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2009-03-27 04:34郭志坚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活动课中学语文信息技术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中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资源极其丰富的学科,在中学语文活动课中运用集图、文、声、影、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发挥想象,调动一切手段来为语文活动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给语文学习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发挥多媒体优势,能让活动性、趣味性、自主性、思考性集于语文活动课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学习,培养语文能力,有效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同时,这对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让教师教得“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认真地分析教学内容,并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一种快乐的心情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在《舒婷诗欣赏》的活动课中,笔者用power point制作了一组幻灯片。介绍《会唱歌的莺尾花》时插入了背景:浅紫色的画面上,一束鲜艳欲滴的莺尾花,仿佛在倾诉心声;又配上一支舒缓的吉他曲,流畅的旋律好似女诗人在窃窃私语。《双桅船》的背景则是睡眠清澈、树枝斜卧,白色的小鸟轻轻栖息,正在侧耳倾听双桅船对“心爱的岸“的抒情;音乐是一段悠扬的小提琴曲。这诗,这景,这音乐,通过视觉、听觉对人体产生多重感官刺激,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陶醉于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中,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使教师从导演的角色逐渐向编剧的角色进行转化,学生在编剧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导和自演,即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核心与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之前,要认真地了解相关教学内容, 搜索需要的相关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从而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动”起来

信息技术是进行个别化学习及开展协作学习的工具,能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其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学生接受与加工的对象,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变单向的知识传播为人——机间信息的双向交流。教师在语文课中可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操作的环节,提供多条学习途径和多种学习方法,通过计算机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就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人机交互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信息技术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加涅的九段教学理论,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都会设置一个导入环节,这一环节的好坏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教师在设计导入这一环节时,一方面可以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新课的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乡愁》, 对于该课的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乡愁》的配乐朗诵动画,使学生更快地体会到文章的意境,学会朗读的技巧和增强诗歌鉴赏的能力。

又如在讲授初中语文第四册中的《马说》时,教师就可以用学生喜欢的运动员刘翔及其教练孙海平的故事来导入。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或者平时训练的多媒体资料,然后启发学生刘翔的成功是与其教练孙海平的赏识分不开的,有了孙海平教练这一伯乐,刘翔这匹千里马才能被挖掘出来,并最终取得成功。这样的新课导入就很容易与学生们产生共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以振奋的精神、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积极的探索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让语文的教与学都充满神奇和创意,它使教师的教育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给语文活动课注入无限生机,有效扭转传统语文教学脱离社会实际、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的弊端。运用信息技术教学适应素质教育“优质”、“高效”、“减负”的要求,有着广阔的前景。中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思维,不懈探索、创造,让“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郭志坚 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213021)

猜你喜欢
活动课中学语文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