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艳
一、阅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
最近听了高中一节语文研究课《相信未来》,在评课过程中,专家、教师们发表了各种意见:有的指出教学节奏掌握得不好,有的提出文本的现实意义挖掘得不深,有的指责学生自主活动(主要是诵读)的时间太少,还有的认为教师本人对课文的创作背景了解得不到位等等,诸多意见让执教教师无所适从。专家、同行的意见都言之有理,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面临着两难处境: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上)若有所疏漏,就会落下“把柄”遭人诟病;若要兼顾各种意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又很难达成。如何解决这有限(教学时间)和无限(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呢?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议论最多,且不说语文教学的是母语,人人都能评论一二句,就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性来看,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方法习惯,提高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健全个性人格等等,语文教学一身数任。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言:“国文为中学科目中最重要的一科,也是最笼统的一科。因为文字原是一切学问的工具,而一国的文字又有关于一国的全文化,所以重要;因为内容包含太广泛,差不多包括文化及生活的全体,教学上苦于无一定的法则可以遵循,所以笼统。”[1]这种“笼统”反映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就有了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矛盾,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繁多,要解决字词,要介绍背景,要理解内容,要把握结构,要品味语言,要分析写法,要拓展延伸……而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就40(或45)分钟,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然而解铃还需系铃人,走出阅读教学的两难处境,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理性而巧妙地对文本作出恰当地取舍。
二、对文本的恰当取舍应处理好几组关系
文本是阅读教学之本,是课堂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凭借。文本所提供的学习资源是丰富多样的,课堂上为达到同样的学习目标,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无论对文本作怎样的取舍,语文教师都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组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关系。钱梦龙老师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叶澜教授提出“复合主体说”,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与学的这对矛盾关系似乎很难协调。我们批评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讲授得太多,有“填鸭灌输”之嫌;新课改以来,教师不敢多讲了,让位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却又导致了学生自由化阅读的泛滥,与课标倡导的个性化阅读大相径庭。有位教师执教《林黛玉进贾府》,分析王熙凤形象,一位学生谈到:“我非常赞赏王熙凤嘴甜心狠、善于迎合的性格,口是心非是一种生存能力,现代社会里,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生存。”教师竟以“说得不错”加以肯定。这样“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仅放弃了教师引导和评判的权利,而且是对学生畸形阅读心理的放任,导致学生对文本的曲解、妄解。我们认为,对教学主体的确认,不在于课堂上教师讲了多少、学生活动了多久,真正的主体是装在教师心里,外化于教学行动中的,表现为师生双方主体生命意识的焕发。孙绍振教授说:“课堂对话只有(教学)双方都具有一定强势的时候,彼此潜在的才智才能激发出火花。”[2]教师心中有了这样的支点,对文本的取舍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中就不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2. 三维目标的关系
语文课标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有利于纠正以往阅读教学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偏向。它强调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习方法、兴趣习惯、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形成。有些语文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力图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设计,更有学校要求教师按三个维度逐项表述教学目标。语文课标是从宏观的视角提出三维目标的,并且这三者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为体现三维目标而人为地割裂彼此之间的关联,势必造成教师在文本的处理上生拉硬拽,瞻前顾后,没了主心骨。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的事,可以说这是整个语文教育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取舍时,不必过分拘泥于三维目标的逐一体现,应注意处理好重点和全面的关系,可以突出某一二方面,渗透其他方面;也可以通过某一方面,达到其他方面的目标等等。于漪老师就说过:“课要上得一清如水。语文课最不可‘糊,也最容易‘糊。”[3]语文教师必须练好内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根据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对文本内容精心剪裁、恰当取舍。
3.“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关系
教师的教材观也会影响到文本的取舍。“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着眼于教材自身,关注的是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提供的学科知识;“用教材教”是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之一,既指导学生掌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体系,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对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4]王荣生教授对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作了区分,其中“教材内容”是回答“用什么去教(课程内容)”的问题的[5]。与传统的“教教材”相比,“用教材教”更需要教师沉到文本中去,认真钻研、深度解读,在与文本作者、教材编者对话之后,跳出文本,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建构文本的意义。教师沉到文本中要深入正确,教师跳出文本要高瞻远瞩,否则很容易出现两种偏向:一种是沉得不深、悟得不准,其结果往往是“教材”也没教好,更谈不上“用教材教”;另一种是跳得太远,学生对教材尚未理解透彻,教师过多的延伸拓展削减了文本的价值,“用教材”这一前提成了一句空话。另外,“用教材”教“什么”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胡同文化》一课时,着力点放在“北京胡同文化”的学习上,忽略了作者是如何用独具韵味的语言来表现“胡同文化”的。“以‘用教材教指引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拓展的目的不在生活而在语文,语文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在课堂里‘生活一番,而是‘利用生活化的场景或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学习语文。”[6]当语文教师用“用教材教”的观念对文本进行取舍时,不要忘了语文自身的性质和任务,取什么教学内容,舍什么教学内容,都应把握好“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尺度。
4.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对文本的恰当取舍还需要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我们这里所说的“预设”主要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生成”主要是指在预设的引领下对原定教学方案的突破和创造,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感到难以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关系,按预设的教案讲课,讲得再好也难免给人“演课”的感觉;若离开预设在课堂上随机生成,又怕学生信马由缰,完不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魏本亚教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一个过程的两端。教学预设的目标指向生成,教学生成是对教学预设的创造性呈现。”[7]语文教师应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活动,教学预设要为教学生成创造必要条件,教学生成是在教学预设基础上的创新。当然,这不仅需要教师理念上的转变,更需要教师具有丰富深厚的学识修养、运筹帷幄的开阔视野、随机应变的实践智慧。同样教学《珍珠鸟》这篇课文,有的教师把它的主旨预设为“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有的教师则预设为“敬畏生命”的现代伦理道德。不同的预设必然导致教师对文本的不同取舍,师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也会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凭借对文本的把握和学情的了解,运用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
对文本的恰当取舍,是解决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与无限的教学内容之间矛盾的一把“钥匙”,取舍之间是教师自主性的释放,是对文本的再度开发,也是对教师素养的考验。
注释:
[1]夏丏尊.夏丏尊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孙绍振.“自主”学习:绝对还是相对?[J].中学语文教学,2007,(9).
[3]于漪.语文教师的使命[J].全球教育展望,2008,(4).
[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王荣生.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J].教育研究,2002,(3).
[6]李海林.“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辨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8,(3).
[7]魏本亚.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哲学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6).
(蒋艳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