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林
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而“食”离不开炉。旧时候一日三餐,大人小孩一家人总要围着炉子转。每天起床后大人们的第一件事是拨开煤球炉,看看昨夜封存的炉子里是否还尚存一息红火。你不要小看这一息红火,它可是全家一天三餐的依靠呵。这“生炉子” 的活,至少要占据你整个早晨一半的时间,炉子拎回家后就是烧开水热早餐,当然以前都是以泡饭为主的,吃完早餐还得将炉子封好,因为午餐还要靠它呢。因为知道封炉子这炉子下的炉堂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小时候常常把一些生山芋晚上放进去,第二天这烘山芋就被炉子里的余温给烘熟了。
家庭里无论是谁下班或者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也是拨开炉门,让炉子里的热量与空气结合,产生热能,不一会炉子里就会冒出熊熊火焰。小小的煤球炉很恼人,而买煤则更恼人,既脏又累,但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又是计划供应的,因而人们又视之如宝。要知道就是废木材都是凭票供应的。煤球炉后来为了节省煤球出现了煤饼炉,如果说煤球封起来后第二天可能会熄灭的,那么这煤饼炉基本上不会熄灭,后来大家为了节约成本自己买回煤球灰自己做,这活儿被大家称之为“敲煤饼”。一到休息天街坊邻居的男人们大多是在敲煤饼,现在想想这种生活既锻炼了身体又做了家务事,还为家庭节约了不少钱,既经济又合算。
那时烧饭菜可不像现在可以站在煤气灶旁为所欲为,在烧煤球炉的年代人们烧饭菜只能弯着腰在炉子上一只只菜的烧出来,不像现在液化气天然气炉进入了百姓家,可让人在短时间里,既干净又利落地完成一桌丰盛的佳肴。烧煤球炉时如果烧到一半忘记加煤球煤饼就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吃上饭,特别是有客人或者家里办什么事时邻居中经常要借炉子来保证供应的。
在没有空调的年代里,全家围着炉子大人聊天孩子们做作业,是一家人最惬意的事,至今还记得只要家里有客人来,大人就会把炉子拎到客厅,加一块煤饼把炉火烧得旺旺的,炉上的水壶也烧得热热的,客厅里不一会就暖洋洋,水壶的水可以泡一壶好茶,这炉子既能取暖又可以泡茶,颇有点像农村里有客人来,坐在炕头上,再在炕头下加一把火一样,也是一种高规格的待客之道。记忆中最有趣是,如果家里有生孩子坐月子的,天气不太好孩子的尿布无法在太阳下晒干的话,许多家长会用铁丝做一个像鸟笼样的网罩搁在炉子上进行烘干,这样的场面我们是非常熟悉的,就是有时候味道不太好闻,可能是做父亲的不会洗尿布或者是没有洗干净的缘故。
记得以前住老房子的时候,每到过春节到了大年夜守岁的时候,全家人在吃过年夜饭之后,会把煤饼炉放在客厅里,全家人一起围在炉子的边上取暖守岁,那一晚可以听父母讲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的各种有趣的事,围炉守岁那炉子就是我们熟悉的煤饼炉。
围炉守岁、围炉夜话这样的场景在现代化的今天,已经是难以重现。近十年来上海城区大改造,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告别了老房子与各种各样的灶披间搬到一个个新建小区去住了。对于年轻的新一代上海人来说,恐怕已经不知道煤球炉与灶披间为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