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霞
稻粒黑粉病又称墨黑穗病,黑穗病,俗称乌谷、黑粉谷,是水稻主要病害。一般穗发病率70%~80%,损失率达10%~20%。病粒黑粉粘在未发病种子谷壳表面,致使谷壳颜色发暗,影响销售。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较多,尤其推广杂交稻以来,发病趋势加重,在东北地区以辽宁省发生较多,在黑龙江省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增多,种植年限加长,此病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症状识别
稻粒黑粉病在黄熟期才易发现。水稻受害后,穗部病粒少则数粒,多则10多粒以致几十粒。病谷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坏,变成青黑色粉状物即病菌冬孢子。
此病症状分三种类型:
①谷粒不变色,在外颖背线近护颖处开裂,长出赤红色或白色舌状物(病粒的胚及胚乳部分)常黏附在开颖部分。
②谷粒不变色,在内外颖间开裂,露出圆锥形黑色角状物,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黏附在开颖部分。
⑧谷粒变暗绿色,内外颖间不开裂,谷粒不充实,与青粒相似,有的变为焦黄色,手捏有松软感,用水浸泡病粒,谷粒变黑。
2病原鉴定
稻粒黑粉病系由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尾黑粉菌属Neovossia horrida(Tak.)Padw.etA.Kahn(稻尾孢黑粉菌)真菌引起的。病菌冬孢子球形,黑色,表面密生无色或淡色的齿状突起。在显微镜下呈网状,略弯曲。不育细胞圆形至多角形或长圆形,五色或淡黄色,有一短而无色的突尾。
3侵染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及种子内外越冬,灌浆期间,越冬的冬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正在扬花的稻穗花部或幼颖上,萌发侵入,以病菌菌丝在稻谷内蔓延、繁殖、破坏谷粒,后期形成冬孢子(黑粉),收刈或脱谷中使稻谷破裂后散出的冬孢子,黏附在健粒上或落入土壤中越冬。
4发病条件
4.1无病区:带病种子通过调种可以传入无病区而发病,带病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发病后主要通过土壤带菌的途径加重病情。
4.2发病区:土壤带菌量愈多,发病愈重;反之则轻。老稻田比新稻田发病重,与越冬菌源增加与积累有关。
气象条件一般抽穗扬花期多雨、高湿天气多,有利于病菌冬孢子萌发、侵入,不利于水稻开花,使开花期延长,增加感染几率,所以发病较重。
田间管理一般稻田氮肥施用偏多、偏晚,使稻株生长过旺,既增加田间湿度,又降低稻株抗病力,发病常重;抽穗期灌水过深或地势低洼,积水过多,均可形成环境郁闭,光照不足的局面,也易诱发此病发生。
品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或高抗病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一般粳稻重于糯稻,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稻。
5防治方法
5.1严格实行种子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无病区。
5.2建立无病留种田和种子处理。注意应从无病区留种,带菌种子应在播种前在泥水中或盐水中选种,淘汰病粒,并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重力式精选机选种,可去除95%以上的黑粉病粒;再用7%的盐水选种,可将病粒全部清除;选种后再用4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24小时,可杀死潜伏在种子上的黑粉菌。经选过的种子用300~500倍强氯精浸种12小时,或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1%石灰水浸种24小时,或用2%福尔马林液浸种3小时。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可消灭土壤病原菌。冬季制种田翻土晒田,可以杀死土壤中的越冬孢子,减少次年侵染菌源。应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搭配,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施肥要早,适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合理使用激素,提早母本花时,可减少病原菌侵染。
5.3合理的肥水管理。如科学地施用氮、磷、钾肥,合理的浅灌,并注意排水晒田,增强稻株抗病性,减轻病情。
5.4田间药剂防治。一般于盛花期喷药,喷药重点为穗部。
制种田抽穗中期和齐穗期用灭黑灵各防治1次,或用抗黑95在初花期,盛花期施用2次;齐穗期喷施稻瘟灵和三唑酮或灭黑1号防治稻瘟病和稻粒黑粉病。在盛花期喷施克黑净,对防治稻粒黑粉病也有良好效果。在幼穗分化期、破口期和齐穗期各防治1次,每次用三唑酮粉剂100克加水50千克进行防治,在齐穗期防治要求在下午6:00以后进行。
①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
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
③5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