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喜 赵 岩
稻秆腐菌核病又叫小球菌核病,南方稻区一些省区均有发生,在黑龙江省近几年才开始发生,当前仅在极少数稻田发生,如一旦发生,即可引起倒伏而造成不同程度减产,严重可绝产。
水稻菌核秆腐病包括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球状菌核病。
一、发病症状
(1)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侵害稻株,茎秆腔内充满灰白色菌丝和黑褐色小菌核。侵染穗颈,引起穗枯。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侵害稻株下部叶鞘,初在近水面叶鞘上生褐色小斑,后扩展为黑色纵向坏死线及黑色大斑,上生稀薄浅灰色霉层,病鞘内常有菌丝块。小黑菌核病不形成菌丝块,黑线也较浅。。病斑继续扩展使茎基成段变黑软腐,病部呈灰白色或红褐色而腐朽。
(2)褐色菌核病危害,茎部受害后变枯,常不倒,后期茎秆腔内形成褐色小菌核。褐色菌核病在叶鞘上形成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褐,病斑常汇合呈云纹状大斑,浸水病斑呈污绿色。
(3)球状菌核病使叶鞘变黄枯死,不形成明显病斑,后期在叶鞘组织内形成球形黑色小菌核。球状菌核病在孕穗时发病致幼穗不能抽出。
(4)灰色菌核病叶鞘受害形成淡红褐色小斑,在剑叶鞘上形成长斑,一般不致水稻倒伏。后期在病斑表面和内部形成灰褐色小粒状菌核。
发病后期叶鞘和茎秆内部,可见灰白色菌丝和黑褐色菌核。病菌的分生孢子也可直接侵害穗部,引起穗枯。
二、病原鉴定
在黑龙江省引起秆腐菌核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小球菌核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双曲孢届的Nakataeasigmoideum Hara(稻双曲孢菌)真菌引起。该菌在水稻叶鞘的病斑上或浮出的菌核上长出稀疏不分枝、深褐色的分生孢子梗,其产生新月形的分生孢子,一般有3个隔膜,中间两个细胞较大,暗褐色,两端细胞较小,淡褐色或无色,大小为41~63微米×11~15微米。
菌核黑色,球形,表面光滑,直径约0.25毫米。剖视菌核有内外两层。内层淡褐色,外层黑褐色。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核在病稻桩、病稻草上或散落在土壤中越冬,来年春天灌水后,菌核则浮于水面,插秧后就浮着在近水面的稻株叶鞘上,温、湿度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直接穿透叶鞘表皮或从伤口侵入。菌丝在叶鞘内向上,下或深层扩展,引起发病;病菌可在叶鞘上形成菌丝或菌丝块,可与临近健株接触而感染,呈水平扩展。
病斑或水面上菌核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灌溉水和飞虱,叶蝉等害虫的活动而传播。菌丝和菌丝块还可随土壤和病残体的移动使病害扩展。尤其灌溉水,水田机械以及人工在田间作业等进行再侵染,发病后期在叶鞘和茎秆内形成大量菌核,水稻收割后脱落于稻田内,或在残留稻桩内仍继续产生菌核,成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四、发病条件
菌源数量越冬菌源的多少是发病的主因,尤其稻田土壤中和稻桩内的菌核多,发病重。
传播途径菌核小而多,传播机会也多,如水田机械作业(翻,旋、耙、平地或机械插秧,收割、脱谷等)或人工作业(修池埂、插秧,施肥、喷药、拔草等)将泥土中菌核从有病田传入无病田。
此外,灌溉水也可将漂浮于水面的菌核从有病田传入无病田。
五、施肥与灌溉
施肥稻田内施用氮肥过多或过迟以及缺少磷、钾肥,稻株抗性弱,均可加重病情。
灌溉一般采用深灌,后期断水过早的稻田或长期深水灌溉及排水不良的稻田,冰稻抗病力弱,发病较重。
害虫稻田内飞虱,叶蝉数量多,为害重,尤其造成的伤口多,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使病害加重。
品种经调查,尚无免疫或高抗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抗病品种有垦稻8号、垦95~295、绥粳3号。
六、防治方法
调查方法通过7月上旬在稻田调查,首先明确不同病情的稻田,并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防治方法。
根据病情(包括菌核),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的田块:
无病田指尚未发现秆腐菌核病的田块
轻病田指病株率低,未见倒伏病株,病株基部1~2节茎秆空腔内菌核少。
重病田指病株率高,已见倒伏病株,病株基部1~2节茎秆空腔内菌核多。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病稻草要高温沤制,收割时要齐泥割稻。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插秧前打涝菌核。加强水肥管理,浅水勤灌,适时晒田,后期灌跑马水,防止断水过早。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忌偏施氮肥。
2药剂防治
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
40%多菌灵悬浮剂,每公顷150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
喷药重点为稻株基部1~2节,要求做到每穴所有稻株基部均要喷得均匀、周到。
另外,对减产严重的重病田应采取两年以上水旱轮作。即改种两年早作(如大豆、小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