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告诉你

2009-03-25 04:09徐红飞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沙包孔子作文

徐红飞

■老师,我想告诉你

——为什么我想知道的,你偏偏不说?

那天,你教我们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课上,你让我们自由提问,把不懂的问题写在纸上交给你。我们每个小组都提出了很多问题,到现在我还记得我提出的那个问题:东京是什么地方,为什么那里有这么多的中国人?下课后,我问了其他同学,还有几个同学也和我一样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以为接下来的第二节课你一定会解答。可是直到结束,你都没有提到这个问题,我有些失望。我知道也许这个问题在你看来很幼稚,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想知道的你总是不说?上《清平乐·村居》时,我提问“谁最喜小儿无赖?”你没有解答;上《祈黄羊》时,我提问:“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会选不出一个中军尉?”你没有解答;上《天鹅的故事》时,我提问“老人没有开枪,是不是仅仅因为被感动了?天鹅在湖上,老人开枪怎么才能拿到天鹅?”你还是没有解答……

【反思】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然而,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拣选所谓“有价值”的问题而忽略其他,还是逐个解决?又如何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是老师说了算,还是学生说了算?

学习是个性化的,对于个体而言,他不明白的问题难道不是有价值的吗?当然,教学面对的不仅是个体,还有群体,如何解决个体和群体之间的这种矛盾?难道非要以牺牲个体满足群体为代价吗?这同样不符合“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终极目标。

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两者兼顾。以上例而言,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让一些个体个性化的问题在小组中被解决掉,如果小组也不能解决,那就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个体的问题了,尽管教师没有预设,也应把它作为共同的问题拿出来全班交流解答。

学生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能仅以自己的阅历和经验预设问题,而应走到孩子中间去,让孩子敞开心扉,你会发现孩子提出的问题远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质疑、预设,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田。

■老师,我想告诉你

——我读不出来

《船长》教学片段

师:20分钟很快过去了,“诺曼底”号上的乘客和船员都安全脱险了,可是指挥他们脱险的船长又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最后两段。

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话,此时你的心里有哪些感受?谁来说一说?

生:我感到心里很悲痛。

师:为什么?

生:哈尔威船长很伟大,他救出了所有的人,可是自己却牺牲了。

师:说得好,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没有读出悲痛的感受)

师:大家觉得他读出了“悲痛”的感受吗?没有。你能读得再“悲痛”一些吗?

……

老师,我就是那个读不出“悲痛”感受的学生。请原谅我,不是我不愿意读,而是我真的读不出来,平时我的朗读就不怎么好,那天我已经很努力地去读,但还是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当时,我真想地上有个洞钻进去。

【反思】“感悟”包含了“感”和“悟”两个层面。只有充分经历了对语言文字的“感”(理解、分析、想象、品味),才能有所“悟”。缺少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只能是空中楼阁,或无病呻吟。

案例中,学生似乎已感受到船长的伟大和人们的悲痛,然而再读一读这两段文字,“一句话也没有说,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人们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些语言文字的背后包含了船长多少的内心活动?如果不带着学生品味这些语言文字,学生对“伟大”“悲痛”的感受真能发自内心吗?学生真能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你读得还不够悲痛,能不能读得再悲痛一些?”每每听到这类的话语,我的心里总会产生说不出的难受。我们叫孩子悲痛,他们就能悲痛?我们叫孩子高兴,他们就能高兴?我们叫孩子有感情,他们就真能有感情?朗读,此时除了纯粹的技巧,还剩下什么!

再者,学生心有所感,一定要或一定能语有所达吗?当我们听到孩子用心用情地读课文,尽管读得不太好,没有把应该表现的情感表达出来,难道就不值得肯定吗?

朗读,请多给孩子一点包容。

■老师,我想告诉你

——我猜不出来,你究竟要我们说什么?

《孔子游春》教学片段

师:默读全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生: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师生情谊很深的老师。

师:孔子还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生:孔子是一个很会教育学生的老师,他让弟子从议水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师:是的,再看看,孔子还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生:孔子是一个伟大的老师。

师:孔子游春,让弟子自己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老师?

……

老师,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到底想要我们说什么?我们实在猜不出来!

【反思】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毋庸置疑,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话”有效的充分保证。话题的提出,兴趣的激发,思维的点拨,价值观的引领,皆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导向。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注意“导”的时机、“导”的方式和“导”的度。实践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导的时机和方式,而忽视了导的“度”。导的过少,教学很容易滑向放任自流,导的过多,课堂又可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对话”流于形式,成为阅读教学可有可无的装饰,甚至将“对话”沦为教师出题,学生猜谜的过程,最终的答案老师说了算!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对话无疑就是学生在猜谜的过程,“谜底”是“孔子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学生猜不出来,教师不是有效点拨,引导学生再亲历一次阅读过程,而是不断让学生猜,最终的结果教师只能自己揭晓“谜底”。

请把握“对话”的“度”,莫让对话成猜谜!

■老师,我想告诉你

——为什么课堂上你表扬我说得好,可作业本上却被打成“×”?

那是一次公开课,你教我们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

课前,你告诉我们有很多老师来听课,上课时要积极举手发言,给咱们班、咱们学校争光。于是,在课堂上,我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着举手,唯恐下课后你来“秋后算账”,连我这个平时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举了好几次手。虽然你只喊了我一次来回答问题,但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你问我们:“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扫路人?”我举手了,你喊了我。我说:“这是一个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你表扬我:“很好,你一下子抓住了这位老人的性格,这就是他的人生态度。”听了你的表扬我很高兴。课后,你布置了一道练习题: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我按照上课时的发言完成了这道题目,没想到你却给我打了一个鲜红的“×”。后来你评讲作业时我才知道原来答案一定要按照你的要求写成几点:

(1) 这是一个纯朴、健康、慈善的老人。

(2) 这是一个热情好客的老人。

(3) 这是一个自强不息,豁达开朗的老人。

虽然我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我们好,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你要在课堂上表扬我,而不是告诉我“这样回答还不够全面,还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还不明白为什么答案一定非要像你这样全面才算正确?我真不知道以后我还敢不敢站起来发言……

【反思】在我们追求学生“标准答案”的同时,我们是否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性?

推进语文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已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说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语文教学请慎用“标准答案”。

■老师,我想告诉你

——你说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可是又说作文高于生活,我该怎么写?

那一次,你让我们写作文,题目是《一件小事》,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我写的是我和几个同学下课时砸沙包,我把同学的沙包砸飞了,怎么找也找不到,结果同学让我赔他一个沙包。我很生气,不就一个沙包吗?后来,我赔了他一个沙包,但再也不想和他一起玩了。

结果,你给我的作文打了70分,你还找我谈话,告诉我: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我们要知道作文材料要从学习、生活中来,但是作文高于生活,不能实际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写,写成作文时要根据情况适当加工。这样一个材料你可以把自己换成别人,然后在结尾时对这件事情发表自己的感想,为了一个小小的沙包失去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这值得吗?

后来,我尊重你的意见把“我”变成了别人。可是,老师,我不明白你不是让我们要写出真情实感吗?明明就是我,怎么能变成别人呢?事实就是“我很生气,再也不想和他玩了”,怎么能写成不要为了一个沙包失去同学之间的友谊呢?如果真要这样说,也应该由让我赔沙包的同学说呀。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对小学生而言,习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表达和交流;对教学而言,习作则承载了两重目的:一是要让学生会表达交流,乐于表达交流,二是在习作中让学生学习做人,做一个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让我们蹲下来看孩子,少一些束缚,多给孩子一点自由;少一些批评,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少一些说教,多给孩子一份童趣。

作文教学,请让孩子做一个真人。

(作者单位:南京市小营小学)

猜你喜欢
沙包孔子作文
沙包大战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丢沙包
缤纷沙包
自抛击掌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