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到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本后,教材的内容、结构层次、目标要求都产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更要求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随着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广,课堂教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怎样设计好课堂教学呢?这是中学语文教育者多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行动计划或预想方案,是指为完成教学目标,预测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所引起的效果,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过程形成的总体构想。它反映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预期目标、教学理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专业水平与工作态度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认真地设计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
在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笔者认为,凭借课后练习,把握重点内容、重视教学方法、设计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于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凭借“课后练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课本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语言因素和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它不是一篇孤立的作品,而是整个教学的内容之一,应该为语文训练服务。我们教某一作品时,必须受教学大纲的制约,受学年、学期教学目标的制约。只有如此,才能使无数的圆环最终套连成一条完整无缺的金链。要做到这一点,最简捷的办法就是结合课文特点、结合单元教学要点、结合学生实际,研究课文后的“思考练习”。
现在,我们使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每篇讲读课文的课后练习分为:“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三部分。仔细分析一下,便不难发现:教学某篇作品究竟要达到什么要求,抓住什么重点,在字、词、句、篇多方面都作了规定。课后练习的三部分是由理论认识到实践运用的过程。因此,根据课后练习,确定教学重点,就能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中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安排了《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两篇课文。如果把它们孤立起来,逐篇全面分析,则所费时间多,效果不是很好。于是,笔者在课文后练习的启发下,遵循“三个结合”的原则,确立了教学重点:本单元都是讲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重点理解说明文中记叙、描写表达方式的作用;《北京立交桥》是记叙文,重点理解记叙文中描写、说明表达方式的作用;重点内容确定了,整个课堂教学就有了主心骨,整个教学设计便活起来了。
二、环绕教学重点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重点内容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作品中的一部分。如果单独地把重点内容抽出来剖析,那就阉割了作品的完整性,也切断了重点内容与其它内容的有机联系,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因此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是很重要的,它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
1.设计教学环节时应顺乎作品的内在结构。即:(1)由一般内容导入重点内容;(2)由重点内容自然延伸到一般内容;(3)“一般——重点——一般”的有机过渡。至于采用何种形式,应看重点内容在作品中的位置而定。
例如中学语文第六册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作品的重点内容应在“哲尔赛岛上菲利普兄弟相遇的场面”,根据它的位置,便可采用第三种形式。课文讲述时,先交待了相遇前,听说于勒发了财,全家人“盼于勒”“赞于勒”的场面;正是由于相遇前人物的表现,很自然转笔到重点内容、全文的高潮:相遇时发现于勒还是个穷光蛋,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完全变了,他们恐惧、愤怒、咒骂于勒。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最后又写了离开哲尔赛岛时,小孩子若瑟夫的心理活动,很自然地使学生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全文结构层次就比较明了了,中心内容就比较清晰了。
2.围绕重点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重“提问”的设计。“提问”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环节,从提问所起的作用、效果看,提问设计有两种:一种是激发动机的提问;一种是引起学生思考的提问。教学中灵活使用好这两种问式,可以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围绕重点内容,安排教学环节,每堂课的教学就成众星拱月之势,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且又重点突出,使学生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有助于理解,有助于记忆。
三、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巧妙设计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极好凭借。作家的观察力、概括力、想象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作品中各种人物的遭遇,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待人处事的方法,也都在启迪学生的心扉。如何使语文影响更大,启迪更深呢?这就要求必须巧妙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模式框架内,为保证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学方法的设计,需因人而宜,因篇而宜。有的课文空间位置变化比较多,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可用“图示法”教学,以图助文,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有的课文,逻辑结构严谨,论证手法多变,如《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可用“列表法”,以弄清作者是怎样安排层次的;有的课文立意比较深,文笔细腻,如《小桔灯》一文可用“讲读法”,启发诱导,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皇帝的新装》一文可用“复述法”,让学生在理清故事脉络的前提下讲述故事情节,以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有的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如《羚羊木雕》一文可用“讨论法”,边学边议,或先学而后议,来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
经过几年的尝试,我们得知从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角度来说,采用“质疑法”的效果比较好。质疑,既可以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也可以由教师“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设疑应有选择:凡与教学重点密切相关的地方,凡应引起学生特别注意的地方,凡有独特表达效果的地方,凡有助于学生把握基础知识的地方,凡明确难点而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可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设疑。例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学生对文中出现的“笑”容易忽视,可设计提问:“全文出现了几次‘笑?各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心中有疑,调动起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就揭示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不断动口、动手、动脑,知识的根基打得扎实,智力、能力就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
四、着眼于记忆,切实设计课堂练习
古人云:“读书十遍,不如做一遍。”练,绝不是指大搞题海战术,应该讲究实效,讲究精当。有明确的目的性,或者是巩固记忆,或者在实际中运用,或两者兼有之。练的内容,应紧扣课文,适当地扩大知识领域,以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练的形式,应尽可能地做到活泼、多样;寓知识于趣味之中。
1.记忆,是运用的先决条件,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必要前提。只有当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积累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才能凭借旧知识获取新知识。所以记忆性练习应有一定的比例。记忆性练习,主要形式是知识的重复与扩展。
2.运用,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必经之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灵活应用,才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运用性练习,主要形式是变换语言环境和由此及彼。例如《人类的语言》一文是说明文,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中,应重点讲解“比较”的几种形式:对称比较、不对称比较、省略比较、列举比较。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下,可谓千姿百态,教师的教学风格各有千秋,学生知识基础又参差不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理当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力争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精心设计,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崔中静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2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