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读者徐伟华来信
上小学的时候就与贵刊结缘,因为母亲早年在妇联工作,所以家里少不了像《为了孩子》、《家庭》等杂志,时隔多年后的今天,当我成为新手妈咪,在抚育孩子中手忙脚乱、惶恐不安时,母亲将旧时装订成册的《为了孩子》和新订的贵刊一块拿到我面前,真是雪中送炭呀!
谢谢你与《为了孩子》十几年的缘分。在珍惜传统,与时俱进的妈妈的帮助下,你家宝宝一定能茁壮成长。
吉林读者林晓琳来信
每次拿到新一期的《为了孩子》就像看见了老朋友那样贴心、自然、温暖。改版后的刊物令人感觉更加清新、智慧、生动。总之是:改得好,改得妙,改得巧!编辑们的努力和付出,妈妈们都记在心里了,我们感受到了编辑们的敬业和浓浓的爱,尤其喜欢樊雪编辑,因为和我长得像姐妹,一定是位充满自信和阳光的女性。
感谢你对我们明年改版的肯定,读者喜欢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编辑部同仁都很想看看你的照片——长得像樊雪的晓琳。
广西读者李红波来信
初为人母,宝宝层出不穷的问题,常常让我手忙脚乱又束手无策。还好,在怀孕时就从《为了孩子》上了解到了不少育儿的知识。每当遇到新状况,第一反应就是查杂志。“卫生保健”、“早期教育”的有关内容,经常能解决我的燃眉之急。
像朋友当年送旧杂志给我一样,我也把自己看过的《为了孩子》送给了妹妹。现在我妹妹的宝宝5个月大了,非常健康可爱。
把看过的杂志送人,使《为了孩子》的效用最大化,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值得发扬光大哦!
湖北读者周茂虎来信
宝宝快满1岁时,我的顶头上司Cathy告诉我,她为我和公司其他刚有宝宝的同事都订了一年的《为了孩子》杂志,当时的我,为公司能如此人性化地给员工订阅育儿杂志,感到特别暖心。
我把杂志带回家给亲爱的老婆大人看,她也爱不释手。
宝宝从1岁起身体就一直很好,没有像1岁以前那样感冒生病,我觉得这和《为了孩子》这本杂志是分不开的。眼看一年的时间都快过去了,觉得怎么着也得向你们说声谢谢不是?
好温馨的管理艺术。请代我们向Cathy表示感谢!如果每个公司的领导都能像Cathy一样,为员工订阅《为了孩子》杂志,《为了孩子》就能为更多的家庭和宝宝服务,员工也会因此更热爱自己的公司。
吉林读者蒋介石丹来信
我的宝宝22个月,和贵刊相识仅一年,但第一次见面我便爱上了它,真有相见恨晚之感啊!
作为好朋友,我要提点小意见:我生活在吉林省的一个小县城,比较偏僻,信息较闭塞,杂志上介绍的一些好奶粉、好药品、好食品我们都买不到。希望在2009年,贵刊能够偏重我们这些小县城的妈妈,介绍一些常用的奶粉、简单易做有营养的小吃、常用药品的使用方法等等;再增加一些新手妈妈互动活动,让我们这些小县城的妈妈们能和大城市的妈妈们做朋友,交流育婴经验,那该多好啊!
真是一个好建议。我们力争今后在杂志的内容上,做到实用性更强,新手妈妈的参与度更高,为小县城和大城市的妈妈们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
编辑部全家福拍摄花絮
为给新浪网友拜年,编辑部“十二佳丽”齐聚一堂,坐的、站的、弯腰的,在美编的指挥下,纷纷“挤”入相框。
“一二三,茄子——”,为了留下一张全体形象都“OK”的影像,大家频频作微笑状,虽然笑到嘴角近乎抽筋,但做惯封面大片的美编,仍然不依不饶,精益求精……
十二个人拍照,总有一人在其他十一人摆好pose后出点洋相:不是这个闭了眼睛,就是那个笑过了头,最糟的是不知所以的表情。要求苛刻的美编快要抓狂,惹来众人阵阵狂笑。然而这张“笑场照”,后来被大家评为最具活力、最自然、最有“魅力”的照片,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