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芳
听了无锡市盛岸实验小学徐国新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一课很受启发。徐老师的这节课,整个课堂显得大气而不失精细,朴实而富有智慧,令人回味无穷。
其一,习读古文,渗透方法
学完课文“赏读古文”,教学中渗透着阅读古文的基本方法,即利用注释,抓住关键词,掌握停顿,把握节奏,读出韵味。接着,将古文与现代文对比互读,不仅深化了课文理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中国文化的熏陶。
其二,训练思维,启迪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要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
徐老师在教学《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讲读,不是机械地操练课文语言,而是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世界里。本文的理解难点在于少年如何引着国王走进他所设计的故事中,让国王在故事中不断地思考,明白道理,知晓利害关系。要让学生们明白“为何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谏,却听从一个少年的劝告”,这样一个有悖常理的情况,就必须让学生站在文本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观察,但是这旁观者的身份却要由文本中走出来获得,也就是说要深入文本感受情境,感悟内涵,再走出来全面回顾全文后做出判断。学生们在阅读文本时对故事道理不难理解,但是对文本前后大臣们直言劝谏与少年故事劝谏两个内容之间的联系却很难理解。因此说,本课的设计思想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是符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特征的,是恰当有度的。
其三,抓住细节,有的放矢
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最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的是课文第二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的聪明和智慧,徐老师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去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细节一:当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时,大臣们劝阻的理由是“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读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吴王的“固执”,要求读出吴王的王权与霸道。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吴王为什么如此固执?他说出了这样的话,还有谁敢冒死相谏呢?通过朗读、讨论,使学生明白,吴王之所以执迷不悟,是因为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只觉得胜券在握。因此下了死命令,这样当然就不再有人敢冒死相谏了,而这正是故事的起因。弄明白了这一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故事的经过。
细节二:“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指名读这段话,然后徐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从而使学生明白,少年在王宫花园里,不是为了打鸟,而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那么,为什么要让吴王注意他呢?以此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细节三:少年绘声绘色讲述的那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通过反复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既虎视眈眈,又紧张刺激的气氛,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少年的良苦用心——他只是在讲故事给吴王听吗?他的真正用心是什么呢?在讨论的基础上导读——“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感悟这里的“它们”不就是吴王吗?
通过这一细节描写的反复品读,同学们不但理解了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的故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明白了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从心底里佩服少年的机智勇敢。
(作者单位: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