以文本为核心的 。其次要把文本与文本外的民族历史、社会现实、人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正确分析寻找契合点。再次要作创造性的阅读,“运用脑髓,自己去拿”,用自己的眼光审视材料。最后要披沙捡金,精确提炼,用自己的语言对文本加以剖析和概括,准确回答问题。
(刘翠华 江苏如皋搬经中学22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