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乡带给妈妈

2009-03-27 04:33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9年5期
关键词:编织袋苞米一块钱

童 话

和同事小于去沈阳出差,公事处理完毕,剩下的时间,自然就是购物。东北特产很出名,什么木耳、松子、猴头菇、人参……自然是少不了要带的。所以吃过午饭,我便拉上了小于朝外跑。

没想到,小于竟然也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只很大的袋子,是那种农民外出打工时装被子的编织袋,大得有点吓人。很让我意外。

平时我经常和小于一起出差,在单位,她是出名的“懒女人”,在任何地方,从来不买东西往回带,不管去哪儿,来回身后背一个小小的旅行包,多一点东西都不装。这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刚要问,忽然又明白过来,是了,小于是东北人,虽然离开家乡已经10年了,连家乡的口音都改掉了,但毕竟,东北还是家乡。家乡的特产,毕竟和别的地方是不同的。

可是当把我的袋子装满后,她的大编织袋却还是空的。我疑惑起来,问,这么大的袋子,你到底打算装什么?

她笑,答我,家乡。

家乡可以用袋子装?

她还是笑,在我爸妈的心里,油豆角和黏苞米才是家乡啊,还有味道纯粹的旱黄瓜……这些东西,只有东北的黑土地才能生长出来,才是原汁原味。而别的东西,哪里都有卖,像东北木耳、松子、人参什么的,会运送到各地,可这些东西那么便宜,保质期又短,只能在当地销。我老爸老妈,这些年最爱的,就是东北当地的蔬菜,他们说,那才是家乡的味道,现在好不容易来了,还不多带些回去……

当初的小于是个文学小青年,怀揣文学的梦想,一路从东北向西南,跑到了文化底蕴相对浓厚的古城西安,真的就在一家文化单位待下来。再随后,恋爱,嫁人。10年后,当初面容青涩的东北女孩,已经成了西安人的媳妇和西安娃的妈……

一个小女子的力量竟然也庞大,有了孩子后,刚好父母也退休了,两位在东北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虽然依恋故土,却实在放不下这个最小的女儿,最后,爱战胜了一切,几年前,两位老人也从黑龙江“迁徙”到了陕西。

如此,一家人,就在西安过起了日子。因为父母跟了过来,好几年,小于没有再回东北,两位老人虽然想念家乡,无奈路途遥远,身体又不是太硬朗,坐不了飞机,也经不住长途火车的颠簸,所以,也就没有再回去。对家乡的念想,渐渐地就成了妈妈口中唠叨的油豆角、黏苞米、旱黄瓜……说哪里的这些东西都吃不出家乡的味道。这次小于来了,自然是要把家乡的味道带回去的。

那天下午,我成了小于的免费搬运工,跟着她在菜市场大堆大堆地搜罗一块钱一斤的油豆角,一块钱一斤的旱黄瓜,一块钱一个的黏苞米……那么大的袋子,装满了有上百斤重,两个人要费尽力气才抬得动。然后,我们又吃力地把袋子抬到出租车上,一路去到机场,又吃力地抬下来,抬进候机大厅……

似一道独特的风景,大厅内,诸多来来往往的乘客,形形色色的行李箱中,这一只大大的编织袋,那么重,那么庞大,那么另类、士气,不合时宜,惹得好多人侧目,带着一点点的不屑,好像看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带着不体面的行李。

而小于推着它,却像推着一笔庞大的财富,满脸的知足幸福。

办理托运,随口地,工作人员笑着问了声,那么大的袋子,装的什么?

小女人笑着仰起头,幸福地重复,家乡。把家乡带给妈妈。

她笑容里的幸福,我知道,是真的。

编辑王琳

猜你喜欢
编织袋苞米一块钱
还钱
一块钱
编织袋变身高级时装
黑熊掰苞米
巧用编织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买烟
乡下“啃青”
我的苞米情结
购物袋的米口袋可以变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