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华
新年伊始,上海4600多家国际货代、报关、承运人正在经受金融海啸以来“最煎熬、最困难”的考验。被认为航运市场触底的2009年上半年,将是这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必须跨过的最大难关。元月6日,口岸物流联盟麾下的数十家国际货代、报关、物流企业,与政府官员、专家聚首沪上、共商同业抱团取暖之策。
选择:“冬眠”,“冬泳”抑或“冬猎”
2008年第四季度市场的急转直下超出了预计。位居上海前三大物流企业的东方国际物流集团11月份业务量快速下滑,年底前两个月同比上年分别减少了20%~30%。由于上游客户弃货、倒闭,船公司和物流企业运费收不回来,法律纠纷迭起:加之资金周转问题,较多的物流,货代企业无法承受巨大的劳动力和资金成本,因而频频响起裁员、降薪的警铃。
应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上海报关协会副会长、欣海报关公司董事长葛基中提出了“冬眠”、“冬泳”、“冬猎”三种不同的策略。他认为,企业的规模、在产业链的位置不同,选择的过冬策略也会不同。作为上海最早也是最大的报关企业——欣海报关公司,去年11月份的业务量陡然下滑了10%。寒流袭来,欣海公司没有选择“冬眼”。在葛基中看来,报关企业处在进出口货运上下游中间,规模一般都不大,采取“冬猎”的能力有限。因而,以“冬泳”之策,加强企业的内部培训、锻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尽可能以更好的服务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可以是弥补业务量下降的最好选择。
在市场普遍跌入低谷,有的企业业务甚至滑落至30%的警戒线下,“冬眠”意味着企业会通过裁员,降薪来应对危机。但泓明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明认为,“冬眠”并不是消极、被动应付,裁员、降薪并不是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因为员工是企业过去也是将来创造利润的源泉。他说,“冬眠”可以让企业在市场经历繁荣、喧嚣之后更为冷静、理性地清理自己。去年12月,泓明公司对企业自身的现有资源进行了不留死角的全面梳理,盘点,同时根据业务格局变化进行整合,仅分散运营的仓储网点就整合出了200多万利润。在内部挖潜,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泓明公司找到了“过冬”的路径。
上海虹鑫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卫则认为,与其“冬眠”,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应战,寻求突围。他说:“即使低谷,市场也一定是有需求的,只是需求来得比原来的要求更高,所以需要我们加倍地增值来面对这场挑战”。上海中外运国际货代总经理尤中坦言,选择“冬泳”的理由是,充分利用寒冬时期,一方面强化企业内功,抓培训、抓管理,注重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利用企业自身的网络资源,深层次挖掘新客户,同时与同行之间以互相携手,取长补短的良性竞争模式,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冲击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物流货代企业将面对利润锐减、资金不足、业务链运转不畅等困难,对于大多数物流货代企业而言,展开抄底、收购等“攻城略地”的“冬猎”,显得力不从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贸管理学院教授沈舜伯认为,在面临这场危机时,企业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些事企业要更努力去做,而有些不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事则不宜去做。有所失,也必有所得,危机下虽然失去了许多业务和机会,但“大敌当前”,物流货代企业首先是要生存,储备和增强企业内在实力。
关注:怎样抱团才能取到“暖”
上海外贸学院副教授杨晓雁认为,金融危机下,无论是企业主动收缩,还是被动撤退,减少和掌控企业经营风险应放在第一位。如何储备实力,有没有随时面对“冬猎”的准备是企业当前与今后都必须考虑的。从应对市场“寒冬”的举措上看,目前不少大型船公司已纷纷与货主、客户等上下游企业联手,通过“结盟”、合资,与大客户合作,“锁定”货源、运价,形成利益共享、互为共存的机制,抱团取暖,而对物流,货代企业来说,在业务上遇到的问题几乎相同,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多的是产业资源不足,企业抱团取暖的发挥空间有限。如何抱团取到暖,则是眼下最为关注和企盼的。
不少物流,货代公司老总表示,在外部市场环境的建设上,政府扶持,优惠政策往往是决定企业发展,能不能让企业度过这次难关的关键之一。据上海北外滩航运集聚区办公室介绍,为积极帮助企业应对时艰,共度寒冬,虹口区政府去年下半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惠企政策,如税收实行“前七后五”,即对入驻这一区域的航运、物流、货代企业实行营业税前三年70%、后二年50%的优惠;鼓励航运金融研发,对企业开发,运用的航运金融产品实行最高2000万元补贴;根据企业特别是中小航运、物流、货代企业的需求,今年一季度起,开展各类业务免费培训,由区政府买单帮助企业提升人员素质。
在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引导下,目前入驻北外滩的航运服务企业已近2200家。近期,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公司已打算将旗下海运、空运分公司将注册,入驻北外滩地区,该集团总裁姚勤表示,与政府的政策举措“抱团”,确实能降低企业的商业成本,在专注企业主营业务同时,将根据区域特点,转移公司的经营基地。
从抱团到真正取到暖的关键是,打开资源共享的大门,实现协作共赢。据了解,目前上海口岸物流联盟麾下的物流货代企业,大多经营规模不大,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部分企业不以追求客户量的多少为目标,只求客户群相对稳定,从而保持业务量稳定:而另一类企业则倡导不断扩大客户群,尽管每一家客户只保持10%的供货量,但不会为客户货量而扩大企业经营风险。从资源共享、抱团取暖的角度考量,冯卫建言,“中小企业在当前的形势下,应采取与同行联合,也就是联盟的形式来促进业务发展,如企业之间拥有各自的主营业务可以实行资源共享,彼此互联,共同为客户提供统一、完善的服务”。对此,口岸物流联盟日前已向国内中小物流货代企业发出邀请,吸引更多的中小物流货代企业加入这一团队,充分挖掘和利用物流货代行业更多的资源,形成抱团取暖、协作共赢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