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国际化与竞争力提升

2009-03-27 04:33邓志新
管理观察 2009年6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国际化竞争力

邓志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国际化的方式和特点,可以看到产业集群国际化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为了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就要加快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程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并力争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附加值较高端。

关键词:产业集群 国际化 竞争力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明确提出,随后在学术界被广泛采用。按照波特的最新界定,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例如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产业集群由于地理位置上接近,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领域相对集中,企业数量较多,集群内存在激烈竞争及合作等特性,而具有强大的区域经济竞争力。产业集群战略已经成为全球性经济发展潮流,引起了世界经济竞争格局的变化和竞争力的重组。

一、我国产业集群国际化的方式

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

1.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集群,例如广东东莞和江苏苏州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代工基地。这类产业集群表现为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而形成的工业开发区形式,主要从事境外企业的标准化外包生产,其工业联系主要在国外和区外,与本地企业联系较少。

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例如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密集区。这类产业集群表现为政府引导建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区的形式,但是与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专业化分工不发达,企业效率不高。

3.乡镇专业化产业集群,例如温州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工业区。这类产业集群表现为从专业化市场自发形成的特色加工业,一方面由于产业层次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制约了其发展后劲;另一方面由于与本地联系较多,具有鲜明的当地社会文化特征。

4.国有大企业依托型产业集群,例如依托“一汽”形成的长春汽车制造工业区。这类产业集群具有国企背景,国家扶持力度较大,综合实力雄厚,跨国公司基本以合资方式进入,并带来其完善的上下游零部件配套产业,但是面临着组织变革和提高效率等诸多问题。

5.特殊产业集群,例如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类产业集群主要出现在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中,依靠当地比较优越的投资条件吸引了知名跨国公司的集聚。但要规划和引导此类集群的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产业集群要努力提升竞争优势,必须要具备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当今高度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许多产业内生产链由原先的一个国家延伸到多个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营销策略使其处于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核心位置,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这个价值链中寻找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争取产业内分工的机会。实现这种产业内部分工在某个地理区域的高度集聚,融入国际化大企业的供应链联盟便成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方向。另一方面,当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以后,与其有客户协作关系的企业也会随之到中国来,既包括为其提供中间产品的生产商,也包括相关的物流、仓储、采购、咨询、会计和金融服务商。这种围绕着跨国公司的群体性国际投资行为也促进了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形成。相应地,我国产业集群走向国际化有两种具体方式:一是本土产业集群通过出口和对外投资融入全球产业链,二是FDI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在中国直接建立产业集群。在我国现有的五类产业集群中,第二、三、四类主要可以通过前一种方式实现国际化,第一、五类则可以通过后一种方式实现国际化。

二、我国产业集群国际化的特点

我国产业集群国际化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从地理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带,特别是在深圳—东莞—惠州和上海—苏州两大地区。这些地区政策灵活优惠,基础设施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配套能力强,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产业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既大大降低了成本,又促使同类型相关配套企业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地集聚,从而推动国际产业向这些地区的进一步转移和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从产业分布来看,主要偏重于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典型的行业领域涉及代工出口型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微电子等信息技术业,低技术含量的纺织服装、玩具、塑料制品等传统制造业,以及拥有一定自主产权大量出口的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行业等。

3.从国际化程度来看,总体水平偏低而且地区间显著不平衡。我国产业集群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外向型出口加工,多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代工阶段,介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度水平有限。

三、产业集群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产业集群国际化是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国际化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看,有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模式。生产者驱动,指由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本地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投资者可以是拥有技术优势、谋求市场扩张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是力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自主工业体系的本国政府。采购者驱动,指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全球采购和OEM等生产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那些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产业链条的核心竞争能力、价值附加能力,特别是对整个产业链条的控制能力。生产者驱动型来源于生产领域即产业链条中的生产环节,而购买者驱动型则来自流通领域即产业链条中的流通环节。此外,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除了购买者驱动和生产者驱动的产业链条外,实际上还有许多产业处于两者之间即同时具备了购买者驱动和生产者驱动的特征。例如IT行业,其公认的核心竞争能力来源于CPU和操作系统等典型的生产环节,不过戴尔等企业在流通环节的出色表现,也说明了该行业中也存在购买者驱动的特征。因此,IT行业从驱动力方面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兼备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共同特征的中间类型。

处于不同驱动力链条中的地方产业集群在其发展中就应该按照不同的市场竞争规则来运作。例如,生产者驱动型产业链条中的地方产业集群,其发展重点就应该侧重加工制造能力的形成,通过垂直一体化来追求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竞争优势,集群内各个经济行为体也应该围绕硬件设施来构建集群的产业支撑体系;与之相反,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链条中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应该偏重设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通过水平一体化来构建集群的市场竞争优势,集群内各个经济行为体应该围绕软件设施来构建集群的产业支撑体系;最后,中间类型的地方产业集群由于兼具了以上两种驱动模式的特征,在实践中就应该按照具体偏向位,来考虑其发展策略。例如,联想集团所支撑的产业集群,是典型的购买者驱动型,那么该集群的发展策略就应该积极在流通环节中树立自身的竞争优势。2004年,联想收购IMB个人电脑事业部,实际上就是通过水平一体化的方式来强化其在流通环节中的竞争优势。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台湾的计算机产业集群,基本上属于生产者驱动模式,按照竞争规则,该集群应该通过垂直一体化等方式来强化其加工制造能力来构建市场竞争优势,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计算机企业大多采取强化品牌来控制流通环节的发展策略,结果基本都失败了,而在重新将发展重点放在加工制造环节后才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联想和台湾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不但诠释了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产业链条竞争策略的区别,而且也给出了IT这种中间类型产业链条的具体研究思路。

总之,在实践中,如果处于生产者驱动产业链条中的地方产业集群采取了购买者驱动产业链条中的发展策略,这无异于戴尔采取Intel 的发展策路和Intel 采取戴尔发展策略,这种违背竞争规则的做法一般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此外,对于政府制定集群发展政策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例如上面台湾计算机产业和联想的案例就表明,政府在支持由联想为核心所构建的产业集群的时候最优的选择应该是将重心放在流通环节,而不是生产环节中的CPU和操作系统;与此相对应,对台湾计算机产业集群,管理当局工作重心则应该放在生产环节而不是流通环节。

因此,在产业集群的国际化路径选择中,首先要分清楚是哪种类型的产业集群,生产者驱动型的产业集群要注重生产环节的国际化,如引进核心技术来提高竞争力,购买者驱动型的产业集群要注重流通环节的国际化,如通过品牌的引进和营销网络的构建来提高竞争力。

四、加快产业集群国际化,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产业集群国际化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加快产业集群国际化,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1.提升分工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

随着以跨国投资为主导的全球性生产体系的形成,传统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以价值链为核心的国际分工新格局正逐渐取代以产业垂直分工为核心的原有格局。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不再以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为标志,而是体现在所占据的产业链环节或工序上。这是因为从产业链细分角度看,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有其劳动密集环节,如高技术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其技术密集环节,如服装产业的设计环节。显而易见,与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的上游部分(研发、设计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和下游部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相比,中游的组装和加工环节处于低附加值状态。因此,我国产业集群的国际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低附加值生产环节,而是应该考虑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逐渐升级到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等环节,提升产业链或产品工序中所处地位和增值能力。提升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和增加产品附加值是提升产业集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增强根植性,防止产业空洞化。

根植性是指产业集群应当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充分与当地联系起来,实现本土化。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国际化进程中,缺乏根植性,主要体现在跨国资本催生的产业集群与所在地企业和社会关联度较低,形成一种“孤岛经济”,即大量进口原材料,经过廉价劳动加工后,又大批出口成品。这种“孤岛经济”对我国产业发展有很大危害,一方面,我国企业很难从跨国公司学到核心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无法真正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活动脱离本地网络,当面临新的低成本区域竞争时,产业活动就会随资本转移而转移,造成当地产业的空洞化。我国产业集群走向国际化,就必须要注重企业根植性和本土化战略。

一是加强与FDI相应的国内产业链及配套网络的建设,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范围广泛的上下游关联产品及服务,加快跨国公司技术的本地化转化,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二是依靠产业集群的知识和技术外溢优势,引导本地企业承担跨国大企业非核心技术的研发分解任务,推动与当地大学、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加强产品出口战略的同时,加强国内市场需求的培育,用本地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刺激来推动跨国大企业的生产和研发更加靠近当地市场,实现本土化经营。

3.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成功的国际化产业集群可以是高科技产业,如美国硅谷的软件产业,也可以是传统产业,如意大利的服装、食品和家居产业。而我国现行的产业政策往往是各地政府选择一些认为理想的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来加以扶持和培育,导致各地纷纷将高科技产业作为发展重点,造成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将汽车、机械和电子等产业列为当地支柱产业。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各地政府往往偏重产业的选择,却忽略了集群作用,这样就加剧了各地产业对外资的争夺,甚至形成恶性竞争。国家经济的成功不能只依靠几个孤立的产业,而是要发展出完整多样的产业集群。因此各地在区域产业政策制定上,应该更加个性化,结合本地特点,打破行政区域障碍,引导形成一些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并让市场去做充分的选择。

4.政府应促进产业集群国际化

政府应当改善生产率增长的环境,确保要素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率,制定规范和政策来促进产业升级创新;同时要突破行政区域障碍,实现产业集群跨区域整合,培育产业集群规模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国际化,引导上下游产业的紧密合作,形成完整的生产连,提高产业效率;引导企业积极加入国际竞争和分工体系中,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国际化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陈平、盛亚著,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吕文栋、张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3.曹丽莉,产业集群内的供应链创新,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

4.庄晋财、吴碧波,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集群租金及经济效应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

5.朱英明,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7期。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国际化竞争力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日本竞争力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