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玉
常听到一些学生说:“老师上课讲的我能听懂,教科书上写的也能看懂,就是回答问题容易出错,没见过的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学生说这样的话,表叫他还未体会怎样叫懂,他把假懂误认为是“真懂”。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应怎样做呢?
一、应要求学生认清每一个概念的物理意义,不是只背出它的定义
1、要明确物理概念的目的,任何概念都不是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提出它,一定有事实基础,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要说明哪些事实。
2、要明确物理量的量度方法和单位规定。一个物理量的量度方法也不是随意给出的,是按照客观实际制定的,所以一个物理量的定义,常常反映一条规律。
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都是物理学中很重要的概念,一定要理解它们的含义,不能只从表面去认识它,更不能只记住几个名词。如果我们问学生什么是理想气体,他只回答是实际上不存在的气体,这个回答是不说明任何问题的。另一学生说,是严格遵守三个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这个回答稍好一点。但是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仍表示他还没有看到提出理想气体的现实意义,将不利于他灵活运用理想气体的规律。
实验证明,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也就是气体的密度不太大)的情况下,一切真实气体都近似地遵守三个实验定律。温度越高,压强越低(也就是气体的密度越小),遵守的程度也越高,严格遵守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是不存在的。我们假定有这样的气体,叫它理想气体。把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真实气体当做理想气体来研究,理论与实际的偏差不大,却能使问题简化很多,这样就不但知道什么叫理想气体,还知道什么样的真实气体可以看做是理想气体。
二、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基本定律,不能只会背定律的内容
在讲授物理定律的教学中,应体现出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力学部分为例,在教材中有牛顿运动三定律、摩擦定律、胡克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等,其中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胡克定律、摩擦定律都应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做实验,进行观察测量,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出的数据。然后经过综合、归纳,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实验认识到客观的规律,不但能深刻理解,还能从中学到研究物理学的实践方法,培养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要求学生重视知识间的联系
有人说,物理公式太多,记不过来。实际上,物理教材中最基本的公式、概念和定律并不多。仍以力学为例,最基本的概念有路程、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力。基本的定律是牛顿三定律,以及关于摩擦力、弹力和重力的基本规律。但用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定律去研究不同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振动等),研究问题又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就得出许多新概念、新原理、新公式。这么多内容,如果孤立地去记,当然记不胜记,乱作一团。但是,如果分清主次,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知识就会成为一串串的,提起主要部分,就能带动其余,许多内容就不难记了。这样的知识,理解得深刻,用起来也就灵活。
物理学中的很多公式是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应用到具体问题上推导出来的。一般来说,中学阶段讲授物理知识的基础主要是实验,但推论的方法也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通过理论把新旧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既便于记忆,又能加深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阶段教师应适当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一些概念是由最基本的概念发展起来的。例如动量、冲量、功、动能、势能。一些定律和原理是从最基本的定律,经过逻辑推理而得来的。例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有关的守恒定律。因此在这些概念和定律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绝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我们既要先认识每一个基本概念,然后去发现它们间的联系,又要从它们间的联系中,进一步挖掘概念的新意义。
四、要求学生解题时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不能采取“套公式”的办法
怎样解习题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首先要把题分析清楚,想象出其中的物理过程。再根据具体条件,找出遵守的物理规律。
那么,学生应该做哪些习题呢?要精选习题,题目的内容要正确,条件要充分,题中讲的物理过程应该是学生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所能理解的;解题所需的根据,应该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学生应该做到,凡是做过的题,都做得一清二楚,很有把握。看不清题意,或找不到根据的题,不要忙于求解,应继续研究题意,找寻根据,然后再解。
在这样的原则下选题,还应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综合题最好留到各阶段总复习时再解。有的学生基础知识还没学好,就专找难题做。因为不能理解,结果最好的情况是,见过的题,难的电会,没见过的题,最基本的也做不对。这几年,实行综合考试,考基本知识的题多了,有些学生做过许多难题,却得分不多。只做难题。收不到良好效果。
五、不要用教师讲实验来代替学生做实验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还能使学生学到实验技能,因此,它们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努力完成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实验任务,并且使学生了解实验的重要性,不能认为做习题比做实验重要,不要怕做实验耽误时间:由教师讲一讲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却不去操作,听讲是代替不了亲自做实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