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国中小学三个新的教学大纲将原小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初中大纲中的“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高中大纲中的“说话能力”,统一改为“口语交际”。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注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不仅是个提法的改变,首先是认识的变化。”[1]有的学者指出,改“听说”为“口语交际”,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顺应社会发展之举,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界就此问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提升。[2]刘淼也认为这是口语教学中的一次历史性飞跃。[3]
一、知识链接
口语即口头语言,即“一个人的发音器官能发出某种声音,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4]
口语交际是指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是交流双方的互动活动,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口语交际能力不同于一般的听说能力,它是言语知识和交际技能的结合,不仅要注意听说的品质,还要注意交流的恰当、得体与机敏。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种类化了的口语交际经验在特定场景中的显现。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视野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计划,在一系列具体的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规范、简明、连贯而又得体的口头语言,提高交际能力,形成文明的交际习惯,发展社会交往智慧的过程。
二、经验总结
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一个封闭的农业经济的土壤中,人们习惯于在一个封闭的精神世界中生活,崇尚“静”而不喜“动”,把“沉默是金”、“祸从口出”、“含而不露”、“敏于事而讷于言”等格言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如果谁老是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对身外之事说三道四,谁就往往被看成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其结果在仕途上或生活中就会很不得志。这种传统观点和评价方式致使国人不得不成为“畸形儿”。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传统语文教育中听说教学之萎靡就显而易见了,重读写而轻听说的传统教育方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人们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善于推销自我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虽然不少人对“能言善辩” 、“口若悬河”等仍抱有很大的偏见,把片面理解了的“言多必失”和“沉默是金”奉为座右铭。但殊不知思想永远走在行动的前面,观念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所以教师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要破旧立新,打破以往传统的观念,树立诸如“能说会道是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口语交际有益于人的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优化”等新观念,充分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以便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所以,我们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绝不能等闲视之。
三、现状分析
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书中指出,传统语文教育教学最大的缺失就是忽视听说教学,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其实,岂止是传统的语文教育如此,就是当下的语文教育教学对听说教学的重视也不能令人欣慰。
绝大部分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的语文教育教学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相差不大,对口语交际教学仍置于脑后。“‘口语交际的目标实施和教学落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又美好。目前不少教师把它只是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它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有的干脆不教,造成了走进课堂依然只有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唯独没有口语交际教学的一方天地的可悲局面。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许多教师更是忽略而过,或者只是以书面教学代替口语交际教学,根本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开展开动。”[5]少数发达地区虽然对口语交际教学比较重视,但“由于口语交际的过程设计浅尝辄止,技法指导浮光掠影,所以整个训练显得很随意,缺少理性指导。”[6]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倪文锦等人概括指出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因素有:传统语文方式的影响;公开考试范围内没有包括听与说;教师对口语表达能力形成的误解;教师对训练听说能力的原则和方法缺乏认识;中国语文科听说教学目标欠明确;学生对听说课的轻视;教学资源短缺。[7]
四、应对策略
鉴于上述,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从根本上改变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呢?
结合相关学者的观点与看法,笔者认为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建设:
一、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建设。从各个学校课程设置的情况看,有五种听、说课程组织形式:听、说独立设置课程;听、读一并;听、写结合;说、写一并;听、说、读、写综合设置。然而,长期以来,听说教学一直重说轻听,听说教学活动,一般是以说为主,以听为辅。可是从应用的角度看,听的能力实在比说的能力更重要。因此,大力开发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课程是当务之急。
二、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的教材建设。口语交际教学力求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展开交流,以求其交际能力的提升。其教材建设除了编撰专门训练口语交际的教材以外,具体可以借助语文课本中任何可以训练学生口语的材料,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三、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建设。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真可谓灵活多样,既可以独立进行、交互进行,也可以综合各种能力一起进行。其中由于听说交互结合训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比较符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形,因而这一方法在目前颇受重视。单就方法层面,有的学者认为口语交际教学还应遵循其自身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策略。前者包括:创设情境;多向交流;热情鼓励;文明交际。后者包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演讲、辩论等;创设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情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涵养并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等。[8]
四、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建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应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实施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新的建设。应将教师、学生、校长、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纳入评价主体范畴,将及时、灵活的口头评价和具体、规范的书面评价相结合,依据客观而现实的标准,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逐步完善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体系。
注释:
[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丁慧琴.浅论口语交际教学[J].语文学刊,2008,5.
[6]杜红梅,李长中.中美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个案比较[J].教材研究,2006,3.
[7]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靳建. 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李虎军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